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1 20:31
吴川泥塑,流传于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的传统民间艺术,广东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吴川泥塑分布于吴川市梅菉城区及市辖多个乡镇。相传唐末宋初由迁移至此的佛山廖岭居民,把石湾陶艺传入后衍变而来。当地又流传明朝初年,乡民不满皇帝派官吏四出选美,便于闹元宵时捏制泥塑,把皇帝、皇后形象塑成鬼一般丑陋,并称为送“泥鬼”。吴川泥塑俗称泥鬼,塑制、展示、观赏泥塑成为当地闹元宵一项盛大而独特的节日活动,据说皆源自这一民间故事。
明代洪武年间,皇帝派遣官吏四出选美,民间对此怨声载道。于是,梅菉头村群众乘闹元宵之机,特地捏造了一套丑化皇帝与皇后的泥塑,造型是:眼大、肚大、脚大、乳大、耳大、形象非常丑陋。结果触怒了官府,声言要抄斩全村百姓。后来,制作这套泥塑的作者灵机一动,站出来解释道: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份,脚大稳乾坤、乳大养子民,耳大听民言,这有何不好?”这帮趋炎附势的官兵听了无言以答,只好罢休。地方官走后,群众索性把泥塑推倒,称为送“泥鬼”。以后便成习俗,每年元宵造一次“泥鬼”,就要送一次“泥鬼”。此后,当地的群众对“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兴趣更浓,热情更高。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泥鬼”的民间艺术,由于取材易,寓意浓,而且三几天干裂后推倒后又可重建,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仅梅菉就有300多人懂得制作。泥塑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相当部分题材贴近生活,更具有乡土特色和时代气息,紧贴时代脉搏、饱含创意,让人耳目一新。泥塑作品除了传统的题材外,还增进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吴川状元林召棠》、《 狗六爹》、《抗日将领张炎将军》、《反腐倡廉》、《扫除黄赌毒》、《歌舞庆升平》等,都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
泥塑的制作过去是用稻草、竹木支架、泥为材料,使用材料简便,制作快捷。泥塑已发展到水上彩塑、活动彩塑,配上现代灯光、音响、舞美设计,集电、光、声、动于一体,显得更加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吴川泥塑与吴川飘色、吴川花桥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三绝”,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性,仅梅菉城区就有300多泥塑艺人,每年元宵节塑制100多套泥像,布满大街小巷,四乡而来的观者如潮,热闹非凡。近几年塑制工艺又有新的突破,出现了能骑马对打、上下飞舞的高难度动态造型,有的还衬以灯光布景,配以音乐烘托,更具绘声绘色、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吴川泥塑制作很有群众基础,有一大批能工巧匠曾多次到北京、上海、杭州、昆明、海南、广州、深圳、湛江等地制作展示。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主席、天津“泥人张”传人张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沈大授等专家对吴川泥塑艺术赞不绝口。他们指出,吴川泥塑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群众性、广泛性、写实性和自娱性,是没有功利性的民间节庆民俗活动,采取的是现场制作的方式,展出空间大,泥塑与真人等大,又能与彩绘和谐地结合起来,技艺专业,艺术质量高,艺人队伍庞大,群众观赏踊跃,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某些价值观念的影响,吴川泥塑已开始面临创作设计人才奇缺,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境况,急需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