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0 18:09

听(拼音:tīng)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汉字简化之前,听和它的繁体“聽”是两个不同的字。繁体字“聽”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口从耳,本义指耳朵听见口中所言。听取别人的意见之后,必然在思想行动上顺从、服从,故引申为听从、接受。审案时,主审官要听诉讼双方的言辞,之后做出合理判决。听字由此引申出审理、判断义。简化字“听(yǐn)”见于《说文解字》,本义为笑的样子。现代汉语中,“听(yǐn)”被用作“聽”的简化字,本义已废。

文字溯源

汉字简化之前,“听”和“聽”是两个不同的字。

“聽”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写作咡或𦔻,属会意字,甲骨文字形由“”和“”组成。“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口”,是人的发音器官,两者结合,表示口说话,耳朵听,本义是听到声音。甲骨文有从一“口”的,也有从二“口”的。西周金文构型与甲骨文相同,但耳朵已经变样。在图4的金文中,下部增加了两个构件,右边是“生”字,左边是“古”字。根据铭文“听命于天子”推测,可以确定是“听”字,义为听从。其构型含义可能为听到了发生在古代的故事。到战国竹简中,“聽”字又一次繁化,然后演变为繁体字形(甲组图9)。

繁化的“聽”由“耳”“𢛳”“𡈼”三个单字组成。“𡈼”读作tǐng,意为挺立,它在“听”字中一般认为表示读音,也有人理解为是个站在土堆上的人,表示站在高处才能用耳朵听得到。到了楷书时,这“𡈼”字,也可写成了斜王旁的“王”字。“𢛳”又作悳、,是“”的异体字。“德”有嘉言的意思,“闻之嘉言为德”;也有人理解为有德者耳聪。也有人认为,“德”与“得”同音。在这借用“得”的意思,与“耳”字组合在一起,表示“耳有所得”,便是耳朵获得了声音。

“聽”字被繁化的原因,有一种说法认为来自“”(聖)字。从字形上看。“圣”字的甲骨文(新附①)以“口”和突出耳朵的人形结合会人听觉敏锐之意,这其实已经包含了一个“用耳朵听”的含义,如《甲骨文合集》 14295:“亡(无)其圣。” ,其中的“圣”(聖)就是倾听的意思。从字音上看,“圣”(聖)的声母sh中古时属舌上音,“聽”的声母t属舌头音。有些舌上音上古都属舌头音t、b,后来分出舌头与舌上两音,也就是说“圣”和“聽”的上古读音是相近的。综上所述,“圣”(聖)和“聽”有相同的造字意图,最早为同一个字,但是用法上的差异使它们变成了不同的字。后来圣(聖)由听觉官能敏锐引申为通达事理,又引申为品德高尚。小篆为区别两义,把“圣”(聖)的“耳”、“口”、“𡈼”三个部件作了调整,充实。把知识多闻的“耳”留下,作“𦔻”的省文,把能说会道的“口”字改成“𢛳”字,是有道德的意思;“圣”(聖)字的声符“𡈼”,仍作“聽”的声符,实际上“𡈼”字是由甲骨文中的人形演变而来的。这样,“聽”就是有知识,又有道德的人,本义应当指圣贤。可是人们己习惯用“圣”(聖)字表示圣贤义,于是“聽”字就成了“用耳朵听”的专义字。这是“圣”(聖)和“聽”两字的含义互换了位置。从这个角度讲,“聽”是“圣(聖)”的分化字,后来“圣”(聖)作圣贤义,读shèng,而“聽”作听闻义的专用字,读tīng。现代汉语的“聽”字己无圣贤之义,“圣”(聖)字也无听觉之义了。

“听”的简化替代字是听(yǐn)。听(yǐn)见于《说文解字》,属形声字,其中“斤”为声旁;“口”作形旁,意指这个字的本义与口的行为有关。《说文解字》将听(yǐn)解释为“笑皃”,即笑的样子。《说文·心部》有“忻”,训“闿也”,“闿”训“开也”,忻义即“心开”,“心开”乃秦汉间恒言,就是“开心”,开心则喜。 《说文·言部》有“䜣”,训“喜”, 《欠部》之“欣”训“笑喜”。听(yǐn)、忻、䜣、欣读音相近、意义相通、同出一源,文字学上称为“同源字”。“聽”与“听(yǐn)”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个字。因为听(yǐn)字在古籍中用得不多,再加上“聽”字形繁杂,所以近古民间写“聽”字时就用“听(yǐn)”字代替。明张自烈《正字通》:听,俗借为听字省文,误。”辽代李三畋《张绩墓志铭》中书写“厅”为“厛”,可见当时已借“听(yǐn)”为“聽”。这个听(yǐn)可能是俗字“𠯸”的省写。《刘知远诸宫调》:“你𠯸祝付。”也有人认为是由“听”的古字“咡”草写而来的,与读yǐn的“听”乃异代同形字。在近代汉字简化运动中,国民党政府于1935公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里曾将“听”做“聽”简体字之用。而后新中国的《汉字简化方案》吸收了这一用法,将“听”作为“聽”的简化字。

