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南

更新时间:2024-02-02 22:03

吴光南,农作物生理学家,水稻专家。探讨光温周期、氮素营养、内源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生长发育的调节机理,从籼稻幼穗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中鉴别出特异性“胚胎蛋白质”,为胚胎发生的分子水平调节打下基础;引进和指导合成多效唑、4pu-30等新的生长调节剂和化学杂交剂,并研究其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技术。

个人履历

1924年7月31日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

1943-1947年 在浙江大学农艺系学习。

1947-1949年 任前中央农业实验所技佐。

1949-1956年 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技佐,技术员(1952)等。

1984-1995年 兼任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学委会副主任

1988-1995年 农业部第四、五两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87-1991年 农业部第一届生物技术专家顾问组成员

1986-1996年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

1992-1996年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1981-1990年 全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

1991-1994年 中国植物生长物质协会副理事长

1986-1990年 全国作物学会作物栽培研究会副主任及生理专业组长

1979-1987年 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秘书长

1988-1995年 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

1987-1995年 《作物学报》、《作物杂志》、《中国水稻科学》编委

1989-1995年 《江苏农业学报》副主编、主编

1983-1988年 江苏省第六届人大代表

1983-1993年 全国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生平介绍

人物生平

简介

吴光南,周巷镇人,1924年7月31日出生于南京,父亲是著名园艺学家吴耕民。他的整个童年都随着父亲工作的频繁变动而举家飘零。抗日的烽火激励他立志奋发图强。1943年,他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入浙江大学农艺系。1947年毕业后,在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杂粮特作系任职。

详述

吴光南早年从事大豆的育种工作。经过六年(1947~1953)研究,选出了岔路口1号新品种,在江苏、安徽沿江地区推广100万亩以上。1958年被列入《全国农作物优良品种》一书。

1953年,吴光南受命研究水稻,次年调入作物生理学研究室。从此以后,他主要研究水稻的发育生理,重点是采取怎样的新途径调节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有关的机理,使水稻生产向优质、高产发展。1979年至1985年,任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其中1980年1月至1981年8月在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合作研究。

吴光南从事农业科研工作长达半个世纪,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两本,培养硕士、博士生多名,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八次。1989年,“多效唑调节水稻生长的机理及应用技术”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水稻品种光温阶段发育”获江苏省科技大会奖。  吴光南曾当选为江苏省第六届人大代表,全国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曾任农业部第四、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第一届生物技术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业部“六五”、“七五”、“八五”重点课题“主要农作物生理生化功能调节机理与技术”的主持人,负责组织、指导全国约20个农业大学、农科院参加的课题科研工作。曾任全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中国植物生长物质协会副理事长,全国作物学会作物栽培研究会副主任及生理专业组长,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秘书长、理事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研究员、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并任该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作物学报》、《作物学杂志》、《中国水稻科学》编委,《江苏农业学报》主编等职

长期以来,植物生理研究一直被认为只是解释栽培或育种中的一些现象,在生产中解决不了具体问题。吴光南在主持课题和担任遗传生理所领导期间则强调指出:“我所的研究,要么在理论上有新发展、新论点,要么在应用上能解决生产问题,绝不能处于不上也不下的状态,即既无理论突破又不解决实际问题。”科研工作的这一指导思想得到了同行的赞同,也对后来者的研究方向和选题产生了很大影响。

主要论著

1 吴光南,邹江石.《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540

2 吴光南,王作民,杨生根.《几内亚栽培稻种分类研究》.作物学报,1983,9(1):61~68

3 吴光南,汤日圣,张金渝.《乙烯利和光强对水稻节间生长的协合作用》.中国水稻科学,1986,1(1):53~57

4 梅传生,张远海,吴光南.《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氨肽酶活性的变化》.植物生理学报,1987,13(1):58~63

5 吴光南,张云桥.《稻穗发育过程及其控制途径的研究》.作物学报,1962,1(1):43~52,等等。

成就及荣誉

成就

1956年,吴光南负责组建了作物生长发育研究室,并任该室主任,开始从事水稻发育生理的研究。他着重探索调节水稻生长发育的途径及其机理,使水稻生产向高产、优质方面发展,先后从环境、激素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开展调节研究。他与同事们研究了近千个水稻品种对温度和光长的反应,系统阐明了中国各地原产水稻品种的感光与感温特性,提出水稻品种对光长反应特性不仅决定于系统发育中所遭受的绝对光长,还决定于种植期间光长的变化趋势。这一研究结果为引种、育种和栽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吴光南1957年曾在中、朝、苏、越四国水稻学术会议上宣读了有关论文,并被引用于丁颖教授主编的《中国水稻栽培学》和农业高校的教材中。吴光南研究了稻穗分化的调控方法与时机,阐明了在器官形态或发生前,原基有向不同器官分化的可能,调节的途径是增加养分(肥、水和光)的供应强度,或适当延缓穗器官分化的速度,而调节的时机是在被调节某种原基分化之前。他考察了陈永康施肥技术对稻穗发育的影响,结合器官同伸原理,阐明了“施用长粗肥和长穗肥”的作用分别是增加小穗分化数和小穗退化数,从而使劳模经验在现代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肯定。

70年代开始,国际上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研究开始着眼于内源激素。吴光南于70年代末开始从事植物内源激素对器官生长发育的调节研究,先从水稻体中内源激素变化入手,再向棉花、小麦等作物扩展。他和助手们发现生长延缓剂多效唑和水稻矮生基因(不论是籼稻的Sb-1、Sd-g基因,还是微效基因)都是通过调节内源赤霉素,吲哚乙酸、脱落酸和乙烯等多种内源激素的平衡和交互作用来控制株高、分蘖和叶角等性状的,从而提出了水稻矮生性状的多激素调节假说,突破了当时国外学者认为多效唑和矮生基因只调节赤霉素一种内源激素的解释。在应用技术上,吴光南先后从国外引进了2-苯基脲、多效唑(pp333)、4pu-30、RH-0007,TD-1123、SD-84811和RH531等多种新的生长调节剂和化学杂交剂,研究这些物质对作物的生物学效应、生理生化效果,以及栽培上的应用价值。经验证明,这些生长调节剂中大多数是有效应,但在栽培上无应用价值。他重视国外先进经验,但不崇洋媚外,对那些无应用价值的东西果断地予以舍弃。

荣誉

三十烷醇组织全国联合试验,无论是在试验期间,还是试验结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坚持真理,不为“非议”所动摇,最后为农业部是否推广该产品提供了极为可靠的试验结果。对于多效唑,他不仅针对江苏的具体情况,还考虑到长江流域其他省的复杂条件,和浙江、四川等省的有关单位协作开展了试验研究,掌握了多效唑在水稻秧田和大田上的应用技术,在秧田使用可使移栽后的本田每亩增产7%~8%。在多效唑的合成国产化研究中,他和江苏省农药所、建湖农药厂协作,使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可能。在水稻上取得经验后,他进而推动多效唑在油菜、大豆、果树上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项研究为应用基础研究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范例,于1988、1989和1992年分别获得浙江省、江苏省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