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3 13:31
离石区,隶属山西省吕梁市,地处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侧,地理坐标北纬37°21′——37°42′,东经110°55′——111°35′,自北部顺时针方向分别与方山县、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中阳县、柳林县、临县等七县市相邻,处于整个吕梁市的地理中心,是吕梁市政府驻地,吕梁市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截至2023年6月,离石区下辖7个街道、2个镇、2个乡。总面积1324平方千米。
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县东北有离石水(今北川河),因取名焉。”
战国,为赵之离石邑;
西汉,置离石县,属西河郡;东汉永和五年(140年)西河郡治迁此,灵帝末郡县俱废。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复置县;
晋,属西河国。永兴元年(304年)匈奴左部帅刘渊起兵反晋,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政权,置都于离石;后燕置离石护军;北魏明帝置离石镇;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昌化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县改石州。
隋大业初,改离石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石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昌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石州。
北宋至金,县名俱称离石,属石州。
元中统二年(1261年),县入石州,三年(1262年),复置县。
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入石州,隆庆元年(1567年),蒙古陷城之后署州事太原府同知李春芳因石、失石音相同,嫌其不祥改为永宁州。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永宁州并入汾州府;清朝一代二百多年没有变化。
民国元年(1912年),改永宁县,民国3年(1914年),复改离石,民国7年(1918年)三月,分设离石、方山二县。民国30年(1941年),析置离东县。民国35年(1946年),并入离石。
新中国建立后,离石县属兴县专区;
1952年撤销兴县专区后,划归榆次专区(后改晋中专区);1954年离石、方山合并,县名改离山县;1958年离山、中阳合并,县名复改离石;
1971年5月吕梁地区成立后,原离石县迁驻柳林,新置离石郊区;
1971年10月,离石县改为柳林县,离石郊区恢复为离石县,离石县城成为吕梁地区驻地;
1996年5月,离石撤县设市,离石县改为离石市;
2004年6月,吕梁地区撤地设市,离石市撤市设区,属吕梁市管辖。
2021年,撤销红眼川乡,并入田家会街道。
截至2023年6月,离石区下辖7个街道、2个镇、2个乡:滨河街道、凤山街道、莲花池街道、城北街道、田家会街道、交口街道、西属巴街道、吴城镇、信义镇、枣林乡、坪头乡。共85个社区、105个行政村,区政府驻离石区龙山路769号。
离石区,地处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侧,位于北纬37°21′~37°42′,东经110°55′~111°35′。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
离石区,地质构造以吕梁——太行断块为主体,只西北部(马头山以西地区)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其间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区内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及株罗系、白垩系地层,但太古界(界同口群、吕梁山群)、元古界(野鸡山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下统和中统、石炭系、二迭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等,在地层均有出露,且发育较为齐全。
离石区,地处吕梁山腹地,地势东部高而宽,西部低而窄,境内山多川少。北川河由北而南,东川河由东而西流经全区,两河在城西南合流后至交口街道办合南川河而后出境注入黄河。最高点为区东北骨脊山,海拔2535米,最低点为交口镇三川河河谷,海拔889米。
离石区,地处中纬度偏南的晋西黄土高原。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10——170天。年平均气温 8.9℃,年日照时数为2633.8小时,平均日照率为60%,有效积温达3298℃,年蒸发量为1850.8毫米。最大风速3.1米/秒。年平均降水量为450~550毫米。
离石区,境内地表水属黄河水系。除西部马头山以西地区属湫水河支流。东部西华镇一带属汾河三道川支流外,其余都属三川河一级支流。1公里以上的沟道有387条,其中3公里以下的有307条,3—5公里的有43条,10公里的有28条,10公里以上的有9条。三川河流域面积占全区总流域面积的71%,达946.6平方公里。
