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3 12:50
唭哩岸为台北市北投区立农里古地名,1949年国民政府来台主政后废除台湾凯达格兰人的旧地名,改为地名。 唭哩岸,1650年代荷治台湾时期,标示为[Kirananna[1]],为凯达格兰聚落之一 (Killrigan?/Kil-rigan?)。1670年代,郑氏治台时期,未见记载。1770年代,满人治台时期,开放汉人进入台北盆地开垦农地,汉人在少数民族居住地附近落脚居住,辟土开街,形成台北盆地第一个汉聚落,汉人自称开垦台北自唭哩岸始典故的由来。也开始使用唭哩岸汉字地名。后有称为奇里岸等地名,均指同一地区。
根据[唭哩岸文化馆[3]]的介绍
唭哩岸是凯达喀兰社平埔族语kil-lrigan之译音。凯达喀兰语与菲律宾的塔卡罗克语许多一致之处。菲律宾岛西北一海湾称Bahialrigan,其lrigan与唭哩岸似有类似之音。此地在往昔称为旧淡水河向北突出的弯曲地带,形似一海湾,可能因地形而命名(淡水厅志作唭哩岸庄)。
现属北投区,北投为凯达喀兰社平埔族语Patauw之音译,是巫女的意思,传说往昔有巫女住此地而名。明万历年间,就有汉人来北投贸易。唭哩岸在光复后因淡水线铁路设石牌站而旧名湮没,复因捷运兴建设站而旧名得以重新为人所知。
根据台北市文献委员会立碑资料,此地旧时因淡水河向北突出形成一弯曲地形,形似港湾,所以翻成汉语时以“岸”为名。明朝郑成功时期,为防止清兵进攻,曾经遣将驻兵、招来佃农开辟农田;清朝雍正年间,在此开七星墩灌溉,唭哩岸成为淡水河北岸农业发祥地,居民生活殷实富裕。
淡水厅志记载:“淡水之开垦,唭哩岸始”。而淡水是漳、泉二地汉民抵台上岸之第一站。唭哩岸大致在石牌路以北,唭哩岸山(164米)和乌尖连峰以南,西以北投溪为界,服务于慈生宫多年,常为来往游客、参观学童解惑的七十岁老先生陈先生表示,唭哩岸当时的富庶,可从地方政府上报朝廷时描述唭哩岸“九万廿七千”看出大概─意为家产上万者有九户,上千者有廿七家。而当时的万元户,相当亿万富翁。
位于北投区立农街一段的慈生宫,出唭哩岸站后往南面望,即可见到慈生宫的雕梁画栋飞檐翘脊,可就近取道西安路二段349巷转进立农街。
慈生宫主奉五谷先帝,即神农大帝,是明末福建省同安、漳州两县先民为祈求五谷丰登所兴建,民国前243年(距今333年)始建于吉利公园内,是北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寺庙。光绪七年迁到现址,经四次改建而有规模。
从捷运站往北,东华街二段300巷有倚唭哩岸山余脉而立的东华公园与奇岩公园,公园内相思树成林,避暑远眺皆宜。
先民渡台,从淡水河口进入,开发关渡、唭哩岸一带;唭哩岸位于基隆河的弯道,紧邻著大屯山脚,是北部开发最早的地区。北投在凯达格兰语是“女巫”的意思,主要是因达格兰人看见这个地区终年烟雾缭绕。北投位于淡北古道上的唭哩岸,在两百年前,由福建同安及漳州两县民共同开发而成;当时由台北进入淡水的商旅,都要经过唭哩岸,唭哩岸成淡水河船只装卸货物和休憩的地方,当时唭哩岸的商店、客栈、酒家林立十分热闹。
“唭哩岸”是平埔族语Ki-Lrigan的译音,是“海湾”的意思,因为以前这里是旧淡水河向北突出弯曲的地带,形状像似一个海湾。
早期平埔族人在这儿过著单纯的渔猎生活。在荷兰人侵入唭哩岸平原时,为了供应淡水、鸡笼〈现基隆〉一带荷军的饮食用品,及增加税收,极力鼓励汉人移住本地或来此贸易。而后,在明永历廿一年〈西元1667〉,郑成功的儿子郑经派兵遣将把淡水一带的荷人驱离后,屯兵进驻本地区,自此,汉人在唭哩岸建庙、筑屋、铺路,对当地渐渐产生更大的影响,并加速了平埔族人的汉化。
据淡水厅志记载:‘淡水开垦,自奇里岸〈今唭哩岸〉始。’可知唭哩岸是汉人在台北地区最早开发的地点。早在清初,此地就有条“唭哩岸街”〈今立农街〉,它是淡北最早的市街,也是当时台北和淡水来往的唯一陆路,搭配八仙圳和清水圳的水运,唭哩岸成为淡水河船集货物装卸和商旅休息的地方,一片繁荣景象。
慈生宫就位在今立农街上,是一座规模中等,典型华丽的南方庙宇,庙的山门两旁围墙上有四季农耕图,和二十四节气图,庙埕右侧还刻有巨大的古唭哩岸市街图。进入正殿,神农氏坐于正中,前有土地公,左为观音,右为圣母,供桌下祀有虎爷,都是农业社会生活需求下的神格。由此地方上的信仰中心和庙宇特色,可知过去唭哩岸社区的居民大都以农维生,而且曾是台北盆地重要的农业发祥地。 唭哩岸站真的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