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玛尼

更新时间:2023-12-08 07:34

中国藏族曲种。“玛尼”,意为念经。但作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喇嘛玛尼,并不是念经。流行于拉萨、日喀则、山南一带。演唱时张挂绘有故事内容的画轴,演唱者一边用细木棍指点画面,一边讲唱故事情节。旧时演唱者有市井艺人,也有色金喇嘛(即有家庭的僧人)。传统曲目多为藏族历史故事,如《文成公主》 、《朗萨姑娘》等。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喇嘛玛尼已被搬上舞台演唱。

简介

藏族曲种。流行于拉萨日喀则山南一带。喇嘛,藏语意为僧人,玛尼,意为念经,但作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喇嘛玛尼,并不是念经。演唱时张挂绘有故事内容的画轴,演唱者一边用细木棍指点画面,一边讲唱故事情节。喇嘛玛尼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吐蕃时期,由于唐朝皇帝派高僧到西藏宣扬佛教,运用变相和变文的形式演唱佛经故事流传而来;一说是15世纪白教高僧东结布所创,让信徒们四处演唱,为修建铁索桥而募化资金。旧时演唱喇嘛玛尼的人,有的是市井艺人,有的是色金喇嘛(即不长住寺庙、可以有家庭的僧人)。今西藏日喀则专区仁布县江嘎托巴村的色金喇嘛,大都以演唱喇嘛玛尼为职业,在城镇街道、寺庙周围以至边远的山村、牧地随处演唱。喇嘛玛尼的曲目,大都是藏族历史故事,如《文成公主》、《朗萨姑娘》、《白玛旺巴》、《卓瓦桑姆》、《索吉尼玛》、《罗桑王子》等;也有一些是宗教故事和民间故事,如《金巴青波国王》、《嘎玛旺宗还魂记》等。西藏自治区成立以后,喇嘛玛尼已被搬上舞台,主要演唱一些传统的藏族民间故事。

主要特征

从喇嘛玛尼的说唱本、唱腔、服装和道具等各方面来看,喇嘛玛尼是在宗教仪式的酬鬼娱神等各类不同的民间艺术土壤中形成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经过无数民间说唱艺人和上层知识分子的努力革新、充实、提高,才形成今天这样的艺术形式,有自己说唱书目和独特的表演程式。

说唱喇嘛玛尼的民间艺人被称为“喇嘛玛尼娃”、“嘛呢巴”或“洛钦巴”(即善说者)。喇呢巴的起源要追溯到已接受莲花生咒语的出家人。早在12世纪上半叶,白族的本顿杰岗巴达摩僧格受到了该族一名首领的嘲骂,此人询问他是否为一名真言或奄嘛呢叭咪口牛(六字真言)的意中者,这是由于他获得了莲花生的奄嘛呢咪口牛的奥义。稍后不久,在八思巴赴蒙古旅行期间(约为1253~1260年),人称悉达(事业成就者)噶玛巴西(1204或1206~1283年,他曾于1255年赴蒙古旅行)就是一名嘛呢巴。噶玛巴西实现了坚哇嘉措(莲花生的一种变形)在修持奥义事业时五族荼加女告诉他们的应在所有集市都安排这种嘛呢的意愿,所有那些看见和听到的人都将会受它们的降福。所以在发现了掘藏之后,法主娘(娘热巴)尼玛悦色(1136~1203年)及其弟子在街上传这种嘛呢。其次,这种嘛呢从古如却旺(1212~1273年)撰写了多种嘛尼的时代起就得到了很大发展,此后,嘛呢巴的习惯便传播开了。古如却旺的传说说唱本中叙述了他为了将其母领上宗教之路后怎样在门上和灶上拴铃以提醒母亲念“嘛呢”,这种习俗我们今天在西藏许多地方仍然可以看到。

名家名曲

古如却旺本人的生平后来也成为嘛呢艺人的说唱本。

唐东杰布(1385~1464年),14世纪后藏地区民间出现的传奇性人物,喇嘛玛尼和藏戏的改革者和创新者。正是他的努力,把“阗姆”等宗教仪式由寺庙引向民间。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为营造铁索桥募捐集资,并在这一活动中穿插进以佛“本生”的故事

为主要内容的讲唱经文和佛经故事,创新了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喇嘛玛尼”。这种民间说唱艺术既不同于唱民歌,也不同于讲故事,它与角色化的戏剧也不尽相同,它是一种宗教色彩较浓的说唱艺术,其表演形式是一个喇嘛或尼姑挂起用布帛或丝绢制成的绘有神佛本生和传记连环图像的卷轴画,即喇嘛玛尼唐卡,以固定的许多诵经调子演唱故事,在开头、结尾和说唱句段中间,不时参插念诵嘛尼“六字真言”,说唱者手持铁棍,指点一个个画面说唱故事内容。

历史溯源

喇嘛玛尼产生于藏戏出现以前,其发展与宗教关系密切,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反映出来的宗教色彩也十分浓厚。

喇嘛玛尼的每一个说唱本与藏族人民当时的现实生活无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拥有众多的听众,而这些说唱书目的文学本则拥有广泛的读者。说唱者大部为化缘僧或托钵僧,他们起着很重要的宗教和社会作用,其中一些嘛呢巴的名字闻名于世,特别是嘛呢巴洛系尼玛由一些世俗信众簇拥,在1669年的藏历年期间向班禅喇嘛献灯。在1674年、1675年和1669年间,班禅喇嘛定期在新年期间主持嘛呢巴和信徒们的大法会。

