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速度

更新时间:2022-06-29 10:00

商品流通速度亦称商品周转速度,表示商品周转快慢的指标,是评价商业经营水平的质量指标之一。

表示方法

(1)商品流转次数:商品流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平均商品库存额,

(2)商品流转天数:周转天数=平均库存额÷平均日商品纯销售额,或用转天数=计算日期天数X平均库存额÷商品纯销售额。

作用

首先,商品流通速度决定生产过程更新和重复的速度。

在商品经济中,生产过程的更新和重复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商品产品的售卖;二是生产要素的购买。第一个条件是商品到货币的形态变化,第二个条件是货币到商品的形态变化。二者的统一就是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的速度快,意味着生产过程更新和重复进行的条件充足,生产就能尽快地更新和重复。

其次,商品流通速度决定余额价值量的大小。

商品生产单位的余额价值量受两个因素制约。一个因素是生产者为自己劳动的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在生产过程持续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余额价值量则越多。假如必要劳动时间能缩短到无限小的程度,剩余劳动时间达到无限大的程度,余额价值便增到无限大的量。另一个因素是流通时间。流通时间的长短,直接体现了流通速度的快慢。在资金周转时间已定的条件下,流通时间延长,生产时间就相应缩短,一定量的资金作为生产资金执行职能的时间和规模就减弱。反之,流通时间缩短,生产时间则会相应延长,一定量的资金作为生产资金执行职能的时间和规模就增强。如果流通时间能等于零,商品的流通过程“在现实中也象在头脑中那样迅速',生产资金便会发挥最大的效能,余额价值的生产就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由此可见,流通时间实际上是对剩余劳动时间的乙种扣除,或者说是对必要劳动时间的一种增加。流通时间的长短,从而流通速度的快慢,能直接影响余额价值的生产。

最后,商品流通速度决定实际加入生产过程的资金量。

要保持生产的连续进行,生产单位的全部资金必须按照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比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实际加入生产过程,另一部分,处在汇巡过程。加入生产过程灼资金作为生产资金执行生产商品,形成价值和余额价值的职能。处在流通过程的资金作为货币资金和商品资金,完成商品的形态变化运动。这就是说,只有当一部分资金脱离实际的生产而处于货币资金和商品资金的前提下,另一部分资金才能作为生产资金执行职!能。生产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的份额由流通时间和周转时间的比例决定。加快商品流通速度,缩短流通时间,就可以增加生产资金的量,扩大生产规模。

影响因素

商品流通过程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移动灼极其复杂的过程,流通速度的快慢,受很多因素影响。

第一,商品的买卖时间。买和卖是商品流通的两个阶段。买卖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流通速度的快慢。由于货币是“绝对可以让渡的商品”,因此,只要市场上货源充足,购买时间就很短,货币能迅速投放出去,换回商品,完成买的行为。卖的阶段则不然。商品生产者要想卖掉商品,从别人的门袋里把货币吸引出来,他的商品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如果商品的烫用价值不符合社会需要,商品就无法卖出去;即使商品的使用价值符合社会需要,但商品的数量超过了社会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仍然卖不出去。因而商品到货币的转化遇到的难题较多,商品售卖的时间也往往较长。这段时间对流通速度的快慢起义健作用。

第二,生产地点离市场的距离。商品的销售市场和生产地点的距离是使不同生产单位的商品流通速度产生差别的基本原因之一。商品的产地远离市场,商品运往市场的时间长,流通速度势必很慢。而商品的产地离市场较近,摈至坐地销售,流通速度就快。

第三,运输条件的好坏。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良,能够缩短商品移动的时间。比如,轮船取代帆船,就缩短了商品到达港口的时间,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如果运输工具落后,商品的在运时间较长,流通速度必然较慢。

第四,商品的自然属性和消费特点也决定流通速度的快慢。从商品的自然属性看,有的商品本身容易变质,其流通时间必须要短,流通速度相应就快。从商品的消费特点看,有的商品只能一次性消费,如原材料,燃料、食品等;有的商品需要逐渐地消费,比如机器、设备、房屋、衣服等。一次性消费的商品,由于消费的时间相比之下较短,流通的速度相对而言便快些,多次性消费的商品,由于消费的时间相比之下较长,流通的速度则相对较慢。

以上是影响商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商品生产者认真研究这些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就能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