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5 12:25
《和谐社会笔记》是2005年3月1日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邓伟志。本书主要针对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族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十六届四中会会《决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心向往之,问题是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邓伟志,出生于1938年,安徽箫县人。1960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华东局政治研究室、中国大百科全书上海分社从事理论研究。现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市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
曾到100余家工厂劳动,并到家过2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50多个乡镇社会调查。著有《我的家庭观》、《我的社会观》、《邓伟志杂文集》等20余部书。多次赴欧、美、日、澳讲学。
一、概论
和谐社会十二条
论“和谐社会”
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的要点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的代数学
二、调整阶层关系,缩小贫富差距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穷与富
有没有“弱势群体”的争论可以休矣
土地所有制仍是农民问题的牛鼻子
取消农业税的历史意义
要善待乞丐
三、社会保障体系是和谐社会的起码保障
继续推时社会保障事业
慈善与和谐社会
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邓小平的“两手抓”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五、发达的社会事业是和谐社会的载体
上海市社会事业发展的一条思路
教育社会学的前沿问题
科技与文化合璧的战略透视
关于社会风险预警机制的思考
六、密如蛛网是社会组织是和谐社会的脉络
中国社团发展的八大趋势
学会的发展大有空间
七、文化认同是和谐社会的灵魂
简论民族精神
论货币对社会的二重性
提倡一个“善”字
爱民与和谐
八、和谐社会应当是公民社会
加强对政治文明的研究
构建一个可亲、可信、可靠的电子政府框架
从社会学角度看政法文化的建设与培育
“组合竞选”的四层面改造
政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
九、宜人的自然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弘扬环境伦理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