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4 22:09
吴康(1895—1976年),广东平远人,民国5年(1916)在平远县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吴康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先后担任的课程有《西洋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笛卡儿哲学》《比较文学》等。出版的专著和论文主要有《比较文学》《周易大纲》《抗战史料》《西洋哲学史》《新人文教育论》《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希腊哲学之唯物思想》《亚德来个人心理学》等多种。著述丰硕,有论著也有译著。论著着重哲学研究方面,译著则大多属教育方面。在台湾出版的《吴康全集》(1~8册)超过1000万字。吴康待人接物很谦和,对于学生尤为诚挚,得到了师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他从事教育半个多世纪,培养了许多人才。他以毕生的心血,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吴康,字敬轩,自号锡园主人。广东省平远县东石镇洋背村人。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是平远历史上第一位留学博士,客属近代文史哲学家第一人,平远历史上教育与学问楷模第一人。
民国5年(1916)毕业于平远县第一中学旧制第三届高中。民国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在京与 同学俞平伯等创办《新潮》杂志,倡导改革。后回广东任教,民国13年任广东大学屮国 文学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并代理文科教授会议主任(后称文学院长)。民国14年秋,任文学院院长。同年冬,广东大学校务会第五十八次会议决定派遣他率领11名学生赴法 国留学。他在法国巴黎、里昂等地专门从事文学史及康德哲学的研究,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为平远在外国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
民国20年(1931)回国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民国21年2月至民国25年7月,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所长。民国24年8月,赴欧洲出席罗马国际东方学第十九届大会。民国25年应邀赴法国讲学,被聘为巴黎大学中国学院客座文学教授;同时,赴比利时布鲁塞尔演讲《中国大学教育》捷克布拉格大学讲授《中国文化》,并被聘为捷克国家科学院通讯会员。民国26年春回国,任中山大学中国文 学系教授、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广东省文化界及各党派人士组成“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宣传抗日,吴康与欧阳山、草明、蒲风、雷石等担任协会理事,并电告欧洲文化界,遣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
民国27年(1938)秋,广州沦陷后,中山大学分散迁移至云南澄江及广东坪石、梅县等地。在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他以满腔的爱国热忱积极工作,办好文 学院各个系,而且亲自讲授多门课程。民国27年至民国29年及民国31年至民国35年1月,他又两次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长职。民国31年秋,开办国文专科学校于粤北坪石。不久,改为中华文化学院,任院长。是年秋,办中华文化学院梅县分院,任院长。1949年吴康到香港,拟在港设校办文化学院,但按香港法例,只能注册为文化专科学校。在港居住几年不能如愿,便赴台湾任教。先后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后任政治大学文学院院长。晚年常因教学来往于香港、台湾间。
吴康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先后担任的课程有西洋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笛卡儿哲学、比较文学等。出版的专著和论文主要有:《比较文学》《周易大纲》《抗战史料》《西洋哲学史》《新人文教育论》《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希腊哲学之唯物思想》《亚德来个人心理学》等多种;在台湾出版的《吴康全集》(1—8册)超过1000万字。
吴康曾就读于平远县立中学校(今平远中学),与曾养甫是同班同学。1918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与傅斯年、毛子水、俞平伯、杨振声、罗家伦、顾颉刚、张申府、康白情等一同创办《新潮》杂志社。1920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24年任国立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并代理文科教授会议主任(后称文学院长)。1925年秋,任文学院院长。同年冬,国立广东大学校务会议决定派遣他率领11名学生赴法国留学。他在法国巴黎、里昂等地专门从事文学史及康德哲学的研究,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平远县在外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1931年,回国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32年2月至1936年7月,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所长。1942年秋,在广东省乐昌县坪石镇创办中华文化学院国文专科学校(1946年在黄花岗附近建新校舍,改名“私立中华文化学院”,1947年更名为“私立文化大学”),并任校长。1949年迁文化大学至香港(该校在大陆的部分由人民政府接管,并于1951年并入华南联合大学,后华南联合大学各系科分别并入现在的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而在香港的学校于1956年并入联合书院,1963年联合书院并入香港中文大学),1951年春赴台,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还担任过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院长。
吴康先生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先后担任的课程有西洋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笛卡儿哲学、比较文学等。先生虽数度担任学校行政工作,然志在学术著述。公余仍埋首写作不懈,出版的专著和论文主要有:《比较文学绪论》《周易大纲》《抗战史料》《西洋古代哲学史》《人文教育哲学概论》《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希腊哲学之唯物思想》《亚德来个人心理学》等。在台湾出版的《吴康先生全集(1-8册)》超过1000万字。惜天丧斯文,先生于1976年逝世。
《近代教育史》,〔美〕格莱夫斯/著,吴康/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9月初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65年、1972年再版。
