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喇叭戏

更新时间:2024-08-28 15:42

海城喇叭戏,辽宁省鞍山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喇叭戏起源于海城地秧歌。其母体主要是随商贾传入海城牛庄的民间小戏,时称山西柳腔。清初,海城地秧歌中已出现了《小两口分家》《小两口抬水》《顶灯》《妈妈糊涂》等以民歌小调为唱腔并具有一些故事情节的专场节目,人物由一旦、一丑扮演,已具“二小戏”雏形,名为清场小戏。当时,海城牛庄为辽南主要通商口岸,华北、华东商贾接踵而至,山西及冀、兖、青、扬等会馆相继建立。会馆所辖商号的店伙大多招自家乡。每逢年节,均组办乐会,由唐伙演唱家乡的民间小戏。日久天长,这些小戏便传入当地民间秧歌社火中聚居牛庄的客商中以山西人为主,他们几乎垄断了当地的钱当、造酒酱园诸业,所办乐会规模最大。流入秧歌队中的剧目如《王婆骂鸡》《赵匡胤打枣》《冯玺卖妻》《红月娥做梦》等大多来自山西乐会,因而被秧歌艺人称为山西柳腔喇叭戏。经过几代艺人的传演,以柳腔喇叭戏为主体并与由山东、河北传入的民间小戏相融汇,至清乾隆、嘉庆年间,喇叭戏从声腔到剧本已和当地语言、风俗、民歌和秧歌曲牌相结合,其唱腔的结构形式由一戏一、二曲发展为一戏多曲联缀使用,这些剧目,与秧歌的结合使喇叭戏中舞蹈成分日益增加,初步形成了特有的风格。由于它源于民间小戏,演出形式简便灵活,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演出中还可根据情况即兴发挥。另外还出现了一种近似哑剧的表演形式,即在一段戏中,台词甚少,内容均由动作说明,如《张三赶会》《铁弓缘》等。不久髙云清等一批艺术水平较高的演员相继涌现。喇叭戏遂成为颇受当地居民欢迎的地方剧种。随着商业往来,艺人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东至岫岩、安东,南到营口、大连,西至黑山、锦州,北到抚顺、铁岭,在秧歌会中都有了喇叭戏的演出。

清同治、光绪年间海城高跷秧歌盛行,喇叭戏的演出也由地秧歌队进入高跷会,将跷功、手绢功、扇子功等巧妙地揉入表演之中,又形成了跷、戏结合的演出形式。由于艺人表演技艺的提高,半职业班社不断出现,少则十来人,多则二十余人。演员大多来自农村。授艺方式主要是由师带徒。每逢正月白天上跷演出,晚上下地唱灯碗儿,农闲时外出撂地演出。当时农村的自娱性活动繁多,有“跳正月,闹二月,唱三月,赶四月,离离拉拉到五月”之说,另有迎神赛会、析丰求雨朝山还愿、盂兰盛会等,喇叭戏的演出因此极为兴盛。但由于受跷上表演及演出时间、场所等方面的限制,喇叭戏在跷上表演时,往往只唱原剧中舞蹈性较强的部分。久之,喇叭戏中一大批传统剧目失传。光绪中叶,蹦蹦在海城兴盛,一部分喇叭戏艺人加入蹦蹦班社演唱喇叭戏。不久,评剧兴起,又有一部分艺人改搭评剧班社出外演出,使喇叭戏自身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只有部分喇叭戏艺人在喜庆节日,迎神赛会之期,与高跷同场演出少数剧目,活动范围仅限于海城、营口及附近乡镇。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喇叭戏已渐衰微。

1949年后,海城的文化活动渐趋兴旺,大部分乡镇成立了喇叭戏业余剧团。当时主要编排以庆祝解放、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宜传婚姻法为题材配合运动的剧目。

20世纪50年代后,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参与了喇叭戏的创作活动,先后编写了《会亲家》《夸媳妇》《争板》《借驴》等三十余出现代剧目。这些剧目大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保留着生动质朴的民间小戏风格。

1953年,高德震演唱的《王婆骂鸡》在辽东省民间艺术会演中获剧本奖,高德震获表演一等奖,在省、市、县电台录音播放。此后,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安波、任光伟,辽东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王铁夫等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开始对喇叭戏进行采访、调查挖掘、整理工作。经过整理的《王婆骂鸡》《梁赛金擀面》《赵匡胤打枣》等传统剧目及部分音乐、唱腔先后于省、市、县文艺刊物刊登;由任光伟撰写的《海城喇叭戏》等一批评介文章也陆续在文艺刊物和报纸上发表。

1980年,海城县成立了专业海城喇叭戏剧团。但由于人员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年底即解散。至1982年,海城县有业余剧团十个,其中牛庄、八里庄南台等业余剧团尚能坚持经常演出,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他们在老艺人的指导下、不断借鉴、吸收新的表演手段,丰富海城喇叭戏的表现力。南台业余剧团排演的《借驴》、《梁赛金擀面》等剧目,多次参加省、市、县汇演并获奖,其办团经验向全省推广。

