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灿升

更新时间:2022-03-01 10:02

吉灿升,字剑华,陕西韩城人,拔贡出身。清同治十年(1871)任山东平度县知县,署胶州知州。光绪二十年(1894)署济东泰武临道,1895年升山东盐运使,1898年升山东按察使;曾参与剿杀捻军余党。

人物生平

《续平度县志》称他“禁约胥吏,罔敢放纵,洞识奸伪,人莫敢干以私”,“其知人之明,理事之缜密,断狱之精,州牧中所仅见”。

吉灿升不但精明干练,极富吏治之才,而且格外关心教育事业。莅任之初,“即于城乡增设义学50余处,延师训迪,以启蒙童”,首先着力于基础教育建设,重视基层民众文化的提高。对于州内最高学府胶东书院,他经常过问,亲自批阅士子们“月课、岁试”的文章,加以指点(现在仍存当年吉氏批阅的胶东书院士子文卷)。经他赏识荐拔的平度学子于沧澜、金鸿霄,以后都考中进士,成为名人。

平度州以前没有考院,州试童生,在州署前临时搭盖席棚。直到同治六年,知州海澄才在西关购地始建考院(海澄,满族人,在任一年即有此举,也让后人不忘)。考院初创,地狭屋少, 应考者日增,仍不敷用。吉灿升莅任后,又购置东邻土地,增建号房,新建大门。经他经营扩建后的考院,规制完善,给平度士人应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此后,西关考院成为平度城的一处重要建筑,再过三十年,废科举兴学堂时,考院又为平度高等小学堂提供了完备的校舍。

随着平度教育的日益发展,赴省、晋京应乡、会试的人逐年增多,其中有不少贫寒之士,常为路费所窘,有的竟眼巴巴地错过了三年一度的应考机会。吉灿升捐出自己的俸银6000缗(折合白银约1500两,比他一年的俸银总数还多)“发当生息”,做为乡、会试士子的公车路费。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经费管理使用条例和细则(条规对资金本钱的存放、利息的使用、发放路费的对象、数额、时间、手续等重要事项,都规定得非常具体、明确和周详)和防止学官及继任州官“徇隐通挪”“借词动支”的有效可行的措施(由此也可看出他的精明过人),于光绪六年(1880)立碑勒石(其碑今存市博物馆)。吉灿升捐的这笔巨款,不但为平度的贫寒士人赴省、晋京应试解除了后顾之忧,而且直到清末废科举之后,仍然是平度州“教育基金”的主要部分,又被调去做了创办莱州(府)中学堂之用。

吉灿升任平度知州十年之久,精明干练,才智过人,清正爱民,有口皆碑。他升任离去以后,“后任举事或稍有不当,州人辄太息曰:‘使吉公在,何至如此!’”一百多年过去了,平度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很多称颂“吉官”的故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