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31 15:50
啰唝曲,词牌名,五言体又名“望夫歌”,七言体又名“江南曲”、“江南意”等。兴起于唐代,调名源自陈后主所建啰唝楼。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二十字和二十八字两种,格律多为平韵格。代表作有清末民初余伯陶的《啰唝曲·古钱砚》等。
据《词谱》所引唐代范摅的《云溪友议》,金陵有“啰唝楼”,乃陈后主所建。《啰唝曲》,刘采春所唱,皆当代才子所作五六七言绝句,一名《望夫歌》,元稹《赠刘采春》便有“选词能唱《望夫歌》”句。
据《唐声诗》,所谓“啰唝曲”,应是许多曲调联为一套总名,含义不同干一般之只曲。为其能配合五、六、七言诗以唱,乃达百二十首之多。倘五、六、七言各用一曲调,便有不同之三曲存在,特此三曲可以联续配合耳。所谓“百二十首”,未详是同时一气唱完之数抑或前后所选唱之范围共达此数。惟每次所唱,必联续多首,而共申一旨,有如“望夫”,此则可以见。采春原是参军戏之演员,歌声彻云。此项曲艺,虽在戏剧之外,却可能带唱带说,甚至有故事为中心,然后感人始深。”……“啰唝”,一作“罗唝”,一作“罗贡”。顾野王《玉篇》已见“啰唝”,曰“歌曲”,或以为曾作楼名,或以为是和声。为和声则“啰唝”不过“来罗”、“罗黎”、“也啰”等类耳,楼名取义,何至于此?因感情发于商妇之对估客,所谓“望夫”,不足与开宗明义曰“怨思”者相比。而其歌唱效果特高,至便“闺妇行人,莫不涟洏”,“行人”正“闺妇”之所望耳。此事在盛唐工商业繁荣时或较著,胡元瑞谓《啰唝》“非晚唐调”,有见。惟调虽出于盛唐或更早,若其遗响必然远播及中、晚唐不歇,当又不以商妇之思为限矣。
据《云溪友议》,有俳优周季南、季崇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善弄陆参军,歌声彻云。篇韵虽不及涛,容华莫之比也!元稹似忘薛涛,而《赠刘采春》曰:“……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者,即《啰唝》之曲也。采春所唱一百二十首,皆当代才子所作。其辞五、六、七言,皆可和矣。……采春一唱是曲,闽妇行人,莫不涟洏!
格律一,单调,二十字四句二平韵。以《云溪友议》中佚名的《啰唝曲·莫作商人妇》为代表。此体为唐声诗仄起平韵五言绝句体。《词谱》取第一首作谱,云: “按《云溪友议》所载《啰唝曲》,其起句不用韵者凡五首。”
格律二,单调,二十字四句二平韵。以《云溪友议》中佚名的《啰唝曲·那年离别日》为代表。此体为唐声诗平起平韵五言绝句体,惟用拗格,第一、第三句皆平起。《词谱》未收此体。
格律三,单调,二十字四句三平韵。以《云溪友议》中佚名的《啰唝曲·昨日北风寒》为代表。此体起句用韵。据《唐声诗》,唐范摅《云溪友议·艳阳辞》原载《啰唝曲》七首:五言四句六首,七言四句一首。五言六首中,叶二平韵者五首,三平韵者一首。二平韵中,以仄起者四首,一、三两句均以平起或拗格者一首。……诸辞多贴切‘望夫’之义,故名“望夫歌”,惟亦间有不然者。”《词谱》所采三首,俱作刘采春词,任半塘云:“刘采春于诸辞曾经选唱而已,并非其所作。《全唐诗》指为刘作,非。”此论甚是。
格律四,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以《云溪友议》中佚名的《啰唝曲·闲向江头采白蘋》为代表。此体为唐声诗仄起平韵七言绝句体。《词谱》:“此本七言绝旬,因亦名‘啰唝曲’,故并列之。”《唐声诗》:“令狐楚编《御览集》内,此辞属于鹤,题《江南意》;‘闲’作‘偶’,‘头’作‘边’,‘常’作‘还’,‘敢’作‘得’。《乐府诗集》二六作“江南曲”,单录此一首。此调本有五、六、七言诸格,传者只五言、七言二种。”
格律一
格律对照例词:《啰唝曲·莫作商人妇》
平中平平仄,中中中中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格律二
格律对照例词:《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格律三
格律对照例词:《啰唝曲·昨日北风寒》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格律四
格律对照例词:《啰唝曲·闲向江头采白蘋》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闲向江头采白蘋,常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佚名《啰唝曲·莫作商人妇》(《云溪友议》)
佚名《啰唝曲·那年离别日》(《云溪友议》)
佚名《啰唝曲·昨日北风寒》(《云溪友议》)
佚名《啰唝曲·闲向江头采白蘋》(《云溪友议》)
清末民初·余伯陶《啰唝曲·古钱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