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更新时间:2023-08-30 19:31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景之笔致工细而大气抒情也极富美感。

作品原文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

若临瑶池前,想望昆仑丘。

回首见黛色,眇然波上秋。

深沉俯峥嵘,清浅延阻修。

连潭万木影,插岸千岩幽。

杳霭信难测,渊沦无暗投。

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

我心寄青霞,世事惭白鸥。

得意在乘兴,忘怀非外求。

良辰自多暇,欣与数子游。

作品注释

①薛司直:司直为唐代太子属官,相当于朝廷的侍御史。《新唐书·百官志》:“太子詹事府有司直,正七品上。掌纠劾宫寮及率府之兵。”此处萨司直或指同游之薛据薛据做过司仪郎,不知是否曾为司直。《国秀集》录有大理司直薛奇章诗三首,与高适同时,或即此人。曲江: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因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重新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节日游赏胜地。康骈《剧谈录·曲江》:“曲江池,本秦世飑州,开元中疏凿,遂为胜境。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南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玩,盛于中和、上巳之节,赐宴臣僚会于山亭。”南山:即终南山,秦岭主峰之一。在陕西省西安市南,即狭义的秦岭。《雍录》:“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彻蓝田。”

②瑶池: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昆仑:昆仑山在今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

③眇然:高远,遥远。

④阻修:亦作“阻脩”。谓路途阻隔遥远。

⑤杳霭:茂盛幽深。明覆宋刻本、明活字本作“杳蔼”。渊沦:潭中微波。

⑥渔父:老渔翁,一般代指隐士。虚舟:无人驾驶的船只。

⑦青霞:喻隐居修道。

⑧乘兴:趁一时高兴,兴会所至。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外求:求之于外。

⑨欣:诸本作“忻”。

创作背景

储光羲有《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诗,与《高常侍集》卷二之《奉和储光羲》(天静终南高)一首相同,大约彼诗为储光羲作,后人误以为高适诗,而此诗确实出自高适之手。由此可知,《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中同游慈恩寺诸公在登佛塔后,又一同至曲江(在慈恩寺东南)游览。此诗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秋。

作品鉴赏

此诗前十二句交代题中“秋霁曲江俯见南山”八字,写雨后初晴,终南山倒映在曲江池之中,有如昆仑山倒映于瑶池,实为人间仙境;俯见山色浮波,秋空渺远,山势峥嵘,池水清浅;万木连潭,千山插岸,山色杳冥,池水深幽。“片云”以下八句,写面对美景想到自身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见渔父虚舟,有心隐居,与青霞、白鸥为伴,然而终为世事所困,只能暂时乘兴游览、忘怀世事在良辰中与诸公畅游以消忧。

此诗写景之笔致工细而大气,“连潭万木影,插岸千岩幽”,雄奇峻拔;“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闲淡自然。情由景生,抒情也极富美感,“我心寄青霞,世事惭白鸥”,表达归隐志向,诗意地写出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

唐诗广选》:极其摹画(“连潭”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此通以江山交互、属对成篇,总状山水林岩之胜,即秋霁俯见之景也。“瑶池”、“昆仑”二句,作譬喻接上妙。“片云”、“独鸟”二句,咏物情之闲逸以起下意。“心寄”、“事惭”、“在乘兴”、“非外求”四语,悟己趣之遗忘。结言得与司直诸公同游,志愿已毕。叙景道情,妩媚雅达。

《唐贤三昧集笺注》:比拟工(“若临”二句下)。传神(“回首”二句下)。刻画(“连潭”二句下)。比前首(按指《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亦自有一种景象。

唐诗选胜直解》:此篇以曲江、南山相对作联。起二句山色秀而水不流,正秋霁之景。三四句出司直诸公曲江之饮,如宴瑶池而望昆仑者。此一段从南山、曲江、秋霁、诸公倒出题面(首四句下)。

《唐诗解》:此赋初霁之景而以江山交互成篇,盖山初霁则郁然生色,江添雨则满而不流,若临瑶池而望昆丘,其青翠之色浮于波上也。既又状山水林岩之奇秀,渔父虚舟之闲逸,因言我心无着,寄彼云霞,世事未忘,愧兹鸥鸟。然得意亦即在此,乘兴忘怀,岂假外求,今值良辰,而得与诸君同游,其愿毕矣。

《历代诗发》:其写题处,虚活雅贴,自是法家。

《古唐诗合解》:南山翠黛之色若浮波上而生秋。盖江高而山势低,此正写“俯”“见”二字也。(“回首”二下)渊之深沦无暗投纶钩者。(“杳霭”二下)观片云无心,对渔父以为伴,独鸟自适,随虚舟而翻飞。此皆天机活泼,毫无沾滞。(“片云”二下)

《古诗镜》:“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语最不老。

作者简介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