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光率

更新时间:2022-08-25 13:38

吸光率通常指某一单色光通过溶液或固体时因被吸收而光强度减弱的度量。核酸制品对260 nm光有最强的吸收,蛋白质制品对280 nm光有最强吸收。吸光率的定量可按照朗伯-比尔公式(Beer-Lambert equation):

术语简介

摩尔吸光率术语因吸光光度法的诞生而出现,最初称molar extinction coeffient,我国译成“克分子消光系数”。其后,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发现不是“消光”,而是“吸光”(absorption)作用,因而改称“克分子吸光系数”(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1983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分析化学部分析反应与试剂委员会明确指出:“系数”一词存在滥用的倾向,应限于在比例式中数字应用。这就是说,“系数”应无量纲,是纯数学概念;它与任何物理量无关,“克分子吸光系数”一词就因而不能成立。它的定义是:在1 cm光程()条件下1摩尔浓度的分析物的吸光度,它有量纲:dm3·mol- 1.cm- 1(现阶段也可以用L·mol- 1·cm- 1表示)。据此,删去“系数”而改称molar absorptivity。文革之后我国颁布《计量法》,明确采用国际计量制,原来的“克分子”也就改为“摩尔”,“Absorptivity”译作“吸收率”。这是就字义的广义而言,也可译作“吸光率”,这是就特定的吸光光度法而言,其中“率”是无疑义地被普遍肯定和接受的。由于我国科学工作者与时俱进思想不强,有关术语既不严谨,也不统一,更未能及时与国际接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原子吸收光谱法简称“原子吸收”而不称“原子吸光”即其一例,吸收的是“原子”?还是“光能”?

术语缺陷

摩尔吸光率是表达正确的术语,比过去的命名进步;但有其固有的缺点,测定其数值很难。众所周知,吸光度与待测显色物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这一规则旧称Beer定律,但现已不为谨严的分析工作者采用,因后经考证,发现此规律是Bourguer,不是Beer),1 mol·L- 1浓度显然不在上述的“一定范围”内,故难直接测定,须在稀浓度条件下测定,再行推算。但即使如此,仍有困难。设待测定的显色产物浓度为[MLn],其测定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率为ε,加入的显色剂浓度(过量)为L0,其在同一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率为ε0,测定光程为1 cm(所以浓度均以mol· L- 1)计,在此条件下[ M]≥[MLn](假定100%反应),[ L0]-[ nL]为剩余的显色剂浓度。

直接测定的显色体系吸光度

A= [MLn]ε+[ L0- nL]ε0 (1)

ε=A-[ L0- nL]ε0[MLn] (2)

由式(1)可知,测得的吸光度尚包括多余显色剂本身吸光度在内,由式(2)可知,求ε须先求出ε0和n,两者均与显色剂的纯度有关,n值更与显色剂的结构等因素有关。

朗伯-比尔定律

经实践证明,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 与溶液的浓度、液层的厚度以及入射光的波长等因素 有关。当保持入射光波长不变,则光吸收的程度与溶液 的浓度、液层厚度和溶液本身吸光性质等有关。这种关 系即是朗伯-比尔定律,用数学式表达如下:

式中 A——吸光度;

——入射光强度;

——透过光强度;

ε——摩尔吸光率(L·mol-1·cm-1)。它表示 在某一单色光波长下,物质浓度为1mol ·L-1,液层厚度为1cm时,该溶液的吸光度;

——物质的浓度(mol·L-1),

——液层厚度(cm)。

摩尔吸光率表明物质对某一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 力,ε值越大,表示该物质对该波长光的吸收能力越 强,吸光度测定的灵敏度就越高。因此,在进行光度分 析时,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应选择摩尔吸光率大的 待测化合物,以及选择具有最大ε值的波长作为入射光。

高吸光率材料

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 rrey)创造出了一种超级吸光且超薄的材料。这种纳米级别的材料运用了纳米纹理技术,是一种新型、超薄的石墨烯薄板(graphene sheets)。

研究人员称,他们是从飞蛾的眼睛获得的启发,创造出这种新材料的。石墨烯是一种传统的优良电子材料,具有显著的导电性和很好的机械强度,但是它对光能的吸收率不高,一般只能吸收2%~3%的光能,而新的技术可以将石墨烯的光能吸收率提升到90%。

该材料大有用处,如用这种材料可以制作太阳能电池,将其安置在室内,成为一种智能壁纸或者智能窗户;利用废弃闲置的热能或者光能。这种材料可以为很多智能设备提供能源;一些通过新型的传感器和能源发生器互联的新设备,也可以从这种材料的使用中受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