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幽州城

更新时间:2022-04-07 18:09

《旧唐书·地理志二》幽州蓟县条下称:“自晋至隋,幽州刺史皆以蓟为治所。”实际上,自东汉即如此,东汉初年朱浮为幽州刺史治蓟城,东汉末年刘虞为幽州牧亦治蓟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分割幽州东部的渔阳、玉田、三河等三县另置蓟州(治今天津蓟县),后世蓟的名称逐渐用来专称今天津蓟县地区,原来的幽州蓟城大多称幽州城,一般不再专称蓟。

唐代

唐代幽州城的规模,《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云:“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据此,唐幽州城周长三十二里,约合今23里(每唐里约合今0.72里),是一座南北略长,东西略窄的长方形城市。根据已发现的唐人墓志铭文和鲁琪先生的研究,兹考述唐幽州城郭四至如下。

东垣

1951年在北京东交民巷御河桥发现唐元和三年(808年)任紫宸墓志,记述其墓的方位在幽州城东北七里(约合今5.04里)有余。1956年在北京永定门外安乐林又发现唐建中二年(781年)姚子昂墓志,记述其墓方位在幽州城东南六里(约合今4.32里)。这两块墓志铭文分别从东北、东南方向记述唐幽州城的方位,距离接近。从御河桥和安乐林分别向西南、西北方向推进大约6里和5里,正是今北京宣武区菜市口一带。菜市口偏西路南有烂缦胡同,旧称烂面胡同,深受研究北京地方史学者注意。清人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云:“京师二月淘沟,秽气触人,烂面胡同尤甚,深广各二丈,开时不通车马。此地在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东,唐碑称寺在燕城东南隅,疑为幽州节度使城之故壕也。”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认为:“此地有唐时故壕,说宜近是,”同意赵吉士的看法。烂缦胡同以西是今北京法源寺,亦即唐悯忠寺。《日下旧闻考》卷六十《城市·外城西城二》载唐景福元年(892年)《重藏舍利记》云:“大燕城内,地东南隅,有悯忠寺,门临康衢。”据同书所记,悯忠寺之东原有智泉寺,后改称延寿寺,今已无存。烂缦胡同既是唐幽州城东城壕,今法源寺又位处唐幽州城东南隅,那么唐幽州城的东垣当在今烂缦胡同和法源寺之间的南北一线。

又,《光绪顺天府志·京师志十五·水道》“横桥沟”条载:“横桥沟,在西直门内东里半,俗呼臭沟。又南迳马市桥,又南迳宣武门西里许,入于护城河……明时呼西河。”清代又称西沟。大明壕这条西河(沟)经今新文化街、受水河胡同、头发胡同西口南流,入于城壕。周肇祥《辽金京城考》称此大明壕(西河)与烂缦胡同南北相直,“唐时当同为东面之壕也”,①然按之实地,西河(沟)与烂缦胡同东西相距甚远,并非一线。周氏所论,似属不当。

西垣

前节已述白云观以西土城台即西晋幽州蓟城亦即唐幽州城的西北隅,故由此土城遗址向南经小红庙村之南北一线,即为唐幽州城的西垣。1974年在广安门外甘石桥北的北京钢厂院内发现唐大中九年(855年)侯氏墓志,记述其墓方位在幽州城西三里。北京钢厂东西广3.5里,侯氏墓志出土于院西南隅,据此唐幽州城西垣当在院内东侧,此亦正在白云观西土城台与小红庙村之南北一线上。故此,唐幽州城西垣在今白云观土城台至小红庙村之南北一线确定无疑。又,由广安门外莲花池(古西湖)东流的莲花河(古洗马沟)在甘石桥突然折而南流,且河道顺直,正在前述西垣西侧一线,此应即唐幽州城的西城壕。

南垣

1952年在北京城南部陶然亭公园以西的姚家井发现唐信州刺史薛氏墓,其方位虽无铭文记载,但根据墓葬应在城外的原则推测,唐幽州城的南城垣应在姚家井以北的东西一线。在姚家井西北三里白纸坊西以北有崇效胡同,原有崇孝寺,据明《顺天府志》卷七引《元一统志》载:“崇孝寺……按《幽州土地记》则有唐初年置。里俗相沿,则谓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幽帅彭城太师刘公济舍宅为寺。传说各异。以前殿梁板及后殿左幢文考之,则刘庄武公济贞元五年(789年)舍宅作寺为是。”崇孝寺既然原为唐幽州节度使刘济私宅,则必在城内。故此,唐幽州城的南城垣当在姚家井与崇效胡同之间寻之。有学者认为今白纸坊东西大街一线当是唐幽州城南垣。但是,若以白纸坊大街当之,则复原后的城址东西宽、南北窄,殊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记载不符。依笔者之见,唐幽州城南垣应在白纸坊东大街以南、姚家井以北的里人街一线。如此,则复原的幽州城南北6里(约合唐8.3里)、东西5.5里(约合唐7.6里),且城周长23里(约合唐32里),比较接近史籍记载。

