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面自干

更新时间:2024-02-05 18:13

唾面自干(拼音:tuò miàn zì gā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伏胜《尚书大传》。

成语出处

汉·伏胜《尚书大传》卷三:“太公曰:‘骂汝无叹,唾汝无干。无叹无干,是谓艰难。’”

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絮之而已。’师德曰:‘未也,絮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唾面自干”。

成语故事

娄师德是唐朝高宗年间的进士,63岁时,被武则天任命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管理朝政。

有一次,娄师德的弟弟被武则天提拔到代州去做刺史。临行时,弟弟来向他辞行。娄师德说:“我和你都蒙受皇上恩宠,待遇十分优厚。这是很容易招惹别人嫉妒的,他们一定很想找我们的错处来进行攻击。如果你遇到有人故意找你的错处,你将怎么去对付他呢?”

弟弟认真地说:“哥,我虽然不聪明,但颇有忍耐之心。从今往后,如果有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会悄悄地把它擦干。人家的嫉妒和挑衅,我不会计较,我装着不知道不去管它,这样就可以平息他们的妒火,不至于结下冤家,惹事生非。因此,你可以不必为我担忧了。”

娄师德听了,摇了摇头,说:“你所做的,正是我所担忧的。你想想,人们为什么向你吐口水?还不就是为了侮辱你。你如果把口水擦干,虽然并没对他表示抗议和不满,但还是违背了人家的意思,扫了他的兴。人家没有达到目的,自然不会罢休,下次可能还要吐到你的脸上。因此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唾沫留着,让它自己干掉,没有人时再把它洗去,这样,他的怒气才会消失。”

成语寓意

唾沫吐到脸上,是对人格最严重的侮辱。脸上唾沫擦都不擦,让它自己晾干,这显然是在忍辱。忍辱有多种目的。韩信曾当众忍受过比唾面更加严重的胯下之辱,是因为他志向高远,不愿意为一个市井无赖而丢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忍辱负重。胆小的人则是怕招来更大的祸事,这是忍辱避祸。而娄师德的忍辱,是为了保全既得的富贵。

“唾面自干”几乎成为一种奉行中庸之道者的性格,但注意的是忍让也是一把双刃剑。恪守“唾面自干”的原则,如果是出于委屈求全,那么它有惠于处理好人际关系,把事情办好;如果是出于逆来顺受,不敢抗争,那么脸上的口水积得越多,越惹人家瞧不起,也越会使人际关系走向畸形。

成语运用

“唾面自干”形容逆来顺受,即使受到了侮辱,也不计较。紧缩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端厚》:“文贞王阿怜贴木耳尝言:娄师德唾面自干,以为美事,我思之,虽狗亦可恶它。”

清·李渔《十二楼·夺锦楼》一回:“得罪了边氏,使他发起泼来,‘男不与女敌’,莫说被他咒骂不好应声,就挥上几拳,打上几掌,也只好忍疼受苦,做个‘唾面自干’。”

王蒙《活动变人形》二二章:“倪吾诚倪吾诚,我的好心我的善心我的菩萨心我的唾面自干的心你就一点不懂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