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论

更新时间:2021-07-26 18:58

向善论是真正由儒客先师孟子提出的(“性善论”是由《荀子》中虚构的“孟子”提出的,并不代表孟子的观点,但却广为流传)关于人性善恶的观点。孟子认为,人趋向于善良,就像水向下走一样自然(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一些人作恶,是因为外部环境迫使的(其势则然也)。

出处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上)

提出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周朝诸侯国邹国(今山东省邹城)人。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述仲尼(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论述

人性问题,是告子提出来的。

告子的态度很明朗,观点也很鲜明:一、人性是存在的,也是天生的,它就是人的天性;二、人的天性就是饮食男女,即自然属性,叫“食、色,性也”;三、作为自然属性或人的天性,人性无善恶。

对此,孟子不能同意。

于是,辩论在告子和孟子之间展开。

告子说:天生的就叫作性。

孟子反问:天生就叫性,好比白就叫白,是吗?告子说:正是。

孟子又问:因此,白羽的白就是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是白玉的白,是吗?

告子又说:正是。

孟子再问:那么,狗性就是牛性,牛性就是人性吗?

告子怎么回答?

不知道。

《墨子》开始,诸子讲述的辩论案,都是以对方无话可说告终。像《论语》那样如实记录的,罕见。不过,孟子的意思却很清楚。

第一,不要抽象地谈性质。抽象地谈,羽毛、雪花和玉石,没有区别,都是白的。由此及彼,白羽、白雪、白玉,跟白马、白羽、白雪、白玉,跟白马、白羊、白狗,也没有区别,也都是白的。那么请问,这样的性质,有意义吗?

第二,也不要谈什么“人的天性”。论天性,人与动物并无区别。比如吃东西和生孩子,动物也会,也想,也能做,还不差。如果把这看作“人性”,岂非“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

所以,要么别谈人之性,要谈就谈社会性。

那么,人的社会性,有善恶吗?

孟子认为有,告子认为没有。

告子说,天生的人性就像水,东边开了口子就往东流,西边开了口子就往西流,哪有什么善恶之分?

听起来,这很有道理。

于是孟子接过了话头。

孟子说,没错,水的流动,确实无所谓向东还是向西。但,难道也不分上下?要分的吧!水尚且要分上下,人难道就不分善恶?也要分吧!

怎么分?

水性向下,人性向善。

这同样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确,所有的水,都是往低处流的。因此,所有的人,也就都要往高处走。水,有往高处流的吗?没有。那么,人也没有不向善的。

呵呵,有问题吗?

有。

先请问:照此说来,人性本善吗?

不,向善。正如水性,并不是“本下”,而是“向下”。人性亦然。水的特性,是趋向于低处;人的特性,是趋向于善良。这就叫“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性向善,才是孟子的观点。本善不是。

那么,所有人都向善吗?

是。这就叫“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人作恶?

环境和条件使然。这就好比水,如果把它堵起来,也会上山。但,你能说这就是水的本性吗?

当然不能,只能叫“其势则然也”。

同样,人性向善,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等于一定就善。你创造和提供善的环境和条件,他就善。反之,则可能恶。也就是说,性善,只是“可以为善”。

这就要问:为什么可以为善?

因为人性当中,原本就存在着善的可能性,这就是同情心、羞耻心、恭

敬心和是非心。这四样东西,是每个人都有的。孟子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认为,这就是共同人性。由此产生的,是共同价值,即仁义礼智。其中,恻隐之心就是仁,羞恶之心就是义,恭敬之心就是礼,是非之心就是智。

所以,仁义礼智,并不是外部世界强加的,而是每个人都固有的,只不过大家没怎么注意而已。其实,只要认真想想,努力追求,则“人皆可以为尧舜”。相反,舍弃向善可能性的,就成为恶人,这就叫“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这就是世人有善有恶的原因。

仁义道德的人性依据,也就在这里。

这当然是对儒学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因为把核心价值观提出来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