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19:36
1975年,吴从军出生于安徽滁州凤阳。
1992年9月—1997年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97年9月—2000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毕业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2000年5月—2002年5月,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2002年7月—2005年9月,就读于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毕业并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2005年8月—2007年6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7年7月—2011年6月,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物理系助理教授。
2011年7月—2017年6月,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副教授。
2017年7月,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正教授。
2021年3月,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受聘物理学讲席教授。
2023年1月,获得第一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10月,参加“高山科学经典”第80期。
吴从军的研究包括超导、量子磁性、轨道物理、拓扑物态、强关联冷原子系统、数学物理、和量子蒙特卡洛模拟。他的研究处在凝聚态物理和冷原子物理的交叉前沿,其重点是强关联和拓扑系统中的核心问题。他追求数学的优美性和物理世界真实性的统一,特别是对称性原理在物理体系中的体现。他的代表工作描述如下:
1)在动力学方面,提出了space-time group的概念,作为描写动力学体系晶体对称性的数学基础。
2)在拓扑物理方面,建立了高维Landau能级和四元数解析函数的对应关系,提出了边缘态的helical Luttinger liquid的理论,是研究相互作用拓扑绝缘体的早期工作之一。他也是对基于p轨道的flat-band和拓扑物理的早期研究者之一。
3)在强关联物理方面,对巡游磁性和Curie-Weiss金属态做了非微扰研究;将巡游磁性做了非常规对称性(比如p-波)的推广;他在铁基超导体的研究中,提出了破坏时间反演对称性的超导配对。
4)在冷原子物理方面,提出从高对称性(SU(N)、Sp(N))的角度,来研究大自旋原子体系,这提供了一个和高能物理相联系的途径;他是开创光晶格中轨道物理方向的研究者之一,提出了“非常规对称性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概念,后来在实验中被观测到;他也是开创自旋轨道耦合BEC方向的研究者之一。
5)在数值方法方面,他研究量子蒙特卡洛的数学基础,提出了对符号问题的基于辛对称性的正定性判别法,并将其应用于对新物态的模拟。
2023年12月13日起,每隔一周的周三晚上19:00-21:30(*时间可能会因节假日或出差调整),吴从军连续主讲8场以“杨振宁先生代表工作导读”为题的系列讲座,为大家介绍科学家杨振宁研究中的一些代表工作,及对现代物理学的影响。
吴从军在拓扑绝缘体、巡游磁性理论、多种拥有新量子物态体系以及量子蒙特卡罗算法符号问题方面的研究作出了贡献。(美国物理学会评)
吴从军在探索新物质状态和相应组织原则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湖南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