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5 16:00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12月12日,是国内重点高校设立的第一个“核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是国内最早设置核专业的高校之一。1959年“哈军工”成立了核动力装置专业,专业任务为中国培养核动力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的专门人才。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College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核学院)前身是“哈军工”的原子能专业和核动力装置专业,1958年开始招生。为了培养核动力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运营与管理等专门人才,2005年12月12日成立核学院,确立了“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型、高水平”发展思路。
学院拥有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核动力安全与仿真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核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科技部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工信部核动力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防科工局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防科工局“核动力技术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黑龙江省核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省辐射技术高校实验室、黑龙江省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重点实验室。目前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在我国核工程类专业中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学院现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拥有核动力安全与仿真“111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核科学与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核科学与技术”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是我国核科学与技术领域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核科学与技术领域基础性与创新性研究的重要基地。
◆国内最早设置核专业的高校之一(创建于1958年);
◆国内重点高校设立的第一个“核学院”(成立于2005年);
◆具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
◆拥有国内高校核学科中首个且唯一的“111工程”创新引智基地;
◆拥有国内高校中首个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级核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是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之一;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我国核工程类专业第一个接受工程教育认证的试点专业。
长期的教学科研过程中,学院汇聚与培养了一批知名的核动力专家和优秀的年轻学者,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的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全职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60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2%。现有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41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学术大师2人,国内外知名学者15人,兼职(客座)教授25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龙江学者”3人。学院现有各类学生1339人,其中本科生950人,硕士研究生221人,博士研究生103人,留学生65人。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18人,硕士研究生244人、博士研究生91人,留学生18人。学院研究生就业率99%,毕业生中80%以上在我国核能开发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和管理工作,许多人已是我国核科技发展的领军人才或科技骨干,为我国核动力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对我国核动力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学院已培养毕业生3900余人,其中本科生3200余人,研究生700余人;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学院秉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按照“宽视野、厚基础、能力强、素质优”的要求,努力培养“思想品质好,辨识能力强、掌握核科学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学校设立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陈赓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奖学金,提供国家助学贷款等。学院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设立有中国核动力奖学金、中国核动力助学金、核聚变奖学金、武汉719所、杜泽教授奖学金等多项奖励措施,最高单项奖学金10000元/年。
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的能源政策,到2020年,我国预计新建核电机组容量8000万千瓦,每年需求1500名左右核专业人才。核电事业的发展将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优良的择业机遇,近五年核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供不应求,年薪较其它工科专业高出1~2倍。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等单位下属研究院、设计院和运营公司以及各高等院校,以上单位多处于省会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学院学生近三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左右。
奖励措施(研究生)
学院设立有研究生专项奖学金和各种社会设立的奖学金项目,如中国核动力奖学金、中国核动力助学金、核聚变奖学金、武汉719研究所奖学金、杜泽教授奖学金等多项奖励措施。学院能够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究与生活条件。
核工程与核技术
培养“思想品质好、辨识能力强、掌握核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核工程领域的工程师与合格专业人才,胜任未来核工程职业工作或者研究生继续深造。(1)能够运用核工程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核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具有从事核动力装置与设备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能力。(3)具备良好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和跨职能团队中工作。(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核安全文化与环保意识,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自我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原子核物理基础、核反应堆物理、核辐射测量与防护、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两相流、反应堆结构与材料、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核动力装置与设备、可靠性工程、核工程检测技术、核动力安全概论等。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理化及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知识,具备核化学与核化工专业知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知识,能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及相近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持续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道德素质与责任感、良好的创新精神及宽泛国际视野且身心健康的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门人才。
该专业2010年被正式批准成为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之一。采用“3+1”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学生有3年在校进行基础理论学习,累计1年时间到国内主要的核燃料循环企业及相关科研(设计)院所等单位进行实习、实验及毕业设计等,以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到上述单位参加工作,也可以考取本校“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学科硕士研究生,在本科“3+1”培养模式基础上继续进行“1+1”模式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原子核物理基础、化工流体与流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化工原理、核燃料循环化学工艺学、核化工机械与材料、核化工过程建模与仿真等。
