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更新时间:2022-03-30 21:27

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是吉林大学的学院。学院始于1904年清政府在河北保定正式成立的马医学堂;历经陆军马医学堂、陆军兽医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兽医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兽医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等时期;2004年转隶并入吉林大学,原军事兽医系改建为畜牧兽医学院;2012年更名为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12月1日),清政府在河北保定正式成立马医学堂,它是中国第一所兽医学校,开始招收兽医正科和速成科生各一班。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北洋马医学堂易名为陆军马医学堂。

中华民国1年(1912年),陆军马医学堂改名为陆军兽医学校。

中华民国8年(1919年),学校迁往北京富仓。

中华民国17年(1928年),学校由国民党南京政府军政部接管,继续招收新生,先后迁往南京、湖南、贵州安顺等地。

1949年11月18日,安顺解放,时任代校长的贾清汉率全校师生起义,在西南军区党委领导下,该校改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兽医学校。

1951年10月25日,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兽医学校。

1952年1月,迁往长春,与原军委高级兽医学校、解放军第三、四兽医学校合并,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校名。

1992年8月26日,学校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

1999年4月,根据军委命令,学校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

2004年8月,随着军队编制体制调整,学校转隶移交地方,并入吉林大学,改称“吉林大学农学部”,原军事兽医系改建为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2012年11月28日,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2014年,学院开始试办动物医学(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培养计划)试验班。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有动物医学、动物医学(公共卫生)2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兽医学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兽医学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兽医公共卫生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兽医学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兽医公共卫生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兽医

国家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基础兽医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有专职教师68名,其中教授34名,副教授1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吉林省“教学名师”1名,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博士生导师30名,硕士生导师29名;有23人次在国家级学会或专业委员会任副理事长以上职务。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明远、赖良学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刘明远等

吉林省教学名师:韩文瑜

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团队(张乃生,2008)、动物寄生虫病学教学团队(张西臣,2010)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学院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吉林省精品课程、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特色专业、1个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特色专业:动物医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动物科技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物寄生虫病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寄生病学

吉林省精品课程:动物寄生虫病学

吉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动物医学

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特色专业:动物医学

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动物医学专业的DVM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截至2016年3月,近三年,学院本科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项目有11项被评为国家级项目,有13名同学发表SCI收录论文。学院推荐为免试研究生的比例为16%,其中35%被外保到中科院、北京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读研人数约占毕业生总数的40%,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0%以上。

截至2016年3月,除了吉林大学各类奖助学金外,动物医学学院另设有农科专业奖学金、党员解困救助基金、百年兽医奖学金、青岛康大奖学金等,惠及学生率为100%。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吉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设有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中心。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兽共患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胚胎工程吉林省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兽用生物制品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承担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欧盟框架、中法先进计划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

截至2010年10月,原畜牧兽医学院近5年来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欧盟框架、中法先进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188项,经费达5924万元;继“世界首例带抗猪瘟病毒基因”的克隆猪后,“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牛”也于2010年于学院诞生;近20年来,获科研成果奖34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省部(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近20项;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3月,学院同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瑞典、丹麦、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的院校、科研单位保持学术联系,与日本北里大学定期互派本科学生,接受世界各国的留学生。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动物医学学院院徽以马、长城、八颗相连的五角星、“JLU”、“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1904”等元素组成。

主题颜色:深绿为农学,代表着希望、活力和自信,预示着学院青春正茂,正值韶华之年;渐变金色代表光明、收获和智慧,预示着学院教育兴旺,前程辉煌。

外形及主体字符:外形为同心圆,寓意学院同心协力,和衷共济;JLU为吉林大学的英语简写,其他字符为动物医学学院的中英文全称。

两穗八颗星串连成V形结构:寓意学院曾经军旅岁月,峥嵘芬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始终传承“厚德博学”、“自强不息”八字兽医(V:veterinary)精神,同时也是成功(victory)的英语缩写。

四个凸起的长城线:寓意学院几代人同舟共济,栉风沐雨,曲折前行,实现了从兽医大学、农牧大学、军需大学和吉林大学四个阶段的跨越发展,也代表着学院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决心和信心。

腾跃的骏马迎着初春的太阳奔跑:寓意学院起源于1904年的马医学堂,具有一马当先、持之以恒、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龙马精神。

文化精神

厚德博学,自强不息。

社团文化

动物医学学院组织了动医微公益、研究生体育文化节、摄影大赛、“生泰尔”杯“炫才绮程·风采大赛”、“狂欢光棍节”金秋派对、“生泰尔”杯师生篮球赛、中秋晚会、素质拓展活动等学生文化活动,办有宠物爱心协会等学生社团。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优秀校友

表中统计时间截至2016年3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