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7 16:15
和平村旧址,全称为“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镇远和平村工作队”旧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阳镇和平街150号,占地面积约6422平方米。
和平村旧址原是晚清时期镇远总兵署的衙门。
民国初年,和平村旧址改建为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
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成立于湖南常德盐关,主要关押中国南方战场上俘获的日军俘虏,后迁至湖南辰溪。同年12月,迁至镇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民国三十年(1941年),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由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后改组为文化工作委员会)管辖,由郭沫若、阳翰笙、冯乃超等进步人士和共产党的文化工作者负责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通过其中的中共特别支部指导各方面的工作。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秋,文化工作委员会内的中共特别支部派康天顺(后更名康大川)来镇远日俘所工作。康曾留学日本,以中校主任管理员的公开职务管教日俘,开展反战宣传。在中共统一战线政策和优待敌军俘虏政策感召下,在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支持和协助下,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分盟负责人鹿地亘夫妇开展动员和组织工作,使部分有觉悟的日军俘虏志愿组成“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工作队”,前后发展盟员150多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1月,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迁往重庆巴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撤销。
和平村旧址院中原有办公楼、礼堂、医务室、监禁室、哑子室、米库、厨房及监视塔等单体建筑14栋。20世纪70、80年代,除原高大围墙基本保存完好外,其余大部分建筑已遭拆毁。
1986年8月,根据康大川及原反战同盟和平村工作队队长谷川敏三的共同回忆,重建砖木结构的双层单檐悬山顶办公楼及大门内两侧墙根的哑子室和米库两栋单檐单坡悬山顶平房,共计建筑面积约336平方米。同时加修加固土墙的斜撑式保尖四个。
2002年,复建礼堂,形成现有规模。
2009年12月,和平村旧址面向全国免费开放。
2015年,和平村旧址进行了恢复提升工作,进一步还原和平村原貌,重点对和平村内的朱宗熹办公室、女俘室等场所进行原貌恢复,并扩展修建占地约96平方米的陈列布展。
和平村旧址全称为“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镇远和平村工作队”旧址。旧址坐南朝北,原是晚清时期镇远总兵署的衙门。旧址大院平面呈方形,通面阔83.4米,进深约77米,墙高约8米,占地面积约6422平方米,其中建筑物的面积约1508平方米,正门临街,主体建筑两栋二层青砖小楼,由前院和后院组成,设有办公楼、礼堂、岗楼、卫兵室、禁闭室、厨房、水井亭等建筑。砖木结构的双层单檐悬山顶办公楼及大门内两侧墙根的哑子室和米库两栋单檐单坡悬山顶平房,共计建筑面积约336平方米。
前院
前院两侧坐北朝南的两栋单坡层檐砖木结构平房为哨兵室、米库等。办公楼系一楼一底共7间砖木混合结构建筑,设有办公室、会客室、职员室和反战同盟训练班、研究班、新生班、女俘住宿等。办公楼后面是大礼堂,上层主要是已改造好的反战同盟盟员的卧室。
后院
后院有一栋清代戏楼形式的砖瓦顶木结构建筑,前面有一宽大舞台,供集会讲演、文艺演出使用,舞台左右有耳房,台下两侧各有两层厢楼,当时将厢楼楼上楼下用木板分别隔成若干个房间,房间里安上木床作为俘虏住宿、学习的空间。室外院中有俘虏们自己挖掘的水井,自己开辟的蔬菜地,有日本式浴室浴槽,另设有病房、厨房、医务室、食堂、岗楼、哨所等建筑物。
和平村旧址文物遗存有反战同盟盟员20世纪80年代回访时赠送的日文书籍、字画、影像资料及木雕观音像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观赏价值。
文化活动
曾任“和平村”工作队队长的长谷川敏三于1982年、1985年、1987年三次率部分反战盟员访华团重访镇远,并且带上他们的亲属,以亲身经历揭露日军侵华罪行,也为了教育他们的后人长期从事日中友好事业。同时也证明了中日两国人民都是日军侵华的受害者。
和平村旧址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日本俘虏收容所,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奋起抗战并最终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见证物。
2006年5月,和平村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3月,和平村旧址成为贵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5年8月13日,和平村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和平村旧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阳镇和平街150号。
自驾: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和平村旧址,路程约1.2千米,用时约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