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泉

更新时间:2024-07-24 21:36

周丹泉,明朝制瓷名手。字时道,江苏苏州人氏,卒年九十三。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在景德镇烧瓷,为当时制瓷名手。

人物简介

历代都仿古瓷,周丹泉是历史上制造仿古瓷的名家,他所制的仿古瓷往往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因而客商多出重金争相购买,以至千金争市,供不应求。他仿制的宋代定窑的窑器,不仅形象逼真,而且成色和质地也与定窑制品没有什么区别。他常携带自己仿制的产品到苏、杭、沪等地售给博古家,使那些善于甑别鉴赏的行家,也难以区分真伪。另外,他还非常善于烧制陶印,陶印上的纹饰古朴典雅,形象逼真,文字也很苍古。周丹泉的仿古瓷,海内闻名,他烧制的瓷窑,被后人称作为“周窑”。

人物轶事

《石斋笔谈》中载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周丹泉从金阊坐船去江右,路过 陵,去探望他的朋友唐太常。他对唐说,听说你有一个古代的定鼎,能否给我一看?唐太常拿给他,他边看边用手指量度尺寸,并将鼎纹摹下来藏起,然后把鼎还给唐太常,就分别了。别后,他到景德镇半年后回来,又去谒见唐太常,并对他说:“你家的白定炉鼎,我也得了一个。唐很奇怪,拿自己所藏的和周丹泉的比较,居然一模一样,毫无差别。自以装定鼎的器皿来放置,也俨然含缝。奇怪之余唐太常向丹泉问鼎从哪里得来的,周丹泉告诉他:不瞒你说,这只鼎是模仿你那只做的。太常非常叹服,就四十金买下,放起来以作副本,藏于家神庙。后来,淮安一个叫杜九的人到浮梁,对唐太常古定鼎梦寐以求,终于从太常的孙子那里以千金 得周丹泉的仿古定鼎。

存世作品

存世作品为“娇黄锥拱兽面纹鼎”周丹泉造款,创作于明(公元1368年-1644年)间,高16.8厘米, 口径13.3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在清末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上展示,作为明代仿瓷高手周丹泉存世的瓷鼎,已入选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精选》陶瓷卷中。

圆鼎式炉身,口沿饰双立耳,底接管状三足,足壁饰泥条。通体罩施娇黄色釉,釉质透亮,侧视微现五彩光泽。炉身前后两面划兽面纹,间饰以金钱纹和朵花,底刻“周丹泉造”四字楷款,为本院典藏刻有周丹泉款识的作品。周丹泉活跃于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善仿古瓷,能以奇木造器,同时匠心独具也能叠石造园。据说嘉靖末年,周丹泉曾仿作一件定窑鼎炉,引起收藏界的骚动。据《韵石斋笔谈》的记载,仿造之前,周丹泉先以手度者再,再以“片楮”摹花纹,烧造出来的成品竟与原作无纤毫差别。让藏家唐鹤征叹服之馀,以四十金作为代价,买下伪作,作为收藏的副本。足见周丹泉技妙入神及其影响的层面。

史籍记载

明代陈继儒《妮古录》:“吴门丹泉周子,能烧陶印。以垩土刻印文或辟邪、龟、象、连环瓦纽,皆由火范而成。色如白定,而文亦古。”

清代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定窑鼎记》:“吴门周丹泉,巧思过人,交于太常”,“一日从金阊买舟往江右,道经毗陵,晋谒太常,借阅此鼎。以手度其分寸,仍将片楮摹鼎纹,袖之,旁观者未识其故。解维以往,半载而旋,袖出一炉云:君家白定炉,我又得其一矣。唐大骇,以所藏较之,无纤毫疑义,盛以旧炉,底盖宛如辑瑞之合也。询何所自来?周云:余畴昔借观,以手度者再,盖审其大小轻重耳。实仿为之,不相欺也。太常叹服,售以四十金,蓄为副本,并藏于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