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4 11:09
“吹吹腔”又名吹腔,俗称“板凳戏”,是中国少数民族白族传统的戏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流行于大理、邓川、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白族聚居县。据老艺人回忆,能数出的剧目达三百余本。内容少数是白族的,多数是汉族的。白族戏剧家杨明1961年著文指出,源起于“弋阳腔”中的“罗罗腔”,随明初屯垦军民带来,并在大理地区生根开花得到发扬。2006年3月,云龙县的吹吹腔艺术列入了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将进一步促进白族吹吹腔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吹吹腔,源于明代洪武年间传入白族地区的中原戏曲“弋阳腔”声腔系统,吸收了白族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各种要素,经过白族艺人的发展创造,形成为一种独具白族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至清乾隆年间,发展到极盛时期。从反映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的传统剧目《血汗衫》来看,约始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1958年大理州文工团成立后,以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大本曲”和“吹吹腔”戏曲形式编写了许多新的曲目、剧目。1960年,正式将文工团定名为白剧团,吸收了一批著名民间艺人,以继承、创编演出白剧为目的。1965年创作的《红色三弦》标志大型多场次的白剧诞生。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又创作了《苍山红梅》、《望夫云》、《苍山会盟》等白剧,并进京作过汇报演出。
吹吹腔现在仍然是云龙县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在云龙所有流行吹吹腔的地区,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嫁娶,起房竖柱都常演吹吹腔。目前(截止2009年6月)全县还有大达吹吹腔剧团、三七业余吹吹腔剧团等九个业余剧团,他们为传承和弘扬白族吹吹腔艺术做出了很大贡献。
吹吹腔有南、北派之分,大理以南各县流行的为南派,以北各县流行的为北派。两派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其唱腔有30多种,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按行业分,比如鹤庆将生角唱叫生腔,旦角唱叫旦腔,净角唱叫净腔,丑唱叫丑腔等。
另一类是按人物类型和情感来分,比如云龙县将叙述性的腔调叫平腔,将风格诙谐、表现幽默含蓄感情的叫丑角腔,抒情性强的叫一字腔,强猛高亢的叫高腔,哀怨、伤感 的叫二簧跨,悲愤、哀伤的叫大哭腔等。吹吹腔以项呐伴奏, 与之相配合的有小鼓、板凳、大鼓、大钵、小钵、芒锣、大 锣、梆子等,曲版有小开门、耍龙调、哑子哭娘等20多种。唱腔属联曲体结构,大都不分板眼。唱完一句或四句后用唢呐伴奏。唱词一半以上用白话语演唱。唢呐有独立的曲牌20多种。
剧目初步调查有300多本,其中历史悠久、广为流传的有《血汗衫》、 《火烧松明楼》、《蔡雄过年》、《八郎探母》等80多个本子。剧本独具白族特色,文学性强,唱词为“三七一五”的 “山花体”,白语和汉语掺杂,讲究韵律。表演有严格的套路, 行当分工名目众多。演出时载歌载舞,感染力很强。解放前, 吹吹腔没有专业性的剧团,多为季节性和业余性的组织。
新中国建国前,吹吹腔濒于灭亡。1949年后,人民政府采取了抢救措施,与老艺人合作,搜集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也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解放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1959年,成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吹 吹腔剧团,演出过,《杜朝选》、《火烧磨房》、《三月三》等吹吹 腔剧目。1962年,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开始以大本曲唱腔为主,同时使用吹吹腔音乐,并吸收白族民间的音乐,将吹吹胜发展为白剧。
吹吹腔在表演程式上,演员注意“四功”、“五法”。唱功,丑角用小嗓,生角用本嗓,净角用粗嗓,旦角用假嗓。
吹吹腔戏的行头,一般都用蟒、靠、褶子等服装和盔头、纱帽、五绺须、杂白须等道具。财力有限的戏班,也偶借用白族服装代用的。脸谱与汉族古典戏曲脸谱相类。色彩中,以黑、白、蓝、紫等主色,无黄、绿、金银等色稍晚些使用。
白族,自称“白和”(白语:Baipho)、“白子”(Baipzix)、“白尼”(Baipyind),意思为白人,或者baip ngvp zix ho 说白语的人,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是大理国人的后裔。白族曾经是云南历史上最大的民族。
唐宋元时期云南历史上一度曾经出现过“白族化”过程。现代90%的白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大部分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兰坪、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等地亦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