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振气鸣乐器

更新时间:2023-01-07 20:58

刚洞,是藏族、蒙古族、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又称冈令、扎令。“冈”意为腿,“洞” 意为号,“令”意为笛。汉族称法号、喇嘛号、短角铜号、银腿号、叫鬼号。流行于西藏、 内蒙古、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河北等省区。

乐器简介

刚洞,藏语又称冈林、扎令,汉族称法号、喇嘛号,从古代角类乐器演化而来,为藏传佛教法器之一。管体多为铜制,也有银制的。外形与大牛角相似,是名副其实的腿形号角。规格不一,多由3节组成。西藏拉萨市一寺院中的刚洞,全长45厘米,管体上细下粗,略呈弯曲状,下端喇叭口呈椭圆形。管身装饰精美,外表镂刻出各种图案纹饰,近喇叭口一端镂龙头凸纹或天神头像,还镶有玛瑙或松耳石。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刚洞,用赤铜片制成,全长42厘米,管体外表镶有银饰,下端设有银环,系以黄色绸布为饰。

历史:

历史久远,是从古代角类乐器衍化而来的,为佛教寺院法器之一。在藏传佛教寺院中一直 沿用至今。

形制结构:

管体多为铜制,也有银制或骨制的。形制不同,规格不一。铜或银制的刚洞,是名符其实的 腿形号角,外形与大牛角相似,由三节组成。西藏拉萨市一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刚洞,管体全长45厘米,上节长15.5厘米、上端管口为吹口,口径2.5厘米,中节长11.5厘米, 下节长18厘米,整个管体上细下粗,略呈弯曲状,下端喇叭口呈椭圆形,长径8.5厘米、短 径5.8厘米,管身装饰精美,外表镂刻出各种图案纹饰,近喇叭口一端镂龙头凸纹(图) 或天神头像,还镶有玛瑙或松耳石;骨制的冈令,是名符其实的腿骨笛。据民族音乐学家田 联韬先生《藏 族传统乐器》载:“据说多用处女(或因生育而死的年轻产妇)的胫骨制成,其尺寸大小不一 ,一般长30厘米左右,吹口一端为骨的横切面,号口一端为骨节粗大处,开气孔二个,号管 上不设按音孔,镶有铜(或银)环,镂刻精美图案。”

演奏方法

演奏时,用左手或右手竖执管体上端,气流从吹口进入而发音。无固定音高。铜制刚洞,发 呜呜音,音色粗犷,音量甚大,常同时使用两支吹奏,先轮流吹奏,后再一起合奏,其乐有 召神之意。主要用于喇嘛寺院诵经音乐、羌姆表演和宗教仪式等场合,是藏传佛教大型寺院常用的宗教乐器;骨制冈令,发音纤细,音色较暗,常用单支吹奏。主要用于喇嘛诵念“觉 ”(jio)经、举行天葬仪式或游方僧单独从事宗教活动等场合。 演奏

用手竖执管体上端,气流从吹口进入而发音,无固定音高。铜制刚洞发呜呜音,音色粗犷,音量甚大。常同时使用两支吹奏,先轮流独奏,后再一起合奏,其乐有召神之意。主要用于喇嘛寺院诵经音乐、羌姆表演和宗教仪式等场合,是藏传佛教大型寺院常用的宗教乐器。

现存状况:

在河北省保定、徐水、定县、涞水等地,也使用铜制刚洞,用于“南乐会”演奏中,当地称 喇嘛号或“海椎子”。从名称上也可看出与藏传佛教音乐有着关系。形制较短小,全长38厘 米 ,上节为锥形管身,上端设有号嘴,下节管身弯曲似角,其上有龙头雕饰。演奏时,将上节 管身穿入下节管内约二分之一处,使管长缩短为30厘米,由一手执管体,喇叭口朝上,多为 两支一起吹奏。主要用于乐曲的起、止或高潮中,一般不吹曲调,只配合曲调奏四、五度跳 进或自由吹奏长音,可加强曲调或渲染乐曲的气氛。在涞水县南义安村“南乐会”中,则用 刚洞咔戏。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两支形制完全一样的铜制刚洞,管身 赤铜制作,三节组成 。全长45厘米,上节长16厘米、吹口直径2.6厘米、嘴深1厘米、孔径0.8厘米,中 节长15.5厘米,下节长13.5厘米,下端管口(龙口),呈长方形,长4.8厘米、宽4厘米, 整节镂龙头凸纹雕饰。在管身上端、中腰和下端皆镶有银饰,龙口下面设有银环,系以黄色 丝穗或绸布为饰。这两支刚洞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