听人说话,常常意味着听从别人意见,因此“听从”“接受”便成了“听”字的用法之一。所谓“言听计从”,即指依照别人的意思来行事。听人说话,通常并不能干涉别人说什么或怎么说,而是说话人具有较多的表述自由,于是“听”又有了“任凭”的意义,所谓“听其自然”“听天由命”中的“听”都是用的这个意义。

古代朝廷、官府办公,主要采用耳朵听的方式。于是“听”引申出“治理”类的意义,如“听政”一词就是治理国政,另有“听讼”一词,就是审理案件。古代的办公场所叫“听事”,顾名思义,“听事”也就是在其中用“听”的方式来处理政务。这个办公场所的名称后来又被省略为“听(聽)”,这个“聽”后来又被人们加上了表示它建筑形式的“广”(yǎn),变成了一个专门表示办公场所的独立文字“廳”(简化字为“厅”)。

详细释义

近字辨析

听、聆

二者都有“听”的意思,但“听”指一般的听,“聆”是细听。

听、闻

“闻”与“听”都有用耳感受声音的意思,其不同点是“听”是主动去听,表示行为。“闻”是听到的消息,表示听的结果。如《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中的“听”就是表示听的行为,“闻”是听到的意思,表示听的结果。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二】【口部】宜引切(yǐn)

(听)笑皃。从口斤声。

【卷十二】【耳部】他定切(tìng,今读tīng)

(聽)聆也。从耳、𢛳,𡈼声。

说文解字注

【卷二】【口部】

“(听)𥬇儿也”注:司马相如赋:亡是公听然而𥬇。

“从口。斤声”注:宜引切。古音十三部。

【卷十二】【耳部】

“(聽)聆也”注:凡目所及者云视。如视朝、视事是也。凡目不能偏,而耳所及者云听,如听天下、听事是也。

“从耳𢛳”注:会意。耳𢛳者,耳有所得也。

“𡈼声”注:他定切。十一部。

广韵

宜引切,上轸疑 ‖斤声文1部(yǐn)

听,口大皃。

牛谨切,上隐疑 ‖斤声文1部(yǐn)

听,笑皃。牛谨切。一。

他丁切,平青透 ‖圣声耕部(tīng)

聽,聆也。又汤定切。

他定切,去径透 ‖圣声耕部(tìng)

聽,待也。聆也。谋也。他定切。又音㕔。三。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 听;部外笔画:4

唐韵》宜引切。《集韵》拟引切,并音齗。《说文》:笑貌。《史记》司马相如《上林赋》:亡是公听然而笑。杨慎曰:听,古哂字。

又《广韵》:口大貌。《集韵》:大口谓之听。

又《广韵》牛谨切。《集韵》语近切,并音𪙤。亦笑貌。

又《集韵》口谨切,音赾。

又鱼斤切,音㹞。

又逆乙切,音聉。义同。

又鱼其切,音疑。听嗞,口开貌。

又鱼衣切,音沂。与同。嗞,媿貌。

又《正字通》:俗借为听字省文。

【未集中】【耳部】 聽;部外笔画:16

古文:𦕢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定切,并音侹。《说文》:聆也。《释名》:听,静也。静,然后所闻审也。《书·太甲》:听德惟聪。《仪礼·士昏礼》:命之曰:敬恭听,宗尔父母之言。

又《广韵》:待也。

又受也。《左传·成十一年》:郑伯如晋听成。注:听,犹受也。

又从也。《易·艮卦》:不拯其随未退听也。疏:听,从也。《左传·昭二十六年》:姑慈妇听。

又断也。《礼·王制》:司寇正明辟,以听狱讼。《周礼·天官·大宰》:凡邦之小治,则冢宰听之。《前汉·法志》: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又任也。《前汉·景帝纪》:其议民欲徙宽大地者,听之。

又也。《战国策》:请为王听东方之处。注:听,侦之。

又《唐韵》他丁切。《集韵》《韵会》汤丁切。《正韵》他经切,并音㕔。《集韵》:聆也,听受也。中庭曰听事,言受事察讼於是。俗作㕔。毛氏曰:汉晋皆作听,六朝以来始加厂。

又《韵补》叶傥阳切,音堂。苏辙《读道藏》诗:昔者惠子死,庄子笑自伤。微言不复知,言之使谁听。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口”小“斤”大,顶部“口”低,底部“斤”低。❷“口”,底部在横中线。❸“斤”,竖撇起笔竖中线,撇尖伸向“口”下方;横笔在横中线上侧;末笔竖起笔于横中线上侧。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