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喀戏

更新时间:2022-05-21 10:00

喀喀戏、又名花鼓戏,是流行鼎城、桃源、汉寿、澧县、津市、临澧一带的传统戏曲剧种。它是湖南花鼓戏系统中,尚保持其古老声腔风格的重要分支。大约在十八世纪末,常德民间就出现了“采茶灯曲”和“地花鼓”等不同名称的花鼓戏雏形。到十九世纪20年。代常德喀喀戏已有了相当规模的专业戏班。喀喀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在人民群众中有很深的基础,但素为统治阶级所不喜,视为“淫戏”而屡加摧残。解放后,喀喀戏受到重视,得到发展。鼎城、桃源、临澧、澧县都成立了专业花鼓剧团。

特色

喀喀戏是由湖南常德当地农村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它的戏曲语言由常德语系提炼而成。唱腔音乐属曲牌联缀体,包括正宫调、打锣腔和小调三类。生、旦、净、丑都有本嗓和小嗓相间演唱,还保持翻高八度用假嗓结束乐句尾音的唱法,使人在听觉上因其音色强烈对比和音程急剧大跳而感到苍凉、古朴。常德喀喀戏戏外做戏的表演也很别致。传统剧目《黄金塔》等颇具特色。

发展

常德花鼓戏剧团创作的新编古装戏《尤二姐之死》和现代喜殿《嘻队长》,很受群众欢迎。《尤二姐之死》1980年参加首届湖南省戏剧节演出,获二等奖并灌制了唱片。《嘻队长》1985年演出后,先后受到文化部、湖南省委和省政府的奖励。1986年6后进京演出,6月26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心领导汇报演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