建院以来,学院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0余项,合同总额3.5亿元。在数值反应堆、实验快堆仿真系统、核安全与运行支持技术、海洋条件反应堆热工水力特性研究、华龙一号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特性研究、反应堆材料辐照损伤研究、乏燃料后处理工艺系统仿真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省部级一等奖5项
▲省部级二、三等奖20余项
共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被EI检索760篇、SCI检索19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授权50项,软件获得著作权登记50项。
学院具有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研究合作平台。与美国田纳西大学、密西根大学、德克萨斯A&M大学、法国国立南特矿业学院、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与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冈山大学、丹麦技术大学、挪威能源技术研究院IFE等达成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的协议,为学生提供出国学术交流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条件。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合作,在学院设立“CPR4032国际合作项目”,共同实施IAEA-CAEA核能教育项目,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培养核专业人才。在英国劳氏基金会支持下,与美国田纳西大学、英国OPEN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共同创建“中美英三国核安全研究中心”。学院每年选派资助10~20名研究生到国外合作院校开展联合研究或者联合培养;每年全额资助20~30名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每人都具有参加国际会议与出国参加联合研究或者联合培养的机会。
学院坚持“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型、高水平”的办院思路,已与美国密歇根大学核工程系、德克萨斯A&M大学核工程系、田纳西大学核工程系、日本京都大学能源学院、法国国立南特矿业学院、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同位素分离系、国际原子能机构、OECD Halden项目等核能领域国际著名学校与机构达成合作研究、互换研究生的协议,能够给学生提供出国学术交流、攻读学位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条件。
交流形式(研究生)
1.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2.硕士研究生出国短期学术交流;
3.法国国立南特矿业学院双学位合作项目
2011年10月,学院与法国国立南特高等矿业学院签署了双学位合作协议,联合培养核专业研究生。硕士第一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第二年起在南特矿业学院学习,参加英文授课的课程并以英文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学业完成后,达到毕业及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条件,获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学硕士和南特矿业学院科技硕士学位。
4.台湾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合作项目
2015年12月,学院与台湾清华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合作备忘录,共同培养优秀硕士生。学生分别满足哈尔滨工程大学及台湾清华大学硕士学位授予要求,可获得两校分别颁发的硕士学位。
5.资助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
(截止2020.02.17):
院长
夏虹,女,汉族,籍贯浙江绍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反应堆工程和反应堆安全专业硕士、哈尔滨工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动力装置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处长,2015年7月起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核动力装置控制与测试、核动力安全与仿真。
教学经历:承担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理论课程授课和论文指导工作,经历过高校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实践,具有多年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
社会兼职:现任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核学会理事长;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审稿专家、原子能科学技术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主要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和EI收录70余篇,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4部。
获得奖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得黑龙江省第八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奖励,多次获得校优秀主讲教师奖奖励。
主要荣誉:2007年当选黑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2010年被哈尔滨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2015年被黑龙江省妇联授予“省巾帼建功标兵”;2017年被哈尔滨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标兵。
分管工作: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学院的财务管理工作。
党委书记
谭思超,男,197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兼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哈尔滨工程大学人力资源处处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哈尔滨工程大学人力资源处处长兼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处处长兼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2019年12月起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方向: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核动力装置与设备,核动力系统海洋条件适应性,先进激光诊断技术,核安全分析,微小型核动力技术等。
教学经历:主讲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其中《核反应堆工程》入选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线课程重点建设项目,《Nuclear Reactor Engineering》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学术兼职:《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编委、军委装备发展部专业组成员、热能动力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先进核能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果: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EI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
主要荣誉: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4年入选黑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2018年入选青年龙江学者支持计划,获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9年入选国家级人才、荣获第十四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
分管工作: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负责学院的人事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学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学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学院的安全管理等工作。
党委副书记
田凯,男,汉族,1972年4月生,籍贯河北昌黎,1989年就读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业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历任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科技办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2015年7月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研究方向:电气工程、控制理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
社会兼职:黑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
主要成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4部。
获得奖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多次获得校优秀主讲教师奖奖励。
分管工作:负责学院的学生工作;学院的宣传工作;学院的校友工作;学院的工会等工作。
行政副院长
田瑞峰,男,汉族,1975年7月出生,籍贯山东省费县。1997年参加工作。哈尔滨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反应堆工程,核动力装置性能。
教学经历: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核电培训员工主讲《核动力汽轮机》,《流体力学》,《流体机械》,《核动力装置泵与阀门》,《热力设备动力学》,《数值传热学》,《汽轮机原理》,《900MW压水堆核电站系统与设备(下)》,《热力发电厂与汽轮机原理》等课程。
