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6 11:37
春秋时期,属邙国,西邻氓国都城(云梦)。
三国时期,属魏国。
明朝时期,属石羊乡。
清朝时期,属东路19会。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兴办团防保甲,设立乡编户6里,北部于菟乡,中部石羊乡,南部感化乡,辖区属石羊乡。
1956年,为吴铺乡。
1958年,成立吴铺公社。
1975年,更名福量兮社。
1987年,改吴铺镇。
2011年末,吴铺镇辖1个社区、23个行政村:吴铺、七吴、何店、杨店、长塘、长辛、汤店、大塘、杨坝、郑店、大李、韩信、四程、老屋、七屋、王桥、凤凰、井冈、长周、曲湖、秀才、张马、赵许、七四黄。
截至2021年10月,吴铺镇辖4个社区、10个行政村:吴铺社区、杨店社区、郑店社区、杨坝社区、英雄村、长塘村、长辛村、大塘村、韩信村、王桥村、长周村、五一村、联兴村、军港村,镇人民政府驻吴铺社区。
吴铺镇地处云梦县东部,东邻孝南区陡岗镇,南与伍洛镇相望,西接云梦城区,北与曾店镇、义堂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65平方千米。
吴铺镇地势西北高、西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七四黄村的千佛杨湾,海拔49米;最低点位于在曲湖,海拔20米。
吴铺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大旱、霜冻、雷击、暴雨、溃涝等。最严重的两次自然灾害分别是1954年的洪水灾害和1960年的大旱。1954年6、7月间,两月大雨,杨家坝、郑店、三湖沿岸一片汪洋,洪水冲毁全镇民房千余间;1960年夏,全镇大旱,农作物严重欠收。
2011年,吴铺镇有耕地面积38901亩。
2011年末,吴铺镇总人口4160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74人,城镇化率3.5%。总人口中,男性20581人,占49.5%;女性21022人,占50.5%;14岁以下6240人,占15%;15—64岁23298人,占56%;65岁以上12065人,占2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9.3‰,人口死亡率7.5‰,人口自然增长率1.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03人。
2017年末,吴铺镇常住人口为32475人。
截至2019年末,吴铺镇户籍人口为38082人。
2011年,吴铺镇完成财政总收入2005万元,比上年增长40%。
2019年,吴铺镇有工业企业189个,其中规模以上3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8个。
2011年,吴铺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5300万元。
吴铺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4820吨,其中水稻30492吨,小麦4328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9.1万头,年末存栏2.5万头,家禽年饲养量226万羽。
吴铺镇以印刷、汽配、机械加工、塑料制品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工业企业36家,职工9924人,完成税收7649万元。
2011年末,吴铺镇各类存款余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各项贷款余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31%。
2011年末,吴铺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200人,专任教师25人;小学5所,在校生1500人,专任教师12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1所,在校生705人,专任教师8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60万元,比上年增长1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5%,比上年增长了10%。
2011年末,吴铺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4个;各类图书室31个,藏书17万余册。美术、书法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21人。2011年末,数字电视用户6500户,入户率80.1%。
2011年末,吴铺镇有学校体育场4个,建身场地11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2011年末,吴铺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门诊所24个;病床112张,每千人拥有病床2.9张,固定资产总值3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6人,其中执业医师23人,执业助理医师42人,注册护士46人。2011年,24个村村民全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2011年,吴铺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8户,人数193人,支出31.5万元,月人均119元,比上年增长12%;大病救助23户,支出7.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32户,人数1316人,支出166.1万元,月人均89元,比上年增长13.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1人,抚恤事业费年支出25.3万元。敬老院2家,床位120张,收养农村五保老人98人。享受五保待遇的分散供养人员153人,年支出30.6万元。
2011年末,吴铺镇有邮政局1个,固定电话用户3200户,移动电话用户7300户。
2011年末,吴铺镇有花坛12个,绿化面积0.2万平方米。
2011年,吴铺镇有云魏、云吴2条公路过境,其中云魏公路境内长4.2千米,云吴公路境内长9千米,交通便利。村村通水泥公路。
据传清朝道光末年有吴姓人在此开店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