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5 15:58
同类相残是指同一类型的动物或者植物为了生存繁殖需要或者某种目的互相厮杀竞争的现象,这是一种特殊的捕食类型,捕食者与猎物通常是同一物种。例如,螳螂交配完毕,母螳螂会吃掉公螳螂的头,新任狮王捕食前任狮王的幼崽等。
同类相残是指动物间的自相残杀,也叫同类相食,是指一种动物被同类的其他成员吃掉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因为这样的同类相食在控制动物群体的数量、保证更好地繁衍后代中有着特殊的作用。
同类相残是严重违背人性的行为,虽然人类是实质上自相残杀最厉害的生灵(战争、同僚的倾轧、排挤皆可归人自相残杀的范畴),但是毕竟没有野生动物那样活生生、血淋淋的撕咬和吞噬行为,当动物中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时,假如以人的道德标准去看它们,它们无疑是相当邪恶的。
在集群的动物中,成兽杀害幼兽的事情并不少见,譬如,狮子、黑猩猩、海豹甚至像野马那样的食草兽都有杀婴行为,主要是新成为群体首领的雄兽杀掉前任兽王的后代,以促使母兽尽快重新发情繁殖,早日产生属于新首领自己亲缘的后代,从而巩固自己在群体中的统治地位。然而吃掉同类的情况在群居动物中却是极其罕见的,雄狮那样的纯肉食者也不吃被自己杀死的幼狮。在某些“动物科普”书中,狼常被描述成冷酷地吃掉同类的典型,其实集群活动的动物是最讲究秩序和团体意识的,同伴是组成共同利益的基本条件,同类相残无异于自断手足。通常情况下自相残杀的事也不可能发生在狼这样相互依赖性比较强的物种之中。
同胞相残的现象也是某些动物适应环境的特殊手段。某些种类的胎生鲨鱼幼体在母鲨的肚子里就开始吃掉同胞,最终诞生的只是少数最强的后代。绝对的繁殖数量虽然少了,但实际的成活率却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幼鲨是经过生死搏杀后幸存的强者,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自然不同凡响。许多猛禽也是经过同胞的生死考验后成长起来的强者,已知如大型的雕,某些种的鹞、隼,还有几种体型较大的鹗(猫头鹰),在开始繁殖时孵出的是几只雏鸟,而等到幼鸟离巢时,往往只剩一只——弱小的“弟、妹”都被它吃掉了!不可思议的是,父母经常是实际的凶手,在食物缺乏的时候,亲鸟会杀掉较弱的雏鸟,以保证最强壮的后代能存活。
一些天性比较神经质的独居动物,如啮齿类和某些猫科动物,有时在受到外界比较强的应激刺激的情况下会咬死或吃掉自己的初生幼仔,导致这种杀婴行为的机制可能比较复杂,牺牲后代或许是为了避免巢穴暴露,对于那样的动物来讲,只要巢穴安全,繁殖活动在以后仍可以再次进行。如果幼仔已经长大,有一定的活动能力,母兽则不一定杀死幼仔,而是带领幼仔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可见动物会权衡行为的利弊得失,采用比较有利于生存的策略。
为了争夺配偶和领地,蓄意破坏同类的巢穴,杀死巢中幼仔的同类相残现象在自然界是屡见不鲜的。
同类相残是动物的某种行为,其产生原因多样,但发生这种行为的主要目的控制动物的数量,保证能更好地繁衍后代。螳螂、蟋蟀、螽斯等都有同类相残的情况,一旦两只雄性狭路相逢,它们就会摆开阵势,展开决斗。有时,力量弱的那只一看胜算不大,会快速逃离,从而躲过灾难。但要是双方都脾气较大,那恶斗也就免不了,而失败者可能就成了获胜者的美餐。
瓢虫的幼虫经常会吃掉还未孵化出来的卵,甚至是刚孵化的比自己弱小的幼虫。当幼虫开始成长时,便会攻击别的幼虫。同时,它自己也可能受到别的幼虫的攻击。在这样的残酷竞争中,只有那些强壮的才可以继续存活。当食物缺乏时,同种类的瓢虫在不同个体之间就会发生相互残杀的现象,结果一部分瓢虫得以存活,而得以存活的这部分瓢虫所产生的后代也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同类相残的案例基本上都发生在成体消灭幼体的特殊形式下,在有的著作中描述的成年同类动物之间因为饥饿而互为食物的情形是不真实的,因为将自己同类当作食物的动物在寻找配偶进行繁殖时会遇到无法调和的困惑。有些雌性蜘蛛和螳螂确实会吃掉个子小得多的配偶,那可能是它们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或者说自一开始独立生活后就没有见到太多同类,它们理所当然地捕食弱小者,敢于接近它们的雄性自不例外。造物主在冥冥中仿佛故意让雄性与雌性在形体上相差悬殊,好让雌性得到额外的蛋白质孕育后代,当然,即使是蜘蛛和螳螂这样比较极端的例子中,雄性也并非必然会以自身的生命作为交配的代价。
同类相残的生态学意义在于:可限制种群分布和抑制种群内的个体数量;可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过程,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多样化,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可促进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适应(协同进化);捕食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在捕食过程中幸存下来的个体,往往是各种性状表现比较优秀者,它们可使种群复壮,让其更具有生存竞争力。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往往比较复杂,不同物种之间捕食关系的形成是经过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