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2 01:32
《唐代举子科考生活研究》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图书。
《唐代举子科考生活研究》内容简介:时代变化和读书人的命运休戚相关。隋代创立的科举制度,在唐初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唐高祖时,偏重任用关陇集团人士;太宗时,虽然也拔擢山东微族和江南士族进入权力核心,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宰相并不是单纯靠其文学才华而得到任用的。高宗、武周朝,为了打压关陇集团,开始加大科举取士的力度,尤其是武则天时代,科举取士逐渐成为官吏选拔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宰相职务也日渐为科举进士所把持,文人士子获得了更大的政治空间。
刘琴丽,女,1972年生,四川省邻水县人。1990年至1994年,在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1994年至1998年,在四川省邻水县复盛、丰禾中学任教。1998年至2001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学习,获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7年,任教于湘潭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年至2009年,进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曾出版学术专著《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一书,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动机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社会背景分析
第四节 研究取向、资料及方法的运用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经济生活
第一节 唐代举子的科考消费
第二节 唐代士子应举与家庭经济
第三节 唐代举子科考旅费来源探析
小结
第二章 科考旅寓生活
——以食、住、行为中心
第一节 旅途的食生活
第二节 旅途住宿状况
第三节 旅途的行生活
第四节 唐代举子在京城长安的寓居生活
——以住宿为中心
第五节 唐代的客死举子
小结
第三章 社会交往
第一节 唐代举子的社交群体
——以进士所撰墓志为中心
第二节 唐代举子的社交路径
——以科考为中心
第三节 空间与交际:唐代举子的社交场域
小结
第四章 家庭生活
——以科考为中心
第一节 科考背景下唐代举子与父母兄姊的关系
第二节 唐代举子的夫妻关系
第三节 随行童仆与举子科考
第四节 中晚唐进士的婚姻缔结状况
第五节 唐代举子与家人的信息沟通
小结
第五章 精神生活
第一节 唐代举子的佛教信仰
第二节 唐代举子的道教信仰
第三节 唐代举子的方术信仰
第四节 唐代举子的神灵信仰
小结:唐代举子精神信仰混杂的原因
结语
一 旅寓漂泊、旅途奔波的生活状态
二 经济忧虑程度普遍高于宋、明、清举子
三 极端重视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四 带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精神信仰
附录 由科举仕进看中晚唐河北藩镇的地域文化
一 河北士人的科举追求
二 河北士人的科举仕进概况
三 河北士人追求科举仕进的背景分析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马克思曾有一段至理名言:“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如果用这两个字来形容唐代举子对于功名的追逐,可以说毫不为过。为了功成名就,唐代举子并不能像后代举子那样,只要寒窗苦读就可以实现梦想。盛唐以来的举子(主要是应进士举者)们在勤学苦读的同时,还需要四处干谒、行卷,并在人际关系上作积极的经营,才可能梦想成真。通过大量史料,我们能够隐隐看到科举造成社会流动的背后,举子们的不安心理。这种不安来源于经济、家庭和科考的压力,情感的焦虑,以及落第后就业出路的狭窄。可以说,在外求学应考的举子们(应进士举者最为突出)要科举及第,极为不易,他们很多人备经生活的历练和磨难。尽管求取功名的道路充满艰辛,但是仍然不能阻挡他们追逐功名的脚步。
在感叹完唐代举子追逐功名的艰辛和坚韧态度时,回想现实,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会面临多多少少的艰辛。写作这本专著,我有两点明显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