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季

更新时间:2021-11-29 10:05

吴文季(1918.03-1966.05),男,1918年3月31日生于福建省惠安县洛阳古镇。中国著名歌唱家和作曲家,世界十大民歌之一《康定情歌》的采集者和改编者。

人物生平

吴文季从小聪慧朴实,工文能诗,热爱民间文艺。1938年夏,他刚满二十岁,为寻找抗日救国道路,毅然弃教前往武汉,几经周折考入“战干团”。1941年吴文季考取了重庆中训团音干班。1943年又考取了国立重庆青木关音乐院声乐班。在四川学习期间,他采集、整理、改编了《康定情歌》,成为唱遍中国,响誉世界的民歌。

解放后,吴文季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文工团、总政文工团工作,任研究员、歌唱组副组长等职。1952年他在北京首唱和领唱《英雄们战胜大渡河》,震动了中国乐坛。1953年12月,他因被怀疑有历史问题遣送回家乡进行劳动。

1966年5月1日,病逝于故乡惠安

创作

吴文季一生采集并整理改编民歌两百余首,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特别是他在1946年采编发表的《康定情歌》,几十年来广为传唱,家喻户晓,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民歌中最优秀的代表作。

他追求进步、光明,少年时接受“五四”思想,投笔从戎,北上抗日,在重庆、南京组织学生爱国运动。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醉心于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采集当地民歌,甚至是一片好看的树叶都要采集回来留作纪念。在学生年代,他常四处奔波采集民歌,其中有一年就采集了100多首。

他一生根据惠安风土人情,先后谱写和编导了《阿兰》、《丰收之夜》、《八级浪》、《惠女颂》等许多优秀乐曲、舞蹈,多次进京参加全国会演,成为将惠安女搬上舞台的第一人,开创了现代闽南音乐作品。

情歌

1947年,作为南京国立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的吴文季到当时的西康省康定县采集民歌,在那里收集到“溜溜调”,写成《跑马溜溜的山上》。他回到南京后,找到当时该校的江定仙教授为这首歌编配。江先生写出了钢琴伴奏,并出版了五线谱的民歌集,把《跑马溜溜的山上》改名为《康定情歌》。江先生当时还将民歌集送给了他的同学----后来享誉中外乐坛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喻宜萱,由喻宜萱演唱。《跑马溜溜的山上》从康定“溜溜调”原型脱颖而出,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妙乐曲。

上世纪70年代,《康定情歌》代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成为仅有的入选美国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的中国歌曲,并随着“旅行者二号”宇宙飞船在太空播放,赢得了“天籁之音”、“宇宙之歌”等美誉。90年代末,又作为仅有的一首中国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首最具影响力的民歌”,被誉为“中国第一情歌”。

坎坷

吴文季一生俭朴,常常穿褪色的旧军衣,抽的是当地土烟。1953年,吴文季因被有关部门怀疑有历史问题,而被遣送回老家惠安洛阳。那时,吴文季正与一姑娘热恋。回到家乡后,吴文季的身心都承受着极大的创伤。为了不连累姑娘,吴文季忍痛与她分手。从此,与中国第一情歌有着不解之缘的他终生未婚。

吴文季身处逆境,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钟爱的音乐艺术,而是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家乡的音乐舞蹈,以一个艺术家特有的敏感和一个赤子的忠诚,率先以艺术的形式,热情地讴歌了惠安妇女。他自编、自导、自己作曲的舞蹈《丰收之夜》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有史以来,惠安女第一次以历史主人的姿态登上舞台。

正如先生的墓志铭:“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为自由歌唱”。

斯人已逝,情歌不朽。

评价

他终身为爱情歌唱,却没有得到真爱。(梁衡评,出自《你怎么就是得不到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