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2 19:47
吉卫镇,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介于东经109.28,北纬28.35之间,地处花垣县西南部,东北接花垣县麻栗场镇,西北与花垣县民乐镇,双龙镇毗邻,东南与花垣县补抽乡相接;西南与贵州省松桃县接壤,镇人民政府距花垣县城39千米,总面积84.5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吉卫镇有户籍人口18649人。
明代时期,吉卫镇境域为崇山卫卫址。
清代时期,为永绥协协址。
民国时期,属永绥县卫城乡。
1950年,属三区。
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
1961年,为吉卫公社。
1984年,撤社建镇。
截至2011年末,吉卫镇下辖20个行政村:吉卫村、大老排村、排座村、排达坝村、如腊村、新寨村、白果村、白岩村、各腾村、机司村、夯来村、良帽村、螺蛳董村、水洋村、下水村、过水村、古牛村、葫芦村、腊乙村、老卫村卫城社区、梅花井社区。
截至2020年6月,吉卫镇下辖3个社区、12个行政村:梅花井社区、卫城社区、吉卫农场社区、机司村、如蜡村、螺丝董村、水洋村、白岩村、双排村、夜郎坪村、卫城村、莲花山村、联龙村、果藤村、大夯来村;镇人民政府驻吉卫村。
吉卫镇介于东经109.28,北纬28.35之间,地处花垣县西南部,东北接花垣县麻栗场镇,西北与花垣县民乐镇,双龙镇毗邻,东南与花垣县补抽乡相接;西南与贵州省松桃县接壤,镇人民政府距花垣县城39千米,总面积84.54平方千米。
吉卫镇地处云贵高原边睡的武陵山脉,地势高而平坦,地形主要为高原和山地,主要山脉为武陵山脉,境内最高峰莲花山位于螺蛳董村海拔1198米,平均海拔880米。
吉卫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吉卫镇气候特点是常年空气湿度大,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为14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多年平均气温15.6℃,1月平均气温4℃,极端最低气温-8℃(2008年1月15日);7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高气温41℃(2003年7月23日),年平均日照1320小时,无霜期269天。
吉卫镇境内无河流分布,常年降水量大,雨水充足,自然形成水库,经人工修缮,建成蓄水水库三座,分别是莲花山水库、杉木冲水库、老围城水库,其中莲花山水库建于1978年,位于螺蛳董村,灌溉区域为吉卫镇葫芦村、白果村、过水村、凉帽村、水洋村白岩村和吉卫农场、灌溉面积8675亩,杉木冲水库建于1981年,位于凉帽村,灌溉区域为吉卫镇凉帽村、过水村、古牛村、白果村、水洋村、白岩村,灌溉面积3985亩;老卫城水库建于1967年,位于老卫村,灌溉区域为吉卫镇吉卫村、老卫村,灌溉面积2569亩,水库之下沟渠分布密集,经人工修缮,主要用于水稻田的灌溉,水库灌溉区域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为烟叶、药材、茶叶。
吉卫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冰冻及暴雨引起的水库侧漏,干旱灾害平均五年一次,主要发生在5月至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1960年6月,旱死农作物7062亩,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冰冻灾害平均五年一次,主要发生在12月至2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1月25日至31日,境内受灾害影响,造成大面积停电,封路,统计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水库侧漏不常发生,主要发生在每年降水量丰盛期的5至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2003年5月2日,被淹农作物781亩,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2011年,吉卫镇耕地面积17373.6亩,人均0.98亩;其中水田13683.44亩,旱地3847亩。
截至2011年末,吉卫镇辖区总人口17796人,常住人口17660人,流动人口336人,总人口中,男性9255人,占52%;女性8541人,占48%;14岁以下4010人,占22.53%;15至64岁12237人,占68.76%;65岁以上1582人,占8.88%,总人口中,以苗族族为主,达17306人,占98%;汉族,土家族,共490人,占2%。
截至2017年,吉卫镇常住人口16741人。
截至2019年末,吉卫镇有户籍人口18649人。
2011年,吉卫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019元,比上年增长12%。2019年,吉卫镇有工业企业14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5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1个。
2011年,吉卫镇农业以种水稻、玉米为主,农业总产值786.3万元,主要经济作物为烟叶,烟叶种植4053亩,产量11900担;产业收入100万元,同比增长49%;烟叶税收入305万元,同比增长21%,畜牧业以生猪、禽类为主,生猪饲养量6820头,年末存栏2160头禽类饲养量12.3万羽,年末存栏4.8万羽,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3.89万亩,其中防护林2.63万亩,经济林1.26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3.7万株,林木覆盖率79.6%,活立木蓄积量123.8万立方米,渔业以田鱼、大闸蟹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水域面积379亩,渔业总产值754万元,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897台辆;特色优质农产品有吉卫大米。
2011年末,吉卫镇有幼儿园(所)4所,在园幼儿137人,专任教师32人民族小学1所,在校生1067人,专任教师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6.8%;民族中学1所,在校生569人,专任教师3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5.4%,小升初升学率98.1%,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吉卫镇小学,吉卫镇名族中学,分别设有民风民俗学科和乡土教材学科。
2011年末,吉卫镇有文化艺术材体10个,成员207个,有民族歌舞艺术团,特色项目有苗歌舞,苗鼓舞。
2011年末,吉卫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95张,固定资产总值371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3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19人,注册护士27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716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7404人,参保率98%;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68岁,其中男性67岁,女性72岁;孕产妇死亡率2人/10万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5‰、1.2‰、1.6‰。
2011年,吉卫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2户,人数389人,支出19.7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4人支出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8人,支出4.56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医疗救助2086人次,农村临时救济80人次,支出2.67万元,比上年增长2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8人,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579人,紧急转移安置1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659亩,直接经济损失238万元,救灾支出149万元。
2011年末,吉卫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22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3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8012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3854件,征订报纸3542份、杂志1086册,电信企业3家,分别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服务网点6个固定电话用户268户;移动电话用户1.03万户,比上年增加10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7.9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2011年末,吉卫镇镇区有自来水厂5座,铺设干线水管38千米,生产能力125吨/日,年用水4.56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68%,年人均生活用水547.5吨;排水管道92千米。
2011年末,吉卫镇区拥有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6台,总容量1.2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3条,总长度106千米,用电负荷24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568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76%,供电可靠率85%。
2011年末,吉卫镇镇区绿化面积108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公5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3%。
2011年末,吉卫镇有各类水利设施处,其中小(1、I1)型水库2处,电力提灌站15处,农村供水工程13处,塘坝6口,全镇总灌溉面积0.7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54万亩。
2011年末,吉卫镇已形成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村级公路建设已全部完成,全镇22个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实现通车,村级公路总长396.7千米,机耕道108千米,有县乡(镇)级公路3条,分别为吉卫镇至花垣,吉卫镇至吉首市,吉卫至贵州松桃县,总长178千米,日均发送12辆客车,日客运量288人次,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2.6千米,道路铺装面积0.4平方千米。
吉卫镇因镇人民政府设于吉卫村而得名。
吉卫镇以有苗家拦门酒、苗歌、苗鼓、打糍粑等。
综述
吉卫镇境内有夯来石林、仙人洞、老卫城遗址等景点。
吉卫镇
吉卫镇系土城墙,墙基宽10—12米,顶宽3米,残高4—10米,城墙系人工挖造,该城呈椭圆形,开东、西、南、北共5门,赐名归化门、宣威门、长治门、振武门、文安门,均以青砖修筑城楼(已毁),城内分居住区、葬区、设衙署、火药局、宗教局等机构,城内修有洗马池、跑马厅、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