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9 17:50
味蕾:味觉感受器,主要位于舌上。每个味蕾都是由一组味觉细胞组成的梨形结构,属于化学感受器。分布在舌头表面上的接受味觉的感受器,能辨别滋味。味觉感受器。由味觉细胞和支持细胞所组成的卵圆形小体。主要分布于轮廓、菌状和叶状乳头中,软腭、会厌和咽的上皮内也有少量存在。味蕾顶端有一小孔,称味孔,与口腔相通。当溶解的食物进入小孔时,味觉细胞受刺激而兴奋,经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分布于舌乳头、软腭、会厌及咽部粘膜上皮内,呈卵圆形,顶端有味孔,由味细胞和支柱细胞组成,能感觉甜、苦、酸、咸等味觉刺激。
味蕾内的上皮性细胞,有60~100个。光镜下分为支持细胞和味觉细胞两种类型;电镜下分为Ⅰ型细胞、Ⅱ型细胞、Ⅲ型细胞和Ⅳ型细胞4种类型。
味觉感受器向大脑相应区域传递味觉信息的神经。味觉神经元的末梢缠绕在味蕾中每个感味细胞的周围,它的轴突形成几束,最终将冲动传送到大脑。
味蕾指轮廓乳头、叶状乳头、菌状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黏膜上皮的味觉感受器,具有感受酸甜苦咸等味觉的功能。成人约有3000个,青年时期最多,到老年则减少;味阈值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味觉敏感度随之下降。味蕾呈卵圆形小体主要分布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少数散在于软腭会厌及咽等部上皮内。光镜下,味蕾由三种细胞构成,长梭形的暗细胞、明细胞和锥体形的基细胞。电镜下,暗细胞和明细胞游离面都有微绒毛伸入味蕾顶端的味孔,胞质基底部可含有突触小泡样颗粒,其基底面与味觉神经末梢形成突触。基细胞属未分化细胞,首先分化为暗细胞,再成熟为明细胞,其寿命为10~12d。
味蕾是味觉的感受器,分布于舌乳头、腭、咽等处的上皮内,以轮廓乳头上最多。味蕾由三种细胞所组成:
(1)味细胞,为梭形的感受上皮细胞,核为椭圆形,顶部有毛,每个味蕾中有味细胞4-20个,味觉神经末梢即分布于味细胞的底部。
(2)支持细胞,居味细胞之间,比味细胞大。
(3)基细胞,锥形,位于味蕾的基部。味蕾呈卵形小体,顶端有一小孔,开口于上皮表面,称味孔。当溶解的食物进入小孔时,味觉细胞受刺激而兴奋,经味觉神经传入大脑而产生味觉。
味觉神经主要包括面神经的鼓索支、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的舌支。味觉神经之间彼此相互交叉。舌前部的味蕾主要由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同时还接受三叉神经支配。叶状乳头的味蕾主要由舌咽神经支配,尚有一部分是由面神经和舌咽神经共同支配。轮廓乳头的味蕾主要由舌咽神经支配,而靠近中线处的味蕾则由三叉神经支配。软腭部的味蕾由面神经的硬腭支支配,而喉部的味蕾由迷走神经支配。
味蕾是味觉感受器,其主要功能是感受味觉。其中菌状乳头的味蕾主要感受甜、咸味,叶状乳头的味蕾主要感受酸味,而轮廓乳头、软腭及会厌等处的味蕾主要感受苦味。
味觉神经的损伤或缺失:味觉神经损伤或缺失后,味蕾的味觉神经元失去神经刺激传导,可能会对味觉产生影响。双侧鼓索神经切除后的短期行为学观察发现,仓鼠对蔗糖和盐的味觉敏感性明显发生改变,而长期行为学观察其变化并不大,推测可能存在一种负反馈作用机制而非味觉神经的直接支配作用。
Yasumatsu等对盐敏感性神经元的研究发现,失神经后再生的盐不敏感性神经纤维在盐敏感性神经纤维之前获得应答,但神经纤维并不经历敏感性混杂或衰减的过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