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6 08:53
唐立民(1924年6月7日—2013年1月16日),男,祖籍广东省中山县(现为珠海市),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固体力学家、力学教育家,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24年6月7日,唐立民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
1942年9月,考入天津工商学院(现河北大学)土木系。
1946年7月,毕业后在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任教。
1948年8月,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
1949年,获密歇根大学土木系结构力学硕士学位。
1950年,获数学系数理统计硕士学位。
1951年1月,回国,在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计划局重工业计划处任职。
1952年9月,先后调至上海航务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
1953年,开始执教于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
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1957年,晋升为副教授,与钱令希院士领导创建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时为大连工学院数理力学系)。
1962年至1977年,任大连工学院数理力学系副主任。
1977年,晋升为教授。
1977年至1986年,任大连工学院工程力学系主任、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文化大革命”后大连工学院第一届党委委员。
1981年,被评为计算力学学科首批博士生导师。
1986年,任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工程力学系名誉系主任。
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1999年有效院士候选人名单(土木、水力与建筑工程学部)。
2013年1月16日,在大连逝世,享年89周岁。
20世纪50年代末,唐立民提出的平面多连域问题和空间问题的复变函数方法,解决了当时弹性力学领域中的经典难题,对于克服弹性理论的复变函数方法发展中的障碍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60年代初,电子计算机技术飞跃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力学、数学研究方法,唐立民不失时机地开展了相应学科的研究,积极推动在中国建立计算力学新学科。他提出的离散算子、特别是多变量拟协调有限元方法在该领域内有较大的影响。尽管它的研究受到了中国国内计算机设备的限制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但是拟协调元的提出仍比欧美部分有限元学者开展的“假设应变”(AssumedStrain)方法早了5年多,且比老的方法更加系统和完整。原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卞学璜曾在一系列文章中引用,并纳入高年级研究生的授课内容,其章节题目为“大连工学院唐立民教授提出的拟协调元”。
部分主要论著:
唐立民多次被全国性学术会议特邀报告,并应邀参加1980年12月在巴黎举行的“第二次国际工程中数值方法学术会议”及1981年4月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杂交和混合法学术讨论会”,论文在会上宣读论并被收入二个国际会议的文集。
唐立民提出了拟协调元方法,“交感和拟协调元有限分析”这项成果,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世纪70年代时,唐立民为原机械部、航空部分别举办了学习班,培养了一批最早运用有限元法的科技人员。
唐立民与钱令希教授等一起创办了大连工学院力学专业,培养了大批力学工作者。他培养的研究生和助手中,已有晋升为教授、副教授、大专院校教研室主任、副主任等一批科学技术上的骨干力量。他的学生有陈万吉教授、胡平教授、刘迎曦教授等。
唐立民始终强调教师一定要搞科研、搞科研的教师一定要从事教学工作;主张一定要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他强调创新,对年轻教师科研教学、对学生的论文,他积极灌输这一思想,认为科学研究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他善于吸收西方先进国家的教学方式方法,主张通过“小锅饭”“seminar”让教师更加关心学生,使学生尽快成长成才。1983年,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全面关心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一文,是他多年来教学工作的总结。
1980年,唐立民在大连电台对青年的谈话中就明确地提出应以爱国主义教育入手,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期间,大连理工大学思想品德教育开始列入教学计划,他便应校、系负责学生工作同志的要求,多次举办思想品德讲座,结合个人经历和中国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他多年来为师生、社会做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报告和讲座数十次,包括传达政协会议,做思想政治工作报告等。
针对部分青年学生音乐欣赏水平较低,1982年唐立民进行了一次音乐欣赏讲座,从家里拿来舒伯特、肖邦、贝多芬等音乐家的名作,不仅讲述了如何欣赏名曲,还介绍肖邦的爱国之情和贝多芬怎样与命运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
唐立民的父亲唐溥,字季桐,曾任开滦矿务局工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秦皇岛港务局副总工程师,曾作为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他对唐立民的成长影响很深。
唐立民在青少年时,从家庭以及老师,周围的工人、市民身上得到的最大感受就是国家危亡的耻辱和民族的不屈精神。1937年,他在天津读书时曾参加自发的抗日活动。留美期间,他又进一步感受到由于国家不富强而受到的种种岐视。在美国,他就参加了进步组织“中国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并是密歇根大学的负责人。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毅然返回祖国,回国后,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
唐立民辞别美国密西根大学、已经登上回国的船上,还有人递上一封信,让他留在美国。“回国这一决定我至今不后悔,因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为祖国富强做出贡献。我在读小学时,‘9.18’事变爆发,老师站在讲台上流着眼泪诉说着祖国被日本人侵占的事情,我那时读小学二年级,虽然不知道外国人占据祖国领土意味着什么,但从老师悲伤表情里我知道,祖国被列强侵略是国家的耻辱,我们要把侵略者赶出去。”
“我家周围被日本、法国等国的营盘包围着,我在14岁的时候,就跟着我的表兄自发地参加了抗日活动;到美国读硕士后,我接触到学校里的中共地下党员,受他们的影响,我参加了有地下党员参加的进步组织——‘中国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并成为这个组织在密西根大学的负责人。”因为这一革命举动,唐立民参加工作的时间定为1949年6月,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离退休干部。
早年:唐立民青少年时就读于天津南开初中和北京育英高中,良好的中学教育,培养了他在数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广泛兴趣。大学期间,唐立民不仅学习专业,还是工商学院管弦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兼队长。
晚年:唐立民教授晚年生活非常充实,他仍旧涉猎广博,文学、艺术、音乐都有较高的修养,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喜好读史书,85岁高龄时仍专心研读《中国现代史》,他爱好书法、每天用2小时看各类中外文报纸、了解时事、不“落伍”;他一直坚持打太极拳,据说,校园里教太极拳的老师最初就是唐教授请来的。
唐立民同志为九三学社大连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大连理工大学功勋教师,中国国内外著名的固体力学专家与教育家,中国最早研究和推广有限元方法的学者之一。他为人正直,谦逊稳重,乐观坚强,坦诚淳朴;他诲人不怠,提携后辈,桃李芬芳,勤勉敬业,廉洁奉公;他沉潜为学,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唐立民先生的一生是奋斗拼搏的一生,是为党和国家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九三学社大连市委评)
唐立民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大连日报》评)
唐立民所提出的方法解决了力学领域的多个难题,为该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连理工大学评)
唐立民不但是位著名力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他和他这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有一种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对青年学生的培养,他不仅在业务上严格要求他们,而且对其思想和身心健康亦十分关心。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开展社会活动,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钻研党的文件。他密切联系群众,平易近人,负责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积极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他一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从不滥用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
唐立民教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在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忠于党的事业,关心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兼任的社会工作也十分热忱,为统战工作和科学技术活动不辞辛苦,为在中国国内推广有限元法和计算力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教授简介》编委会评)
2011年6月29日,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在校科技园会议厅为唐立民先生举办了八十八华诞祝寿会。祝寿会上程耿东院士和钟万勰院士先后致辞回顾了唐先生的研究历程,对他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给予了高度赞扬。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部长张洪武教授和工程力学系主任李刚教授分别代表运载学部师生和力学系师生向唐先生赠送了生日礼物。祝寿仪式后召开了拟协调元方法研讨会来继承和发扬唐先生这一原创科研成果。整个研讨会安排了四场学术报告来探讨拟协调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