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13 18:25
男,汉族,1952年5月生,山东无棣人。1971年进入原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学习,1974年大学毕业并留校担任教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青岛海洋大学(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71年-1974年,原山东海洋学院,学习
1974年-1980年,原山东海洋学院,海洋气象专业教师
1983年-1986年,原山东海洋学院,教师
1985年评定为山东海洋学院,讲师
1986年-1992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系学习
1992年,获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博士学位
1992年-1995年,青岛海洋大学,副教授
1995年,青岛海洋大学,教授
1996年,青岛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
1994年9月-1995年5月,任物理海洋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5年5月-1996年2月,任物理海洋研究所副所长
1996年2月-1997年4月,任海洋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
1997年4月-1997年10月,任研究生教育中心副主任
1997年10月-1998年9月,任科研处处长
1998年9月-2005年7月任副校长
2005年7月6日担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
2012年2月16日增补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山东省委员会委员。
2012年2月23日增补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山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九、十届地球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国际海科委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5个学术期刊的编委或特邀编辑。
研究方向:
海洋环流动力学,近海环境质量预测机理与方法,数据同化 与融合技术。
研究成果: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和课题,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等共20余项。基于对赤道深层射流的研究,提出了不同密度水体的运输或形成所产生的局部性浮力振荡激发的波动以及关联的能量辐射和赤道波沿赤道的局部性能量辐聚是形成赤道射流的主要机制的观点。基于洋底涡旋的研究,提出洋底涡旋应遵从锋面地转动力学,且以不同 效应的重要程度,洋底涡旋的变化和迁移规律遵从5种相应的次锋面地转动力学的观点。基于热带海区波动研究,建立了热带海区波致环流动力学和波致物质输运理 论框架。基于对热带海区观测资料与模式研究,提出热带海区混沌混合和输运是热带海区物质与能量混合与输运中非可忽略分量的观点。提出了以有效位能变化研究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力与动力现象年代际变化成因。研究的途径,提出了以能量级联为主线研究渤黄东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的学术思路。并以首席科 学家的身份适时组织承担国家“973”计划“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项目。主持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环境专项调查,主持 编写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编制大纲。
基于对赤道深层射流的研究,提出了不同密度水体的运输或形成所产生的局部性浮力振荡激发的波动以及关联的能量辐射和赤道波沿赤道的局部性能量辐聚是形成赤道射流的主要机制的观点。基于洋底涡旋的研究,提出洋底涡旋应遵从锋面地转动力学,且以不同效应的重要程度,建立了热带海区波致环流动力学和波致物质输运理论框架。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和课题,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适时组织承担国家“973”计划“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项目。主持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环境专项调查,主持编写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编制大纲,指导完成了三省一市(山东、河北、辽宁和天津市)《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参与主持(副组长)编写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该计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自1992年以来,已发表论文90余篇,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其他科技成果奖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