社会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MEASUREMENTSCIENCE&TECHNOLOGY、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评审专家。
学术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项,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分管工作:负责牵头制定、落实学院发展规划;牵头落实学院学科、专业条件建设工作;学院的公有用房管理工作;学院本科实验教学中心的运行管理等工作。
教学副院长
高璞珍,女,汉族,辽宁鞍山人,籍贯山东省海阳县。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参加工作。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哈尔滨工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2001年去法国Grenoble的INPG大学LEGI实验室,进行微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2002年-2003年去香港理工大学进行火灾安全工程合作研究。2012年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核动力装置热工水力、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
教学经历:承担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理论课程授课和论文指导工作,经历过高校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实践。
社会兼职:现任中国核学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原子能科学技术》审稿专家,《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alSciences》、《AnnalsofNuclearEnergy》、《NuclearEngineeringandDesign》、《ProgressinNuclearEnergy》等期刊评阅人。核动力热工水力、运行与安全国际会议(NUTHOS)技术委员会成员,《InternationalJournalofNuclearSafetyandSimulation(IJNS)》编委。
主要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50余篇。出版教材1部。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
获得奖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多次获得校优秀主讲教师奖。
主要荣誉:获得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省高等学校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分管工作:负责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
科研副院长
彭敏俊,男,汉族,1968年4月生,籍贯云南省曲靖市。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参加工作。哈尔滨工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任核动力仿真研究中心副主任,2014年任教育部核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2015年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学术成果:长期从事核安全与仿真、核动力装置性能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主编了《船舶核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热力分析》、《核能动力装置设计与优化原理》等3部教材。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50余篇。
社会兼职:现任中国核学会反应堆运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船用核动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科普咨询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国际核能和谐发展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ISSNP)委员,《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编委。
主要荣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黑龙江省第八届青年科技奖,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二届“兴海人才”奖,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哈尔滨市第二届学术界领军人才,黑龙江省优秀硕士导师团队带头人。
分管工作:负责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学院的保密等工作。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机构
截至2023年2月,学院博士生导师名单及部分导师资料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张志俭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创建并领导核动力仿真研究中心,2001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
研究方向:核动力仿真技术,核动力安全可靠性
在研课题:1.主持国家核能开发专项科研--数字化反应堆关键技术研究,经费1781万;2.主持国家核电重大专项共性技术课题--核电站在线风险监测与评价技术,经费2947万;3.主持国防科研专项科研课题--核动力系统仿真技术研究,经费5000万元;以及其它多项科研。
主要成果: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论文100多篇,SCI、EI检索50多篇。
学术兼职: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学科评议组成员;2.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3.中国核学会核动力分会和核安全分会副理事长;4.“863”“先进核能与安全”专家;5.《核动力工程》编委。
阎昌琪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核反应堆热工水力
主要成果:获多项部级科技进步奖。著作有:《核反应堆工程原理》、《气液两相流》、《核反应堆安全传热》、《核电专业英语》、《动力工程专业英语》、《反应堆结构与材料》等。
学术兼职:教育部核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船用核动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夏虹
(见学院领导)
孙中宁
男,工学博士,“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反应堆热工水力,反应堆严重事故缓解技术,强化换热技术
主要成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专项等在内的40余项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项,出版国防重点教材1部。
高璞珍
(见学院领导)
彭敏俊
(见学院领导)
曹欣荣
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核反应堆物理计算方法与仿真,核安全分析及反应堆严重事故仿真
主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主编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核反应堆物理基础》,发表论文60余篇。
学术兼职: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物理学会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专业委员会委员。
谭思超
(见学院领导)
田瑞峰
(见学院领导)
张智刚
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反应堆热工水力、核安全与仿真
在研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核能开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启动经费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
主讲课程:《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等。
主要成果:在反应堆堆芯严重事故,快堆钠火事故,系统仿真,液态碱金属传热基础物性等热工流体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被SCI、EI检索;软件著作权登记多项;
学术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多个期刊审稿人。
丁铭
男,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核动力装置热工水力、核反应堆物理
主要成果: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黑龙江省归国人员科学基金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
教学情况:主讲《先进核动力反应堆》,《核动力热工水力分析》。
核专业研究生遍布核工业的研究、设计、生产单位及国家部委和海军等相关管理部门。许多人已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或技术管理者,在我国核能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核学院的人才培养在国内享有盛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涉核研究所、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等单位下属研究院、设计院和运营公司以及各高等院校,以上单位多处于省会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
就业单位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国家核电软件技术中心、国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海阳核电、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3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