离石区,可分为5个土类、13个亚类、44个土属、93个土种。
离石区,地表植被,受地形、气候、水文、海拔高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貌单元差异很大,植被群落分布较为复杂。东北部植被良好,中西部植被不良,全区植被覆盖率不及30%。
离石区国土总面积共1324平方千米,折合198.6万亩。其中林地261416亩,占总面积的13.16%;牧草牧地27131亩,占总面积的1.37%;交通、河流、村庄等特用地68794亩占总面积的3.46%;陡崖、石壁、岩石等暂有用地173024亩,占总面积的8.71%;荒山荒坡859100亩(内有省直国营林场和各乡镇宜林地51.62万亩),占总面积的43.26%;农耕地596532亩,占总面积的30.04%;其中水浇地28620亩,占耕地的4.8%;沟坝地17370亩,占耕地的2.9%;梯田地79120亩,占耕地的13.2%;15°以下的坡耕地244280亩,占耕地的40.9%;15°~25°的坡耕地188670亩,占耕地的31.7%;26°以上的坡耕地38300亩,占耕地的6.5%。1990年,全区人均占有耕地3.38亩。全区人均占有地土地8.92亩(不包括省直林场占地)为吕梁市人均土地11.61亩的75%,为全省人均土地8.92亩的97%;为全国人均土地14.4亩的60%。
按全国土地资源综合评价标准划分,属二级标准的有5.94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3%。主要分布于三川河两侧阶地上,属三级标准的有49.33万亩,占总面积的24.8%。主要分布在三川河两岸的川谷地及丘陵区的沟坝地、水平梯田和梁峁平缓的坡耕地。属四级标准的有26.11万亩,占总面积的13.2%。主要分布沟谷、缓坡及弃耕和部分荒地。属五级标准的有11.78万亩,占总面积的5.9%。主要分布在土石山区土层深厚的黄土地上,土质较好。属六级标准的有55.56万亩,占总面积的28%。主要分布在土石山以及石质山区发育于岩石风化物的土壤。属七级标准的有0.17万亩,占总面积的0.1%。分布于区境东北部的云顶山南及四十里跑马墕一带有机质含水量较多,但气候高寒,只能短期生长牧草,为天然牧场。属八级标准的有38.71万亩,占总面积的20%。分布在石质丘陵区,坡度陡峭,土层浅薄,土体中含有碎石,仅生长稀少杂草。
离石区境内地质特征有利于各种矿产的形成,初步发现和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煤、铝土矿、铁矿、铝锌矿、铜矿、锗、稀土及石灰岩、白云岩、萤石、石棉、钾长石、石膏、石墨、高铝粘土等十几种。已探明含煤面积300平方千米,占离柳矿区的38.2%,地质储量为31亿吨,占矿区总储量的40.26%,其中焦煤6.48亿吨。煤质优良,品种齐全,可采煤层有3#、4#、5#、6#、8#、9#、10#,其中4#为焦煤,原煤灰份在10%以下,含硫0.6%以下,是国内国际市场的紧缺品种,被中外专家誉为“国宝”。白云岩储量22.5亿吨;大理石储存面积30平方千米,厚度达250米~300米;石英储量200多万吨;石灰石、石棉、沸石、白长石、萤石、云母、水晶石储量可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森林草地
离石区天然林占地共77.76万亩(内含林草混生地),占全区总面积的39.24%。其中成林37.72万亩,疏林4.2万亩,灌木林29.41万亩,未成林6.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9.6%。其中省属4个林场(吴城林场、南海滩林场、千年林场、严村林场)占有林地约43.5万亩,有成林25.37万亩,疏林1.69万亩,灌木林14.12万亩,未成林2.32万亩。区属国营林场占有林地30万亩,有成林10.52万亩,疏林6.25万亩,灌木林7.78万亩,未成林5.89万亩。除省属林场外,本区林木蓄积量达25.8万立方米。全区共有天然草场60块,总面积71.7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36.3%。东北部山区占83.3%,中部及沿川占10.4%,西部山区占6.3%。草地质量平均为3.7等,4.8级属中下等草场。基本没有优等草场,良等草场仅一块即四十里跑马墕牧场,其面积23344亩,属亚高山平苔草地,海拔2200米。主要生长着苔草类及老鸽地榆等。全区平均载畜量为11.8亩/年羊。根据山西省天然地类型及划分标准,可分为五类:山地草原类、灌木草丛类、山地灌丛类、山地草甸类、疏林类五种类型。
野生动植物
离石区境内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乔木、灌木、花卉、药用植物、真菌植物等五大类,其中可供大量采集的中草药就达300余种,有药用和食用的真菌主要有木耳、蘑菇、地耳(地谷垒)、猪苓、马勃等。云顶山偶尔可见到珍贵的猴头。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兽类、禽类、爬灰、小生动物、昆虫等五大类。
2021年,离石区常住人口为464280人。出生人口4806人,人口出生率为10.52‰;死亡人口1774人,死亡率为3.88‰;自然增长率为6.64‰;城镇化率为74.0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3.41:100(以女性为100)。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哈尼族、锡伯族、羌族、土族、黎族、白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
