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3 21:32
16岁考入江苏省立连云水产学校读书,1935年毕业,任家乡吴圩小学校长。
1937年参与组织以抗日救国为宗旨的“腊九社”,又在张店大前庄组织抗日基干队。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苏北沦陷后,遵照党的指示在当地组织游击队进行敌后游击斗争,同年7月率游击队加入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任二营教导员、团宣传股长,淮海军区滨海大队政治委员,中共灌云县委书记,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二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二纵队六师十七团政治委员、纵直政治部主任,第三十九军一一七师政治部主任。
1950年10月,三十九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十九军赴朝作战。
1951年2月10日,在朝鲜战场第四次战役横城反击战役中遭敌空袭牺牲。
1951年3月安葬于哈尔滨烈士陵园。
在哈尔滨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里,展示了一块抗美援朝39军117师政治部主任吴书牺牲时佩戴的手表。在模糊的表蒙下,时间永远被定格在他牺牲那一刻。
吴书,原名吴麟书,1916 年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一直读到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小学教书,年仅19岁就当上校长,成为乡里远近闻名的青年才俊。
1935年,他在中学教书的时候受到共产党革命思想熏陶,1940 他弃笔从戎,创建了灌云县抗日武装,组建的滨海大队、灌云警卫团,这些队伍后来都上升为主力部队。1945年10月到1949 年 12 月,吴书率新二团随新四军三师参加解放战争。
1950年10月15日,吴书所在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三十九军第一一七师”,部队举行了出征誓师大会。全师 1.5 万余官兵由辽阳乘火车出发,两天后抵达长甸河口集结。这是首批跨过鸭绿江,踏上抗美援朝战场的部队之一。
在长甸河口,吴书给妻子何赋亭写下了第一封家书。
在战事间隙,吴书抓紧时间给家里又写了三封信。在信中,他向妻子讲述紧张的战事,当地老百姓的状态和民风民俗等,每封信里,他都要安慰妻子说,自己一切都好,勿念。
实际上,战地条件很艰苦。志愿军靠着顽强的战斗意志,粉碎敌人的攻势,扭转了朝鲜战局。
1951 年1月 19 日,吴书给妻子写下第五家书,也是最后一封家书。
1951年2月,朝鲜战场揭开了第四次战役的序幕。在横城反击站中,一一七师的任务是迅速插到敌军后方,切断敌人逃跑的退路。2月10日夜,部队在龙头里穿插途中要通过敌人几条封锁线,当通过龙头里交叉公路时,遭到了敌人的空中封锁。飞机先扔下照明弹,把整个黑夜照得如同白天,敌机发现了目标,疯狂地扔炸弹。部队无法前进,只好就地卧倒。就在卧倒的瞬间,吴书不幸中弹负重伤,倒在血泊里。
吴书走了,走得那么匆忙,妻子捎去的衣物和回信还没收到,他就匆匆地走了;吴书走了,走得那么匆忙,出生五天的小女儿,睁开眼睛还没见过父亲,他就匆匆地走了。
吴书从奔赴朝鲜战场开始,先后写了5封信给妻子何赋亭,薄薄纸张中透出烈士的情义:大言及严峻战事,小处聊个人涵养。战火纷飞中,胸怀家国天下,却又关心妻儿老小,甚至不忘叮嘱妻子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