北垣

唐幽州城北城垣的情况比较复杂。

1972年在北京西四羊肉胡同出土唐贞元六年(790年)任希墓志,记述其墓方位在幽州城北五里。①这一发现对判断唐幽州城北城垣的位置十分重要。唐五里约合今3.6里,由此可以推测唐幽州城的北城垣在羊肉胡同以南3.6里左右的东西一线。从西四羊肉胡同向南4.5里(约合唐6.2里)是宣武门内大街头发胡同一线。头发胡同是一条东西方向街道,地势比周围显然凸起,当即旧城垣遗址。头发胡同以北数十米有受水河胡同与之平行,原称臭水河,本是一条明沟,早已成平地。受水河当即城壕遗址。从头发胡同向西,经白云观北,正可与土城台古城垣北端相接。故此,唐幽州城的北城垣当即在头发胡同、白云观西土城台之东西一线。受水河胡同即唐幽州城之北城壕。

但是,这还不是问题的最后的答案。

地理位置

1929年在位于今北京西城区二龙路的教育部院内发现过唐咸亨元年(670年)仵钦墓志,记述其墓方位在幽州城东北五里②。《光绪顺天府志·金石志二·历代上》又载:“康熙辛酉(1681年),西安门内有中官治宅掘地,误发古墓……志题曰:大唐故濮阳卞氏墓志。志文曰:贞元十(五)年,岁次己卯(799年)……卒于幽州蓟县蓟北坊。以其年权窆于幽州幽都东北五里礼贤乡之平原。”《旧唐书·地理志》载:“幽州幽都县,管郭下西界,与蓟分理。建中二年(781年)取罗城内废燕州廨署,置幽都县,在府北一里。”同书“燕州”条又载,燕州乃原隋辽西郡,寄治营州(治今辽宁朝阳)。武德六年(623年)自营州南迁,寄治于幽州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移治于幽州北桃谷山。据此,贞元中幽都县即在幽州城内,所谓幽都县东北五里,亦即幽州城东北五里。

这两块墓志给判断唐幽州城的北城垣方位带来困难。因为它们记载的方位,里数相同,但实际出土地点却相距很远。对此,我们必须做出合理的解释,才能彻底解决唐幽州城北城垣的方位问题。

历史记载

今北京宣武区下斜街东有老墙根胡同,为东西走向。三十年代时,此处尚有古城遗址。张江裁《燕京访古录》云:“宣武门外老墙根有半截废城一段,长一丈八尺,高九尺。城砖坚固,石基如新,平嵌一石……上刻隶书‘通天’二大横字,左刻‘辽开泰元年’五字,右刻‘北门’二字,均隶书。考此处为辽时内城东北隅也。”震钧《天咫偶闻》则推测这里是辽南京的北垣。其实,将老墙根作为辽南京通天门遗址,肯定是后世好事者的伪作。这从“城砖坚固,石基如新”的描述和对门额的描述中都可看出明显的伪造痕迹。但是,老墙根虽非辽南京通天门,其是一处古城址却真实无疑。今老墙根胡同仍地势突出,街南地势明显低下,显示出其历史上曾是城垣基址的遗貌。从老墙根向北推4.2里(约合唐5.8里),正是西城区二龙路一带,与仵钦墓志记载基本相符。

历史变化

据此推测,唐幽州城的北城垣可能曾有改动。咸亨元年(675年)时北城垣在白云观西土城台至老墙根,成一西北至东南的斜线,故在二龙路教育部院内发现的仵氏墓志称在幽州城东北五里。至迟在贞元六年(790年),幽州城北城垣已改为白云观西土城台至头发胡同一线。故在西安门发现的贞元十五年(799年)卞氏墓志和在西四羊肉胡同发现的贞元六年(790年)任氏墓志,亦称在幽州城东北五里或北五里。这次改筑,北城垣的西端没有变化,只是东端向北移动,东西取直,原来北城垣的东段就作为老墙而遗留在幽州城中。

现状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唐幽州城的东城垣在今北京宣武区烂缦胡同与法源寺之间的南北一线,西城垣在白云观西土城台至小红庙村之南北一线,南城垣在今北京宣武区姚家井以北的里人街东西一线,北城垣原在白云观西土城台至老墙根一线,后改至土城台至头发胡同一线。(见图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