2021年,离石区地区生产总值205.2亿元,增长11.4%(高出全省2.3个百分点,高出全市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8.3%,增速比上年提升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5.1亿元,增长14.9%,增速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6.5亿元,增长8.6%,增速比上年回升1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为1.7:51.3:47,分别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16、6.54和4.7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
2021年,离石区常住人口为464280人。出生人口4806人,人口出生率为10.52‰;死亡人口1774人,死亡率为3.88‰;自然增长率为6.64‰;城镇化率为74.0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3.41:100(以女性为100)。
2021年,离石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85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28元,增长9.2%。
财政
2021年,离石区财政总收入累计52.14亿元,增长12.42%,增收5.7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17.3亿元,增长8.45%。其中,区税务局15.02亿元,市局第二分局0.24亿元,财政系统2.04亿元。
公共财政总支出27.92亿元,减少10.7%。其中教育支出5.69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67亿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25亿元,节能环保支出0.42亿元,交通运输支出0.97亿元。
2021年,离石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1.6%;居住类上涨3.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4.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1%;衣着类下降0.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9%;医疗保健类价格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和上年持平。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离石区固定资产投资44.27亿元,增长2.9%,其中基础设施9.23亿元,下降31.4%;工业投资15.03亿元,增长31.6%;工业技改4.22亿元,增长77.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0.92亿元;第二产业15.03亿元,增长31.6%;第三产业28.32亿元,下降6.8%,其中房地产1-12月累计投资7.62亿元,新开工数3个;按项目分,5000万元以上在库项目85个,施工个数52个,新开工18个,完成投资32.91亿元,增长10.1%;5000万元以下在库项目76个,施工个数59个,新开工26个,完成投资3.74亿元。增长8.5%;按控股分,国有控股企业32.61亿元,增长41.6%,私人控股企业10.77亿元,下降29.7%,其他控股企业0.85亿元,下降81.7%。
2021年,离石区粮食播种面积12220公顷,下降8.7%。粮食总产量23248.2吨,下降25%;粮食平均单产126.83公斤/亩,增长14.57%。
农林牧渔总产值57887.4万元,增长15.2%。其中农业产值为18054.4万元,增长64.34%;林业产值为16669.5万元,增长28.76%;畜牧业产值为20214.8万元,下降15.03%;渔业产值为114.7万元,增长390.1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为2834万元,增长13.31%。
工业
2021年,离石区工业总产值增长82.37%;工业增加值增长22.4%。
建筑业
2021年,离石区建筑业总产值53.93亿元,增长9.6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1.32万平方米,增长32.2%。
国内贸易
2021年,离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43亿元,增长13.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2.09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34亿元。
交通
2021年,离石区公路里程1039.881公里,其中国道74公里,省道12公里,县道118.277公里,乡道166.057公里,村道669.547公里。
金融
2021年,离石区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675.1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85.4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65.54亿元。
