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7 13:50
咨议局是清朝末年立宪运动中,于1909年9月于各省成立的省级民意机构,咨议局议员选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意代表选举。
在预备立宪的准备方案中,提及要成立咨议局及资政院,作为未来议会政治的准备。在1908年发布的《资政院奏拟定资政院院章折》中,除了指出为了立宪要先设立中央的民意机构资政院之外,并提及“各省亦应有采取舆轮之所,卑其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并为资政院储才之阶。”是为咨议局成立的根据。1908年7月再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规定了咨议局选举的方式,并要求各省于一年内成立。
中国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10月19日上谕筹设。次年7月22日颁布咨议局章程及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后,各省着手选举。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摄政王载沣命各省根据《咨议局章程》设立咨议局。
至1909年9月,全国除新疆外各省都设立了具有地方议会形式的咨议局。并于10月14日同时召开第一次常年会。1910年10月3日又召开第二次常年会。
清末制定的关于省级议事机构咨议局的组织权限和活动原则的法规。该法规公布于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二十四日(1908年7月22日),共十二章、六十二条。其主要内容有:
广东咨议局旧址位于中山三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现仅存主楼及石桥、荷花池。
广东咨议局成立的第一年,议员们在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审核政府参政收支等方面,积极参政,提议案,论改革。但当一个涉及政府财政收入和部分议员个人利益的禁赌议案被抬上桌面时,清政府设置咨议局的虚伪性便暴露出来。事实上,仅仅活动了两年,广东咨议局便陷入瘫痪状态。清政府成立咨议局的初衷,只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因此对咨议局的职权范围有所钳制。表面上,规定咨议局可以议决本省“应兴应革”“预决算”“税法及公债”“义务之增加”“权利之存废”“单行章程细则之增删修改”“公断和解自治会之争议”“收受陈请建议”等11件事项,但是却把各项议事主持、采纳和裁夺权归在督抚。造成咨议局实际上的有名无实,它只是在清政府地方行政长官严密监控下的点缀门面的机关。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政府的覆亡,咨议局的活动退出了历史舞台。
咨议局的整体结构很别致,3500平方米的规模,坐北向南,自南至北有中式大门(已毁),石砌荷池拱桥,主楼仿西方古罗马式的议会大楼形式,主楼两层,前圆后方,大厅屋顶为半球形,大门口入口在1948年改建为罗马式的4条大圆柱,气势轩昂。
原本,在主楼的东西两侧,有稍矮一些的附楼两座,后来被毁,只有主楼留存至今。
1909年9月,广东咨议局成立。咨议局选举议员94名。咨议局主要活动为由督抚召集会议,并提交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审核政府财政收支等各种议案。
从1909至1911年间,广东咨议局召开常年会和临时会各两次,先后提出议案147件,其中弹劾案37件,工商议案18件,教育议案9件,社会治安和狱治议案15件,其他68件。1910年1月24日,广州将军增祺等人,奏陈将咨议局围墙外旗房,向西迁移。1910年—1911年间,广东咨议局副议长丘逢甲和古应芬、邹鲁等议员发起禁赌运动,以禁赌整治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他们与苏大阔等庇赌议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获得了胜利,在社会上激起了很大的反响。
1911年11月8日,广东咨议局主持召开了满汉八旗以及绅商各界代表大会,讨论广东独立问题。9日,广东各界代表聚集咨议局,庄严宣布广东脱离清政府独立,成立都督府。广东和平光复。1911年12月,通过选举成立临时省议会,议员名额120名,并颁布了《临时省议会选举法》,临时省议会的办公地设在广东咨议局旧址。
1913年,临时省议会改组成正式议会。
1917年8月25日,随孙中山先生南下的议员以国会非常会议名义在广东咨议局旧址开会,制定军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统率海陆军并行使行政权,陆荣廷、唐继尧为元帅。
1918年10月,非常国会在广东咨议局旧址召开会议,以第一任大总统任期届满为由,改组军政府,废大元帅制,设总裁制。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职,离粤赴沪。非常国会选出岑春煊、陆荣廷、唐继尧、孙中山、林葆怿、伍廷芳、唐绍仪七人为总裁。
1921年4月7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东咨议局旧址开会,出席议员222人。会上由议员丁象谦动议,废除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授予北伐全权,并通过了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东咨议局旧址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
1925年10月至1927年1月间,广东咨议局旧址被用作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在地。毛泽东在这里代理中央宣传部部长和主办《政治周报》,国共两党的许多知名人士如周恩来、刘少奇、何香凝、谭延闿等曾在此工作或活动过。
1926年初,由李富春主持的国民党政治讲习班在广东咨议局旧址的附属建筑物内开办。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咨议局旧址召开,大会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对国民党的右派分子进行了制裁,并选举了36名中央执行委员和24名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其中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林伯渠等17人。1926年5月,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东咨议局旧址召开,这次大会选出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三届执委35名、候补执委17名,选举苏兆征为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刘少奇为秘书长。1926年9月,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何香凝在广东咨议局旧址的附属建筑物内开办妇女运动讲习所。1926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暨各省区代表联席会议在此召开。
1927年,国民党中央北迁后,广东咨议局旧址成为了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所在地。1927年12月11日,参加广州起义的第四军教导团攻占了广东咨议局旧址。
1999年7月,广东咨议局旧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7月,广东咨议局旧址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广东咨议局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