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5 13:42
周老圩位于安徽肥西紫蓬山北麓的农兴镇(现改名为紫蓬镇),建于清同治末年,占地100多亩。
淮军将领周盛波兄弟,原住肥西大柏店乡枣林岗附近的周老家郢,田地几十亩,是半耕半读的小康人家。后周盛波、周盛传发迹后,在紫蓬山下兴建了周老圩。据传,周老圩仅挖濠沟就花了三年多时间。建成周老圩子大约花了五、六年时间。周老圩是肥西淮军圩堡群中离合肥最近的一个,相距仅20公里。1870年(同治九年)建成后,周盛波、周盛传的兄弟子孙们又在周老圩附近先后修建了康湾圩子、新圩子、小圩子、杨圩子、罗坝圩子、海螺冲圩子等大小八个庄园。为镇压农民反抗,周老圩内设有地主武装团防局,圩子外面十几里内都设有哨所,远处制高点设有炮台。圩内大门内外,圩丁持枪林立,戒备森严。
周老圩共兼并了四十五万五千亩土地。主要分布在县内的永安集、烧脉岗、五十里小庙、焦婆店、南三十岗、高刘集、丰乐河、三河、新仓、上派河、花岗、董岗等十多处和庐江、宿迁、舒城的桃溪镇,芜湖、苏州、常州和天津等地。据不完全统计,仅周老圩子、康湾圩子、新圩子、海螺冲圩子和周家祠堂,每年共收租谷近四万石,折合新秤近一千万斤。老圩被名改为农兴中学。
周老圩子里就有四百五十多间房屋,都是徽派风格的豪华建筑,花园、假山、亭池点缀其间。各圩子外还建有更楼、哨所、花房、作坊、长工屋、仓房数百间。周老圩内住周氏三门:南头门朝南,住的是周盛传(即周老五)。中间是周老六(即周盛春)的院子。周盛波(即周老四)住北头,长子家谦住周老圩北头,次子周家麟住周草圩,第四子家颐,住周新圩;五子家咸,住周新圩。中间和北头两家大院都是门朝东。周老圩内三家大院,每家都有五进大院,五路到底的浑青瓦房,全部房子都是浮雕、透雕装饰,描龙画凤点缀,还有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壁画。每年过节或婚丧要事,就大开中门,从重兵把守的大门进去,直到祖先堂楼,道道门上张灯结彩,走廊悬挂皇帝诰命、圣旨和“北海老农”、 “功德无量”、“乐善好施”、“衣食父母”、“恩泽浩荡”、“五世同堂”等匾额。祖先堂里挂着周盛波、周盛传的画像。另外,在圩子外还修建三座占地近百亩的大花园,由专人培育奇花异草。圩内房中摆设则是珍宝玉器,各色古玩,中堂字画。周家谦房里曾收藏着宋代苏东坡、包拯和清代何绍基的书法手迹。
周老圩子以外的八个圩子,分别住周盛传、周盛波的其它弟兄和子孙。周盛华死后,妻子伊氏生子二:长子周家宽、次子周家德由周盛传抚养成人,后来叔父们替他们选择了山清水秀的康湾圩建筑住宅。
可惜的是,这些古迹今多不存。周老圩仅有周家公子读书处的小院一所,院内曲水流觞,荷池小桥,错落有致。书斋宽敞高大,斗拱飞檐,旧貌依然。
周盛传财产丰富:土地收入稻谷约两万石,是佃农耕种,每年向他交租(每石稻一百七十斤),另外在本省大的市县,开设当铺、钱庄(今之银行)、油坊、机米厂和市房等等(芜湖的十里长街)外,独资开办山东枣庄煤矿,经济收入大于田产。两项收入超过其它淮军将领家产几倍。偌大财产的来源,除来自微薄的俸禄,大部是得了横财。据说太平军到江苏的镇江、无锡一带,已溃不成军,部分首领所掳的金银约有五百缸,埋藏在一个庙内。周盛传图谋私吞金银,使用周姓的子弟兵营,夜间进庙,杀死全部和尚,挖出金银归他自有,给子弟的军官们各分一部分。据乡里老人们说,合肥至周老圩这一段路,原来不是大路,就是为了运输这笔金银才整修的。当时的运输工具是用马骡和独轮手推车推,陆续搬运约有一个月。
在各地设当铺
周老圩在合肥(金城钱庄)、庐江、天津等地都设有钱庄。从1875年(光绪元年)开始,陆续在周老圩、丰乐河、三河、吴山庙、上派河、庐江大黎山及金牛、南京、芜湖、苏州、上海、山东峄县、天津、江苏宿迁、海州、合肥西门,舒城桃溪等地设了当铺。这十几处当铺大都是全典当铺(即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当)。周老圩当铺,每天都接当几十里内外的衣物家具。有的贫苦农民等了三四天,还挨不到当铺高过人头的柜台。每年冬春两季,每天都有近百人把衣物用具当在周老圩当铺里,每年赎回的则不到十分之一。周老圩当铺每年赚钱在数万枚大洋以上。据周氏后裔周本湘提供关于他家祖父在江苏海州开的一个当铺的情况说:那个当铺是全典当铺,除了接受一般物品外,还经营珠宝玉器、字画古玩、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的典当业务,每年所获超过周老圩内一个当铺十倍以上。
