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图书馆

更新时间:2024-05-08 16:19

和顺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图书馆中藏书万余册,其中尤以许多古籍最为珍贵。

历史沿革

20世纪初,和顺旅日旅缅华侨和知识分子受孙中山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顺回国青年与乡中进步人士共同发起,于1905年成立了传播先进思想和革新活动的“咸新社”。1924年又相继成立了“和顺崇新会” 和 “和顺阅书报社”。为进一步开发民智,唤起民众,经在外华侨鼎力资助,1928年,崇新会将“阅书报社”扩建为图书馆,并采用美国“杜伟十进制分类法”对馆藏图书进行编目管理,将馆址也迁移至“咸新社”内(即现在的馆址),本乡举人张砺先生书写“和顺图书馆”匾额悬挂。

1938年,在建馆十周年之际,建成一幢五开间中西合璧式主馆屋和中门一座,并举行了隆重的馆庆。编成《和顺图书馆十周年纪念刊》一册,国内外名人学者胡适、王云五、熊庆来、龚自知、李根源、李曰垓、周钟岳等题诗、题词。其中有张天放先生题的“和顺图书馆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艾思奇亦从延安远道寄来信件及中共领袖像以示关怀。海外友人如万慧法师、杨采侯、朱伟明等寄来热情颂诗,都载入纪念刊内。

1942年至1944年腾冲沦陷期间,和顺图书馆因乡人及时疏散图书,没有受到较大损失。在1944年7月攻城阶段,和顺图书馆成了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总司令霍揆彰在此指挥攻城战斗。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为本馆题赠匾额。

1988年,举行建馆六十周年庆典,旅缅瓦城和顺联谊会赠送“文化泉源”大匾,国内名人学者钱伟长、顾廷龙、周谷城、楚图南、李希泌等题词祝贺。

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9月,被中国侨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3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藏资源

和顺图书馆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建于1928年,是和顺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而捐资创办的乡村图书馆。全馆占地面积5577.34平方米,现有藏书11万余册,分设古籍、民国、现代三个书库,典藏文献较为丰富。

文化活动

从2011年起,每年中央及地方财政补助免费开放资金20万元,用于公共图书馆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及读者服务工作。和顺图书馆通过定期举办培训、展览、讲座等活动,不断拓展服务方式及内容,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例如: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都大力推广宣传阅读活动;每个寒暑假定期开办青少年英语、书法、绘画、乐器等兴趣培训班;节假日举办各类书画、摄影展等活动。

历史文化

主词条:和顺图书馆旧址

和顺图书馆被誉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9月,被中国侨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3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作交流

自2012年以来和顺图书馆分别与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保山学院等多家单位进行了资源共享、数字建设、培训服务、学术交流等深层次的合作,与美国、澳大利亚、匈牙利、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学者进行过交流互动,进一步拓展了乡村图书馆的发展空间。

获得荣誉

2023年12月28日,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