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山学派

更新时间:2024-09-23 15:16

喀山学派,19世纪70~80年代在俄国喀山大学建立的语言学流派,它的创始人是波兰语言学家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

创始人

它的创始人是波兰语言学家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 1875~1883 年他在喀山大学任比较语言学教授。主要成员有他的学生和同事H.B.克鲁舍夫斯基 (1851~1887) 、B.A.博戈罗迪茨基(1857~194)、C.K.布利奇(1859 ~192)、A.И.阿列克桑德罗夫(1861~?)等。博杜恩·德·库尔德内除讲课外,还经常邀集成员在他的寓所聚会,交流研究成果,评论新出图书和杂志上的论文。这一学派对当时的俄国语言学以及后来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都有影响。

宗旨

喀山学派成立的宗旨在于提出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并进行理论概括。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写道:“‘喀山语言学派’的主要特征在于力求作出概括。这一目标遭到许多人的非难甚至怀疑,然而没有这一点,任何一门真正的科学都是无法想象的。”他要求:不要把字母当成实际的语音(因为拼法和读法往往不对应); 划分词的语音部分和形态部分;弄清在语言的历史变化中,哪些只限于一个时期,哪些是长期进行的;并强调要研究活的语言系统和言语现象等。这一学派提出了当时很有创见的一些看法。音位这个概念就是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在喀山时期和他的学生克鲁舍夫斯基一起提出的。  喀山学派在不少方面与德国的新语法学派比较接近,如提出心理主义的语言观,区分言语的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分析语言中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相互关系,重视对话的语言的研究等。但是这两个学派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新语法学派的语言观是完全建立在个人心理联想的基础上的,喀山学派则既采用这一学说,又吸收民族心理学的合理因素。新语法学派偏重历史,喀山学派则主张区分语言的静态(共时)研究和动态(历时)研究。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还对新语法学派的语音规则提出了批评。

代表人物

除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外,对喀山学派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克鲁舍夫斯基和博戈罗迪茨基。克鲁舍夫斯基出生于波兰,华沙大学毕业,在喀山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任该校教授。他很早(1883)就提出“词是事物的符号”、“语言是符号系统”的观点,主张在符号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则,并说一个词有类比性联系(聚合关系)和邻接性联系(组合关系)。主要著作有《语言科学概要》(1883)、《语言学札记》(1891~1893)等。博戈罗迪茨基毕业于喀山大学,曾任喀山大学和喀山师范学院教授。他发展了博杜恩·德·库尔德内的一系列论点,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并主张既重视历时研究也重视共时研究 。主要著作有《俄语语法通论》(1904)、《语言学和俄语概论》(190)、《普通语言学讲义》(1913)、《亚利安-欧洲语言的比较研究》(1914)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