文化特征

唱腔风格

海城喇叭戏的唱腔以辽宁省民歌为主,俗称“咳调”,有“七十二咳 ”之说,后又融入了大量的民间小曲,并与二人转混用。

声腔

海城喇叭戏的声腔是由“柳子腔”和“杂腔小调”两部分组成。“柳子腔”又称“柳腔”、“柳枝”和“柳枝腔”等。“柳子腔”是海城喇叭戏的主要声腔,由唢呐伴奏,早期的部分曲牌有“帮腔”,后来人声帮腔部分演变为间奏。“杂腔小调”中的“杂腔”部分多系外地传入,是海城喇叭戏中常用的曲调。主要有【骂鸡调】【擀面调】【喇叭牌子】【开唠调】【西皮流水】【大鼓腔】等。“小调”类主要以东北民歌为主,还包含了一些昆高笛曲(江淮一带民歌小曲)和少量的宗教音乐。

伴奏乐器

音乐伴奏分文武场。文场除唢呐外,还有板胡、二胡、笛子等;武场伴奏乐器包括竹板、小镲、手锣、大钹、抬鼓、堂鼓等。

脚色行当

海城喇叭戏的脚色,大致为生、旦、丑三行。

生脚:分频生、小生两类。嫉生表演注重稳健、深沉,擅长髯口功,表现内在情感,如《杀江》中的萧恩,《冯奎卖妻》中的夏老三等;小生表演以舞见长,多水袖、扇子等特技表演,如《梁赛金擀面》中的梁子玉,《三贤》中的王林,《拉君》中的梁山伯等。

丑脚:为海城喇叭戏的主要行当,有“无丑不成戏”之说。分文丑、武丑两类。文丑表演重说白,语言诙诸、幽默,长于即兴表演,如《锔大缸》中的锢漏匠,《赵匡胤打枣》中的窦四公,《梁赛金擀面》中的李子明等;武丑表演注重武功,讲究身法、鞭挂,如《神州会》中的跑报张三、《拉马》中的焦光普等。

旦脚:分小旦、彩旦两类。小旦表演唱、舞并重,如《茨儿山》中的小姑和嫂子,《梁赛金擀面》中的梁赛金,《小上坟》中的樱桃花,《傻柱子接媳妇》中的小老妈等;彩旦表演注重面部表情,动作滑稽、夸张,如《王婆骂鸡》中的王婆,《赵匡胤打枣》中的张家女,《探亲相骂》中的亲家母,《铁弓缘》中的陈邱氏等。

代表剧目

海城喇叭戏的传统剧目,多为反映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部分的系根据当地民间传说、故事编成的。如《茨儿山》《神州会》(亦名《张山赶会》)《摔镜架》(又名《王二姐思夫》)《合钵》《梁祝下山》《双拐》等。另一部分由取材于元明传奇及其剧种,但又撷取其间与劳动人民生活有关的一折,如从“弋阳腔”(也叫义腔)目莲戏中的取其第十六折《王妈骂鸡》改编的《王婆骂鸡》;从明代传来《钵中莲》里采其《补缸》一折改编为《锯大缸》;从山西梆子《牧羊记》中取其《杏花春》一折改编为《小放牛》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海城喇叭戏以反映辽南特别是海城地区的广大农村、农民生活为背景,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等,贴近生活。喇叭戏不仅仅是一种戏曲艺术,还是一段地区发展史的浓缩和一个时代有关民众娱乐状态的记录,刻写着民众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老艺人们有关高跷会、喇叭戏的记忆是民众的生活史和社会史,是对以政治史为主体的大历史缺憾的一种补充。

传承现状

海城喇叭戏现有的艺人为数不多, 且都年过古稀,后继乏人,其传统剧目也在逐步流失,面临濒危困境。

传承人物

赵有年,男,1929年4月17日出生,2009年6月,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辽宁省鞍山市申报。

肖杰,女,汉族,2018年5月,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辽宁省鞍山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05 年,鞍山市戏曲剧院成立了专业的海城喇叭戏剧团,2009年7月,鞍山市文化局正式将该剧团确立为海城喇叭戏传承基地。2006年, 经海城市文化体育局批准成立了海城市文化馆喇叭戏实验剧团。此外,牛庄镇业余演出队、腾整镇业余演出队、耿庄业余演出队、八里业余演出队等,也是活跃在海城的喇叭戏演出团体,归属当地乡镇文化站领导和组织演出,排演了《王婆骂鸡》《争板》《赶集路上》《茨儿山》《巧送礼》等传统和现代海城喇叭戏剧目,为该剧种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鞍山市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获得“海城喇叭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海城喇叭戏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2006年6月,海城喇以戏在鞍山市举办的首个“文化遗产日”上进行展演。

2017年7月,海城喇叭戏全省巡演在辽宁大剧院拉开序幕。

荣誉表彰

2006年, 文化馆为海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创作的喇叭戏《老将出马》在辽宁省首届人口文化节上获文艺会演节目金奖。

2012年11月,新编海城喇叭戏小品《找“坏种”》于参加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九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获优秀剧目奖和编剧、作曲、导演、表演等多个单项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