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4 00:35
哈大高速铁路(Harbin-Dalian High-speed Railway)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与辽宁省大连市的高速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是我国高寒地区客流量最大、最繁忙、运行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2004年,中国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经中国国务院审议通过,拟建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
2007年8月23日,哈大高速铁路开工建设。
2010年12月28日,哈大高速铁路铺轨完成。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3年12月1日,哈大高速铁路哈尔滨至沈阳段并入京哈高速铁路,沈阳至大连段又称沈大高速铁路。
2019年12月10日起,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大高速铁路沿线车站实行电子客票服务。
哈大高速铁路北起哈尔滨市,向南依次经过松原(扶余)、长春、四平、铁岭、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南至大连,线路纵贯中国东北三省。
哈大高速铁路主要运营具备高抗寒雪、抗风沙以及抗雷电等特性的高速动车组列车,能够经受零下40℃到零上40℃的巨大温差;针对性采取冷凝水防护结构优化,对列车管路系统采用冷凝水处理技术以及在车体外加设防护高标准等级电器零部件的措施;其中和谐号CRH2G型与CRH5G型电力动车组构造速度250千米/小时,和谐号CRH380BG型电力动车组构造速度350千米/小时。
哈大高速铁路是中国国内首条高寒地带客运专线,采用防开裂的双向预应力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动车组经由的道岔设置融雪设施,牵引供电系统设接触网融冰装置,防灾监控系统设雪灾监控子系统;路基冻结深度范围内填筑非冻胀性填料;路基高度小于季节冻深地段设置降水设施;低路堤地段设置防冻胀护道;地下排水设施出水口采用防冻胀设计;路基间排水采取轨道板底座内设置钢管外排设计。
哈大高速铁路两侧都安装有摄像头监控系统,线路两侧100米范围内每隔两三千米设置一个实时监控探头,监控线路周边列车运行、行人通过、异物入侵等突发状况;列车行车调度信息传输采用无线传输方式,行车运行调度指令在5秒钟内就能送达运行列车的司机控制系统中。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初期运营实行冬季和夏季两张列车运行图,列车分别按200千米/小时和300千米/小时速度行驶,同时实行与两个速度等级相应的票价。
2015年12月1日,哈大高速铁路全线实行冬夏相同列车运行图,列车全年按300千米/小时速度运营。
截至2018年12月1日,哈大高速铁路每天开行动车组增加到109对,日均提供客座席位14万个。
2013年全年,哈大高铁日均发送旅客8.8万人次。
2014年全年,哈大高铁日均发送旅客10.7万人次,其中,暑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13.3万人次。
2015年全年,哈大高铁日均发送旅客14.7万人次,其中,暑运期间运送旅客约149万人次,同比增长18万人次。
2016年全年,哈大高铁日均发送旅客23.9万人次,其中,暑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22万人次;截至2016年12月1日,哈大高速铁路累计运送旅客达1.4亿人次。
2017年5月1日,当天发送旅客41.6万人次,创下开通运营以来单日发送旅客的新纪录,暑运期间日均发送20.7万人次。截至2017年12月1日,哈大高速铁路累计运送旅客突破3亿人次。5年来,哈大高铁累计开行动车组列车33万列,安全运送旅客突破3亿人次,相当于东北三省每人3次乘坐哈大高铁动车组列车出行。
2018年暑运,哈大高铁日均旅客发送量20.9万人次。
2022年10月7日,哈大高铁发送旅客20.8万人,创下当年单日发送旅客最高纪录。截至202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铁路累计运送旅客达6.7亿人次。
哈大高速铁路处于天寒地冻的东三省片区,需要面对防冻胀路基、接触网融冰和道岔融雪三大技术难题。
● 伊通河特大桥
伊通河特大桥是哈大高速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57.9821千米,为全线最长桥梁;桥体共有1772个墩台和12处连续梁;大桥被设计成矩形空心桥台,其桥墩采用圆端形墩,整座桥均按地震烈度七度设计。
哈大高速铁路不仅极大缩短中国东三省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为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而且能释放东北地区铁路货运能力,沈大线每年可增加货运能力1150万吨,京哈线沈阳至哈尔滨区段每年可增加货运能力1000万吨,极大缓解哈大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紧张局面。截至2017年12月1日,哈大高速铁路累计安全开行动车组列车33万趟,成功应对102场风雪考验,彰显了中国高铁的非凡实力;以哈大高速铁路为南北主轴的东北铁路网,通过与秦沈客专衔接,融入中国高铁路网,形成以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为中心2小时经济圈、各主要城市到北京4至6小时经济圈,为东北的振兴发展注入生机活力。(新华社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