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2 12:36
唢呐艺术(永城吹打),流传于重庆市綦江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永城民间吹打创立于明朝,至今已传艺十八代人,有三百多年历史。
刘家乐班是明朝时期湖北孝感犀牛坪的刘义文创立的,当时仅有6个人。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乐班第七代传人刘继梳举家迁往四川,唢呐和锣鼓家什也被带到万盛。时光荏苒,乐班第十三代传人由万盛迁居紧邻的綦江,从此衍发出永城吹打乐,闹红了綦江、万盛、江津等地。
永城吹打演奏乐器主要有叽呐子、三台、二台、头台、莽台、大台、特台七种唢呐,还有川钹、堂鼓、大鼓、竹节鼓、苏镲、铰子、钩锣、荡锣、小马锣,以及哨子、马鸣器等。乐班吹打以唢呐见长,通常由7种不同大小型号自制的唢呐组成,按高中低音逐级递减,从小到大依次是海笛、三台、二台、头台、莽台、大台、特台。最小的海笛杆长仅15厘米,喇叭口径10厘米,音色明亮,穿透力特别强;最大的一支低音唢呐杆长180厘米,口直径80厘米,是低音谱表下加一线的F,音色浑厚圆润,富有磁性。唢呐组合音域宽,力度厚,高中低音齐全,声区配搭得当,韵律和谐,声音洪亮,震撼力强。
永城吹打的代表作品有:《哥哥送亲》《闹新娘》《吊丧》《懒蛇上坡》《焰灯蛾》等。
传承价值
永城吹打其中的大台(大唢呐)和特台(倍低音唢呐),对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中管乐声部低音表现、音域拓宽、色彩丰富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迪作用。
传承状况
永城吹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其演奏者多以务农为生,许多人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削弱了传统乐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许多技艺高超的艺人年事已高,后继人才十分匮乏。永城吹打至此已处于濒危境地,亟待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刘道荣,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唢呐艺术(永城吹打),申报地区为重庆市綦江区。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重庆市綦江区文化馆获得“唢呐艺术(永城吹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12年,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名单,綦江区永城小学校获得“唢呐艺术(永城吹打)”传承教育基地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唢呐艺术(永城吹打)项目保护单位重庆市綦江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活动
2011年,参加第一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
2012年,参加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博会演出和表演。
2017年,永城吹打参加第二届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在闭幕音乐会汇报演出,并代表文化部赴三亚、琼海、澄迈三地巡演。
荣誉表彰
1992年,永城吹打代表四川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演奏的《阳雀报春》获国家文化部、广电部颁发的“繁荣奖”,人民日报刊登了乐班演出剧照。
1992年5月,永城民间吹打参加重庆市首届民间吹打比赛,其曲目《野秧歌》获一等奖。
电视作品
1988年,重庆电视台特邀永城吹打拍摄了《綦河春《重庆人》《社会了望》三部电视片对外播放。
1992年,西部12家省市电视台联合摄制艺术片《西部之乐》,把永城吹打列为“川东吹打”代表,并于1992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受到好评。
2000年1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录制;同年冬,永城吹打参加35个国家联合摄制组拍摄的电视片《今日亚洲》。
出版专著
2015年5月1日,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永城吹打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