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崇礼

更新时间:2023-08-31 01:24

吴崇礼(1557.2.2~1626) ,字彬卿,又字体严,号节庵。山东兖州府宁阳县城西街吴家巷(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城西街西南巷)人。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逝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吴崇礼其貌不扬,却少小颖悟。嘉靖二十五年(1547)入县学,14岁中秀才,是当时轰动宁阳的神童。除承家学外,深得当时的县儒陈文儒、张文风褒奖激励。举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进士,授蒲县知县

勤政爱民

此时正值山西持续大旱,他走村串巷,问民疾苦,潸然泪下,连夜写成奏章,半夜敲开知府大门,请知府代为上奏,请赈耕牛。谁料知府不但不代奏,还讥笑他官低妄为。他在驿馆再写奏疏,连夜骑快马赶到京城,当堂奏闻皇上,神宗朱翊钧准奏,立即贷耕牛给农人,并下诏责太原知府知灾不报之罪。他又行榜各地,招集外出流民回归故土,发还田宅,租贷农资,招集百姓凿井,解人畜急用及农田浇灌。 当时,兵民杂居,有兵扰民之乱。吴崇礼亲临军营,严明纪律,将扰民首恶者当众斩首,军纪很快好转。并整顿吏治,惩处虚妄奸诈之徒,捐俸在北部山区凿井200余眼,使20余万农人受益。

奏章, 第二天晋见中州

拒立生祠

兖州等四府合议, 为吴崇礼建生祠,以靖其功。崇礼知晓后,疾书制止说:“但愿泽于当世, 不求流芳于千古,只问心无愧尔。”

秉持正义

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在这时期,两淮按察使的儿子为漕运副使。父子勾结,横征暴敛,不仅漕运税加收,而且延揽市面税收。一时商贾重不堪负,民怨大作。崇礼详察其情,掌握了确凿证据后,直言上书,弹劾赵氏父子。后来,赵氏父子被削职为民,崇礼被晋升按察使,督理漕税。他首先制定税制税规,并张榜公布于众,奖罚并举,漕税大增。

智安水患

明祖陵风翔段决堤,沃土变汪洋。黄水直逼凤阳,汇同泗水威胁到朱氏皇陵的安全。皇上大怒,马上下令锦衣卫千里驰淮,逮捕河督舒应龙下狱,改派杨一魁河漕事权力不一,是造成灾难的主要原因。应该使河务与漕运两浙,代天子巡关阅兵,武功文治声名大著。

平稳升迁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朝廷推举阁臣礼部尚书李廷机为丞相,三公九卿均上表保奏,唯有吴崇礼上奏说不可。他指责李做礼部尚书时,其部下驳章不负责任,造成冤假错案,不具备首辅之德才。从此,崇礼以有胆识闻名于朝野,被封为大理寺右寺丞,旋进右少卿。

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擢升为顺天右副都御使,成为专管一方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主持顺天、永平二府兼整饬苏州等处边备军务。

谋定边乱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从兵部右侍郎身份移督宣大,这时,督理的范围是直隶、山西两省,兼理粮饷。是年,驻守在河套地区的顺义王卜石图初袭封爵,私自扩充势力。卜石图与察哈尔汗联合,妄图以察哈尔顺义王顺义王府,急忙起兵犯境,犯境未成就被杜文焕团团围住,一举痛歼。吴崇礼将送来的捷报交给卜石图看,卜顿时惊呆,至此,彻底免除了一场大战乱,为国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两任尚书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他改任兵部尚书。后来因与阉党魏忠贤不和,外调南京任刑部尚书,后人称其为两尚书。

平淡离世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逝世。

身后赠恤

定襄,赠太子太保

人物评价

吴崇礼治家有方,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轶事典故

道德胡同

万里长城张英

亲属成员

曾祖

吴仲纯。生员

吴道东。乡宾

吴鸣时。寿官

吴以询。

个人作品

著有《三边总图》、《抚蓟奏略》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