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更新时间:2024-08-07 15:52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是一所以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养殖)、中药及资源开发、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为特色的学院,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吉林)基地”建设的主要单位之一。

学院概况

学院建于1958年,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药用植物”、“经济动物”和“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本科专业。学院以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菌物等中药资源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质量控制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为特色。建院50余年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及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与服务。

学院设有6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即:药用植物、特种经济动物饲养2 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中药学、药学、生态学3 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其中,药用植物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学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所在一级学科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中药学专业为一本招生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近4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正高级职称20名、副高级职称28名,博士学历占87.3%。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名、省高级专家2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省拔尖创新人才3名、省学科领军教授2名。拥有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41名。拥有中药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以及中药学、药用植物栽培学2门省级精品课,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野生植物栽培学、野生动物营养学6门省级优秀课。

学院设有省部共建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用植物栽培育种三级实验室、吉林省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省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药用植物、药用动物、中药化学3个二级实验室和北方道地药材加工及基础药效物质、梅花鹿生产与产品应用及药用菌物资源与开发利用3个重点研究室等教学、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先进,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总经费5000余万元。

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各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主编《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材加工学》《中药资源学》《植物资源学》《野生植物资源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育种学》《野生植物栽培学》《经济动物生产学》《经济动物疾病学》等教材10余部。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18人,讲师12人;其中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0人,在读博士5人。

学院有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内外著名人参专家、博士生导师李向高教授(名誉院长),省人大代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俄罗斯国家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药用菌物学专家、博士生导师李玉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经济动物疾病专家、博士生导师王树志教授和中药天然产物化学专家、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郑毅男教授等一大批专家学者。

教学设施

学院设有农业部和吉林省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生药学,设有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中药化学等3个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设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加拿大共建中加合作西洋参GAP实验室,以及中药鉴定、中药化学、中药资源、中药材栽培、经济动物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实验室,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和先进的仪器设备。

学院拥有《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化学》《中药学》《植物资源学》《野生植物栽培学》《植物分类学》等6门省级优秀课程。

科研成果

学院在中药天然产物开发、中药质量评价、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中药材育种、植物资源生态与可持续利用、经济动物养殖等基础及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13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5项,科研成果转让2项,科研成果被采用5项。

出版学术专著27部,出版译著2部,主编国家“十五”规划面向21世纪教材《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材加工学》《野生植物资源学》《中药资源学》等4部,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育种学》《药用植物学》《植物资源学》《经济动物疾病学》《经济动物生产学》等8部,主编全国统编教材《野生植物栽培学》。

发表学术论文244篇,其中SCI论文12篇。承担国家科技部科研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科技厅科研项目37项,企业横向课题2项,总计科研经费1800多万元。

国际交流

多年来,学院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美国、泰国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与加拿大北美西洋参总会合作建立了西洋参GAP实验室。

先后邀请韩国、日本、新西兰、英国等国家的学者和专家来院讲学。同时学院先后派出16名教师出国攻读学位或合作研究。为日本、韩国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通过合作、交流,提高了学院在国外的知名度,使学院教师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学院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学院历史

学院始建于1958 年,是在我国最早建于的吉林农业大学药用植物专业发展起来的,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中药材生产与开发利用为特色的学院。

经过54 年的发展,学院立足于长白山资源,以东北地区北方道地中药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人参等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药活性成分与新产品开发、中药材加工与炮制、药用动物饲养等方面的研究,在人参等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中药活性成分与机理研究及新产品研制等方面居国内外同类研究的领先地位。

现已成为以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中药资源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学科开设

学院拥有中药学、生药学、药用植物、生态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等6个硕士点,有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植物科学与技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旅游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100名,本科生400余名。

中药学

本科学制四年理科

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药学和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知识及熟练的实验技能,对中药产业相关技术与科学研究经过系统学习,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中药高级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毕业后可在中药制药企业、中药研发机构、药品检验机构和售销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

中药资源与开发

本科学制四年理科

培养具备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引种驯化、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鉴定、中药材加工炮制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毕业后可在中药材生产企业、中药研发机构、药品检验机构和销售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

动物药学

本科学制四年理科

培养具有动物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从事动物药及相关生物制品研究、开发所需基本技能高级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在动物药生产、管理及检验等相关部门从事动物药物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管理、检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植物科学与技术

本科学制四年理科

培养具有天然植物来源及质量鉴定、经济植物栽培、产品开发与加工,天然植物产品市场开发等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天然植物香料色素、天然绿色植物食品、天然植物化妆品等生产企业、研发机构、检验机构和销售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本科学制四年理科

培养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的饲养、繁育、疾病防治、产品加工与营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进行产品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经济动物养殖,动物检疫、检测、检验机构,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经济动物产品研发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

旅游管理

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

培养具备旅行社、旅游酒店、景区景点旅游产业领域经营管理,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特别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设计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在旅行社、星级酒店、景区景点经营企业、旅游业行政管理机构及旅游资源研发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

学院领导

院长杨利民,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态学学科带头人,中药材学院院长。长春市政协委员。2000年在东北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2004年入选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

担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中国植物专家组成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GCTE中国工作组成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植物学会、生态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国家重点项目课题、国家支撑计划、国家基础科技平台建设、吉林省科技发展重大、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10余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等8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