《中世教育史》,〔美〕格莱夫斯/著,吴康/译,商务印书馆1922年初版,1938年重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5月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董仲舒〈春秋繁露〉的三大政治思想》(或译作《董仲舒的天人三策》)(Les trois theories politiques du Tch'ouen Ts'ieou interpretees par Tong Tchong-chou),法文著作,巴黎拉鲁斯(Ernest Leroux)出版社1932年出版
《汉籍考原》(Histoire de la Bibliographie Chinoise),署名Woo Kang,法文著作,1938年列入巴黎中国学院文库出版。
《周易大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初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重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52年、1991年重版。
《尚书大纲》,商务印书馆1941年4月初版
《中华文化学术专刊》,吴康主编,中国文化学会刊物第一种,1946年出版
《学术丛刊》,吴康主编,中华文化学院刊物之一,1947年出版
《老庄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55年2月初版,1958年、2006年重版
《宋明理学》,台湾华国出版社1955年10月初版,1962年、1977年增订再版
《黑格尔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59年9月初版,2000年11月再版
《哲学大纲》,台湾商务印书馆1959年9月初版,1992年11月再版
《锡园哲学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61年5月初版
《庄子衍义》,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初版
《柏格森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5月出版
《孔孟荀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6月初版,1987年10月重版
《康德哲学简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出版
《人文教育哲学概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出版
《邵子易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1月出版
《诸子学概要》,台湾正中书局1969年初版,1973年、1979年重版
《康德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1月初版,1991年8月重版
《哲学概论》,吴康、周世辅/合著,台湾编译馆1973年初版,正中书局发行
《西洋古代哲学史》,遗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4月出版
《吴康先生全集·补篇》,遗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1月出版
《孔子哲学思想》,香港孔教学院1991年出版
《近代西洋哲学要论》,华国出版社出版
《文学概论》
《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载于《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
《人生问题》,载于《新潮》第2卷第2号,1919年12月
《我的白话文学研究》,载于《新潮》第2卷第3号,1920年2月
《从思想改造到社会改造》,载于《新潮》第3卷第1号,1920年10月
《唯我主义》,载于《哲学》第2期,1921年8月
《对于中文旧书分类的感想》,署名吴敬轩,载于《图书馆学季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
《周代学术勃兴之原因》,署名吴敬轩,收入《中国学术讨论集》(第1集),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27年出版
《客家研究导论·序》,署名吴敬轩,希山书藏1933年11月初版。
《比较文学绪论》,载于中山大学《文史汇刊》第1卷第2期,1935年6月
《中国四十年革新之回顾》,载于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语言文学专刊》第1卷第3期,1937年6月
《老庄与道教》,载于台湾《大陆杂志》第7卷第4期,1953年8月
《南宋湘学与浙学》,载于台湾《学术季刊》4卷2期,1955年12月,后收入《宋史研究集》(第十三辑),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1年出版。
《庄子之怀疑思想》,载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七期,1956年4月
《庄子的道学》(An exposition of the Tao-theory of Chuangtze),署名Woo Kang,Proceeding of the X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ilosophy,1958年。
《阳明学述》,载于《中国哲学史论集(一)》,中华文化出版事业社1958年9月出版
《明朝上半期的理学思想》,载于台湾《学粹》第1卷第1期,1958年12月
《邵康节之先天易学》,载于台湾《革命思想》第9卷第6期,1960年12月
《孔子教育思想之完全人格君子、圣人》,载于《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集刊》第4辑,1961年11月
《墨子哲学思想述要》,载于《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集刊》第5辑,1962年11月
《孔子与春秋》,载于《孔孟月刊》第2卷第1期,1963年9月
《<白沙子研究>序》,载于《白沙学刊》(香港白沙文化教育基金会出版)第1期,1963年12月
《宋明理学思想述要》,载于台湾《学粹》第7卷第3期,1965年4月
《晚清今文经学及其代表康有为之思想》,载于台湾《孔孟学报》第11期,1966年4月
《晚清今文经学代表康有为之改制大同思想》,载于《孔孟学报》第12期,1966年9月
《陈白沙学说》,载于台湾《学园》第2卷第6期,1967年2月
《孟子哲学思想》,载于《孔孟学报》 第14期,1967年9月
《荀子哲学思想》,载于《孔孟学报》第15期,1968年4月;后收入《儒家思想研究论集》(二),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年7月出版。
《墨子哲学思想》,载于台湾《哲学年刊》第5期,1968年11月
《孟子之形上思想》,载于台湾《幼狮学志》第8卷第4期,1969年12月
《荀子论礼乐》,载于《孔孟学报》第20期,1970年9月
《荀子论王霸》,载于台湾《孔孟学报》第22期,1971年9月
《周濂溪学说研究》,载于项维新、刘福增主编《中国哲学思想论集》第四册,台湾牧童出版社1977年出版
《晚清学界之进化思想》,载于《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晚清思想》,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出版
《今文学家康有为之孔子改制学说提要》,收入《经学研究论集》,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1月出版
《诗经学大纲·诗义总论》,作为朱自清《古诗歌笺释三种》的附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
《康圣人的故事》,收入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增订本),三联书店2009年4月版
《宋代书目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