周老圩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大都为官为宦。除周盛波、周盛传外,周盛传的儿子周子昂曾经是清光绪年间的南京道道台,他曾在圩子外建立一座“光宗学校”,规定只收周家族人子弟入学。周子昂的儿子周行湜,外号周二胖子,曾做过合肥县地主武装二区联防会会长。周盛波的大儿子周家谦,字录陔,是清朝举人,内阁中书。周家谦经常向农民宣扬孔孟之道,他作诗、作对联,书写中堂,叫人拿到街上去卖钱,以此“济贫”。他有句诗:“欲图江色不上笔,但听松声自得仙”。周家谦的儿子周行原,字颂膴,是清朝副榜举人,当过京议员。周家谦的孙子周孝敦,字艮峰,当过国民党合肥县西一镇区区长,兼西一镇区团防局团总。周家谦的侄子周君器当过国民党合肥县参议员,兼团防局大队长。周盛波的重孙周鼎炎,外号三瘪嘴,曾担任团防局队长。周盛波的侄孙周行藩,字东平,曾当过花岗、董岗、新仓一带团防局团总。
慈禧太后曾钦赐周家“五世同堂”匾额。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周盛波的重孙周自柔。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也曾送匾额给周老圩。光绪年间朝廷某部唐尚书也把女儿唐香英嫁给周盛波的二儿子,外号叫唐二娘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周老圩家族与当时的安徽督军陈调元、王揖唐、马联甲等过从甚密,辛亥革命后合肥县第一任县长李眉庵与周家谦书信往来,诗文相赠较频繁。周家谦曾写信给段祺瑞保荐亲属段翰生,后来段翰生官至蓟榆镇守使的高位。周盛波重孙周鼎炎的岳父高海峰曾任国民党武汉三镇的军政重要官员。
自从1900年(光绪廿六年)以后,这家封建官僚地主,开始向官僚资本家过渡。他们先后在淮南和山东枣庄、峄县开煤矿;在江苏盐城地区办盐场;在上海设立中心煤炭公司;在南京花牌街、太平路、新街口开办商店和饭馆;在芜湖购买了一条街道,扩建后号称十里长街,出租房产。另外,在庐江、合肥以及许多集镇建了酒厂、油坊、卷烟厂等多种手工业作坊。周老圩经营工矿企业和商业的资本是相当大的,仅南京太平路上大华饭店的不动资产就有一百多万元。它们的收入也远远超过地租,光芜湖市十里长街的市房租金,每月就可收银元两大笆斗。 1911年辛亥革命后,周盛波、周盛传的子孙们纷纷走出周老圩,到江苏、山东、上海、南京、天津等地直接监督或经营管理工矿企业。
在周老圩里当差的,保姆、奶妈、粗细活佣人、针线娘、厨师、茶童、丫环、使女、更夫、轿夫、木工等夫役约有三百人。常姨太一人就要十一二个佣人、丫环来服侍。周亚宾一人就用四、五个丫环。周家挥金如土,令人吃惊。周子昂带孙姨太去杭州游山玩水,花去数以万计的银两,又拍电报给上海中心煤炭公司经理张仲渠,令张立即汇款给他。张没及时汇去,周即到上海骂张,要十万元花用。另外,周子昂因李鸿章的儿子请他吃了一顿饭,为了答谢,一张嘴就把芜湖十里长街相送了。国民党将领卫立煌到周老圩作客时,宰牛杀鸡,肉山酒海,大摆“八八席”,点心、水果、馄饨、烧卖,五扣八碟下酒菜,还有头道二道下饭菜,整整吃了大半天,花去上千元。周子昂死后,花了上万两银子治理送葬品和随葬品,甚至连十里长的哭丧队都要花钱雇来。周家小姐出嫁,陪嫁嫁妆都是双份,从吃穿用一直陪送到棺材。
周老圩旧居是清代淮军将领周盛波、周盛传、周胜华兄弟所建造的八个圩子之一,此圩是他们兄弟发迹后于1870年建造,圩内原有各类建筑近400间,由于年代久远及历史原因大部分被破坏-,仅剩周家公子读书亭院,及北面一排已改造过的旧房。读书小亭翘檐雕刻、宽敞高大,院内河池小桥曲水流觞,优雅别致。后排小房雕梁画栋,旧貌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