太中银铁路、青银高速、祁离高速、吕梁环城高速公路穿过离石区。
区委书记:廉海平
区长:张海文。
离石区驻有:吕梁学院、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年,离石区小学共有48所,在校人数50941人;中学校23所,在校人数2524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100%,高中升学率59.74%。
国家三级图书馆:吕梁市图书馆。国家三级文化馆:离石区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2021年,离石区文化旅游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个,农家书屋187个,综合文化站11个。共有剧场、剧院6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4.7千册。
2021年,离石区共有医院、卫生院、个人诊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部585个,病床数1532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205人,职业助理医师973人。
2021年,离石区城镇新增就业575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12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3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2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47%。
天贞观
天贞观,位于离石区滨河北东路三阳云凤山山腰,始建于宋代,到元代遭兵火焚毁,直到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又重修希夷庙。后来,在孙云际先生主持下,先后进行过4次大扩建,使其成为道院规模。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贞观主要建筑有黄箓宝坛玉皇楼、白云洞、孙真人殿、三清殿、三官楼、雷公殿、灵官殿、读书楼、土地庙、关帝庙、五道庙等古建筑。现存29通(块)历代碑、碣、墓志、经幢以及白云洞殿内西墙壁上明永乐十一年(1425年)彩绘的壁画《修建武当山宫感应之图》。
白马仙洞
白马仙洞位于离石区吴城镇洞沟村九凤山上,距离石城区27千米,距307国道8千米,交通便利。据地质专家和文物专家对白马仙洞进行全面勘探后发现,该洞属柳林泉城,是由地壳运动而形成,地质绝对年龄约1.4亿年。白马仙洞洞口至洞底全长约500米,洞口与洞底相对高差168米,专家称之为“华北第一险洞”。洞内留有近百首从辽金时代至今历代先民们祈雨祭祀、祈福求康的墨迹。 已探明洞中有八洞,洞中套洞,景中生景,具有深而险、险而奇的特点,洞中险境遍布,岔道时有,宽处可跑马阅兵,窄处难容一人;洞外历代古建筑和碑文矗立四周,从斑斑建筑残骸中可看到白马仙洞历史悠久。据民间传说,此洞为附近各州、府群众祈雨之圣地;据离石地方志记载,此洞为黄帝之别宫,周朝得道仙翁“赤松子炼丹之所”,史载晋高祖也曾进洞祈雨。
马茂庄汉墓群
马茂庄汉墓群,位于村西山塬,为古今多葬之地,共发现墓葬20余座,其中6座画像石墓。2001年6月25日,马茂庄汉墓群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国寺
安国寺,位于离石城西南四千米的乌崖山麓,群山环抱,背依绝壁,面临深谷。原名安吉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曾为代宗女——昌化公主食邑。寺观宏伟,殿宇轩昂,亭台楼阁相连。佛殿居中,内塑五彩佛三尊,高四点八米。壁画六十八幅,绘叙释迦牟尼经历。左有十王殿,殿东侧为接客厅。对面铜塔楼,楼左右钟鼓楼对称。客厅东为一小院曰“清静处”,楼下砖窑五孔,为于清端公祠堂,楼上亭阁七间为偏殿和关帝阁。外围古建筑有石牌楼、观音阁、于中丞公生祠、莱公别墅、砖塔等古建筑,由南至东呈马蹄形环绕。安国寺古刹佛教文化深厚,古建筑群奇特。2001年6月25日,安国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怀志
陈怀志,山西离石人,生于1932年2月,1945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绥边区、晋绥军分区三分区学员、队员、文书、宣传干事,西康省政府办公厅文秘、西康省雅安市总工会副主席,西康省总工会组织部副部长,西藏自治区总工会组织部副部长,四川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院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四川医学院副院长、华西医科大学纪委书记等职务。
辛安亭
辛安亭,1904年生于山西省离石县沙会则村。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处处长,兰州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
2020年6月,离石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1年,离石区入选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全国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