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反射

更新时间:2024-01-22 14:30

咳嗽属于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呼吸道内有病理性分泌物(最常见的是痰液),或一不小心(尤其是小孩)有异物进入呼吸道内(较常见是吃饭不慎,米粒落入气管),就会引发机体的反射反应,并通过咳嗽将它们排出。

咳嗽的机制

其实,咳嗽看起来“简单”,无非“咳”一下,但它涉及人体许多的部位和器官。首先,在我们的人脑中有一个特殊的部位称为延脑,它处于小脑的下方,属于脑干的一部分。在延脑中有一群神经细胞,并由它们组成一个“咳嗽中枢”,也就是说这个中枢是控制人体咳嗽的“司令部”,它们的任务是接受与“加工分析”各种可引起咳嗽的刺激,然后再向有关的神经发出“信号”,并由这些神经将信号(或冲动)传到有关肌肉及有关器官(如下述的声门等),后者再协调一致地作出咳嗽反应。

那么有关咳嗽的神经是哪些呢?它们多是与呼吸道黏膜有关的神经,如医生们所说的“迷走神经”、“舌咽神经”、“三叉神经”等,这些神经的任务是将刺激传入到咳嗽中枢。还有一些有关咳嗽的神经是“喉下神经”、“膈神经”以及“脊神经”,它们的分工职责是接受呼吸中枢的“命令”,将冲动传到可以引起咳嗽的部位或肌肉,如咽肌、声门、膈肌、呼吸肌等,并由这些肌肉或部位的协调动作导致咳嗽的发生。上述的这种过程医生们称为“咳嗽反射”。

具体说来,咳嗽的全过程是这样的:短促的吸气,接着声门立即关闭,同时膈肌下降,继而呼吸肌和膈肌快速收缩,使肺内压急骤增高,然后声门突然张开,肺内高压空气喷射而出,并冲击狭窄的声门裂隙,爆发出特别的音响,这就是咳嗽。正因为咳嗽时有高压气体喷射而出,因此可以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如不慎落入的米粒)一起排出。

疾病状态下的咳嗽反射

在病理情况下,多数的咳嗽不能随意控制。但是人体的大脑皮层也能影响咳嗽的发生,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随意控制或产生咳嗽,最常见的是咳嗽时胸痛或腹痛的患者,他们为了避免疼痛会主动地抑制咳嗽。

有些疾病的咳嗽还有一定节律,如“单声微咳”多见于喉炎、气管炎、早期肺结核患者以及吸烟者,还有的人虽无疾患,但也不时轻咳一声,这叫“习惯性咳嗽”,也属于“单声微咳”的范畴。

还有一种颇令人揪心的咳嗽是“痉挛性咳嗽”,这是一种阵发的、剧烈的、难于控制的咳嗽,多见于小儿的百日咳、异物吸入、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内膜结核以及支气管肿瘤等。至于长期的慢性咳嗽更多地是由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如所谓的“老慢支”(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