更新时间:2023-11-14 19:35
合囊蕨科是一类大型蕨类植物,它们具有粗大直立的茎,某些品种的叶子非常大,如观音莲的茎高半米多到近2米,叶子就长达4.5米。合囊蕨的叶子背面长着密密麻麻的孢子囊(孢子是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的植物个体。像苔藓、蘑菇、蕨类等这些我们比较熟悉的植物都是靠孢子繁殖的。孢子比种子要小得多,肉眼看不出单个的孢子。一个孢子囊中就可以有无数的孢子。),人们依据这些孢子囊的排列方式将它们分成不同的属。合囊蕨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些地方将它们作为观赏植物种植。
合囊蕨科植物多为土生,茎直立,球状。叶片2-4回羽状;叶脉分离。孢子囊群两排汇合成聚合囊群,沿叶脉着生,成熟后两瓣开裂,露出孢子囊群。孢子椭圆形,单裂缝。 按秦仁昌1978年系统,采用狭义的科的概念。但国际上多采用广义的Maratti-aceae,包括了Angiopteridaceae、Christenseniaceae 和 Danaeaceae。
科中文名:合囊蕨科
科拼音名:henangjueke
科拉丁名:Marattiaceae
中国植物志:6(3):246
合囊蕨属
属拼音名:henangjueshu
属拉丁名:Marattia
中国植物志:06(3):246
所有物种:
合囊蕨
叶片2-4回羽状,先端逐渐缩短,末回羽轴通常有翅,羽片和小羽片通常对生,光滑或下面被鳞片和毛;小羽片无柄或有短柄,长圆形或披针形,或带状,基部楔形或不对称,边缘略有锯齿或明显锯齿状,先端渐尖或具小齿;叶脉分离。聚合孢子囊群无柄或有柄,两瓣开裂,沿叶脉中生或靠近叶边着生,孢子椭圆形,单裂缝,表面纹饰颗粒状或刺状。叶长达2米;叶柄直径约2厘米,被薄的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片3回羽状;末回小羽片长6-10厘米,宽1-1.5厘米,边缘锯齿状,先端渐尖或尾状,小羽轴和主脉下面被薄的棕色小鳞片;叶脉分离,单一或分叉。
孢子囊群长约2毫米,略靠近叶缘。孢子成熟后散发出来,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形成新的个体。
泛热带分布,约有70个描述过的种类, 也分布到菲律宾。 有1种分布中国台湾。中国有3属约30种。深圳有1属1种。
中国蕨类植物重要的濒危及稀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