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镇

更新时间:2023-02-22 15:24

同和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地处平南县北部,东与梧州市藤县东荣镇接壤,南连安怀镇,西邻国安瑶族乡,北接梧州市藤县大黎镇,行政区域面积195.9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同和镇户籍人口为65665人。

历史沿革

清光绪九年(1883年),划分为大同上、中、下里。

民国前期,仍称里。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北三区辖乡。

1950年1月,改为同和区辖乡;同年8月,又改为第五区辖乡。

1951年4月,调整为十三区辖乡,驻地同和圩。

1955年9月,改称同和区。

1958年11月,成立平南县公社同和分社。

1968年3月,改为同和区,驻地同和圩。

1970年11月,改为同和公社。

1984年9月,改称同和乡。

1992年6月,撤乡改同和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同和镇辖练山、武全、良田、同朝、平塘、官地、陈龙、宇华、六利、平美、利道、活步、妙客、新雅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40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同和镇辖14个行政村:练山村、平美村、武全村、良田村、陈龙村、宇华村、活步村、利道村、平塘村、六利村、官垌村、同朝村、妙客村、新雅村,镇人民政府驻同和圩北街9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同和镇地处平南县北部,东与梧州市藤县东荣镇接壤,南连安怀镇,西邻国安瑶族乡,北接梧州市藤县大黎镇,行政区域面积195.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同和镇为丘陵山区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最高峰灯盏顶位于宇华村,海拔650米;最低点出水口位于妙客村海拔80米。

气候

同和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热冬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期不长;春季低温阴雨,夏季高温,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有霜。年平均气温20.6℃,极端最高气温35.7℃,极端最低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157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00小时。无霜期年平均330天。

水文

同和镇有大同江发源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观音山北麓,是平南县内第二大内陆河,纵贯同和镇辖区,在新村北侧流入梧州市藤县,汇合蒙江而注入混江,河道长60.7千米,平均流量47.5立方米/秒,天然落差72米,水能蕴藏量25600千瓦。

自然灾害

同和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霜冻。其中洪涝平均每年一次,旱灾及霜冻平均3-4年一次。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05年6月21日上午10时,突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冲毁民房634户1065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57亿元。

自然资源

同和镇境内拥有丰富的金矿资源,2011年末境内探矿点有陈龙金矿、练山金富冲金矿、良田鸡笼顶金矿。

2011年,同和镇有耕地面积3032.51亩。

人口

2011年末,同和镇总人口6141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04300人,城镇化率7%。另有流动人口1365人。总人口中,男性33449人,占54.46%;女性27969人,占45.54%;14岁以下16284人,占26.51%;15—64岁38146人,占62.11%;65岁以上6988人,占11.3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0489人,占98.49%;瑶族823人,占1.34%;其他少数民族106人,占0.17%。2011年,人口出生率13.39‰,人口死亡率4.85‰,人口自然增长率8.5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13.4人。

截至2019年末,同和镇户籍人口为6566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同和镇完成财政总收入426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2.3万元,比上年增长1.74%。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20万元,增值税216万元,企业所得税31.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69.36元,比上年增长20%。

2019年,同和镇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

农业

2011年,同和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69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28万吨,人均208.4千克,其中水稻1.12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木薯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0.35万亩,产量7439吨;木薯产量8.71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三黄鸡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3451头,年末存栏23345头;三黄鸡饲养量124917羽,年末存栏67520羽。

工业

同和镇以化工生产和制造业为主。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44%。工业企业11家,职工248人;实现工业增加值868万元,比上年增长28.2%。

商贸

2011年末,同和镇有商业网点1个,职工263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605万元;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约1300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同和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各项贷款余额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邮电业

2011年,同和镇邮政业务总量234万元,其中纯收入6.5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5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同和镇有小学22所,在校生4910人,专任教师25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760人,专任教师11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同和镇有各类科学技术人才35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同和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4个;各类图书室8个,藏书8000册。2011年,有线电视用户800户,入户率3%。

2011年末,同和镇有学校体育场16个,看台设座椅2600张。13%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9%。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同和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2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45张;固定资产总值30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3人,其中执业医师16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90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同和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2户,人数293人,支出60.1万元,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长36%;城市医疗救助17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472人次,共支出7.42万元,比上年增长4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85户,人数4746人,支出36万元,月人均63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6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10张,集中供养农村五保人员10人;五保村2个,有床位20张。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同和镇有邮政支局1处;全年报纸、期刊累计5.58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3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6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2%;移动电话用户约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05万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同和镇有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400立方米,年供水14.6万立方米。2011年,投资50多万元建设人饮工程3个,解决10个自然屯共3000人饮水困难问题。

1977年,同和镇建成电站,装机容量800千瓦时。1978年建成同和镇燕滩发电站,年发电量1000万千瓦时。园林绿化2011年末,镇驻地有花坛20余个。

交通

同和镇境内有206省道经过。

历史文化

同和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同和圩得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