1676年有些山僧(隐修僧)和嘛呢巴利用这种机会而“安排长寿的保证物”,该词系指附有愿文的供品和吉祥赞歌。到了近代仍有一些嘛呢巴在社会上很有名气。

书目取材

喇嘛玛尼说唱书目总数近于20本,所有这些书目,从取材角度看可分为反映历史传说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尊者米拉日巴》;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神话爱情故事《诺桑法王》;神话传说《苏吉尼玛》、《索巴久王子》;儿童题材的《白玛文巴》;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朗萨姑娘》;反映人情世态的《卓娃桑姆》、《顿月顿珠》;宗教故事《嘎玛旺增还魂记》、《古如却旺王子》、《赤美贡登》、《青颈鸟的故事》等。事实上传统的八大藏戏剧本也早已是喇嘛玛尼娃的说唱书目,今天的藏戏演出形式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曲艺形式

仲鲁

又名“仲谐”,藏语意为故事说唱,内容大都是叙述佛经和史诗故事。这种说唱艺术影响岁大的当推格萨尔说唱,其形式主要有单人演唱、领说齐唱、流动说唱等。

折嘎

藏语意为白米,后藏叫“折巴”。折嘎艺人身着白氆氇袍,肩搭白面具,项挂白哈达,手持白色木棍。说唱的内容多为恭喜庆贺、祝愿吉祥,故世人以洁白如米的寓意来赞誉这类说唱艺人和说唱形式。“折嘎”多年出现在恭贺、祝愿的喜庆场合,如过年、婚礼、祝寿、乔迁等。在拉

萨每年藏历正月初一东方破晓时,折嘎艺人沿街高喊:“拉杰罗”!人们听到呼声后兴高采烈地敞开家门,开始大年初一的节日活动。这时折嘎艺人挨家挨户向主人拜年。据说第一个迎接折嘎认得家庭必有大福大利。

●喇嘛玛尼

意为“评话喇嘛”,是一种用唐卡挂图解说佛本生故事和民间人物故事的说唱艺术。喇嘛玛尼的演唱者多为喇嘛、尼姑,他们将“唐卡”式的连环画挂在村头巷尾的树干或墙壁上,摇动法鼓、吹起海螺召来群众,然后手持小棍指点画面,以诵经式的曲调演唱画中的佛经故事。据说噶举派僧侣精通此艺,15世纪噶举派高僧汤东杰布在化缘造桥普渡众生时,就是利用这种形式来宣传的。

六弦弹唱

是民间艺人经常使用的弹唱方式,一般边弹边唱且载歌载舞。这种歌舞弹唱流传较广,后藏地区和林芝地区更为普遍。

藏族曲艺

中国的藏族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流行卫藏康巴、安多三种方言,藏文创制于公元7纪前期,通行整个藏族地区。藏族信仰喇嘛教,除占主导地位的格鲁派(黄教)外,还有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

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古典名著除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字、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文艺等方面的专著如《藏文文法三世相》、《医方四续》、《青史》、《格萨尔王传》、《萨迦格言》等饮誉国内外。藏族的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堆谢、囊玛、锅庄、弦子、热巴等各种歌曲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折嘎、喇嘛玛尼等说唱音乐广泛流传于民间;藏戏深受人民喜爱;宗教音乐森严而别致,寺庙中使用的古老乐谱(央义)是一种独特的曲线谱和形象图谱。藏族吹管乐器有芎令、尕尔巴芎令、藏族鹰笛、雁骨笛、冈令、扎令、筒钦、嘉令等。弦乐器牛角琴、扎尼、铁琴、必旺、根卡等;弹拨乐器有卡旺、扎年等;打击乐器有阿尕、兹八、厄尕、达玛弱、桑涅、定夏、额、布简、绕鲁、响铃、锣等。堆谢、囊玛等歌舞的乐队由扎年、根卡、铁琴、横笛、厄尕等乐器组成;宗教乐队由筒钦、嘉令、额、布简等乐器组成;民间藏戏乐队仅用一个额和一个布简。

藏语“筒钦”为大号的意思。蒙古族称“毕利”,汉称大号筒、长角号、小铜角等。它是喇嘛教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低音乐器。这种乐器在藏族地区至少有七百多年历史,它是于16世纪后半叶随喇嘛教一起首先传入内蒙古的。

筒钦由三节铜管构成。西藏萨迦县萨迦寺的筒钦管身全长346厘米,第一节长95厘米,第二节长81厘米,第三节长170厘米,吹嘴直径5厘米,喇叭口直径28.5厘米,它不是定调乐器,每件乐器均能奏出2—3个乐音。筒钦由受过训练的喇嘛演奏,奏时,喇叭口一端置于地下或放在木架上,奏者双手执乐器上端,常用循环换气法吹奏。筒钦有自己的曲目,筒钦的音色低沉、浑厚,听来颇有几分庄重威严之感。

艺人土登

人物简介

2006年5月,一场名为“流金岁月”的文艺晚会在拉萨市民族艺术宫隆重举办,将著名藏族曲艺表演艺术家土登从艺60周年系列活动推向了高潮。作为当晚的明星,70岁的土登带病连演三四个节目,依然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晚会结束后,人们将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披挂在这位为西藏说唱艺术奉献毕生心血的民族曲艺家身上,感谢他对西藏曲艺艺术的贡献和对人民的一片挚爱。说起两年前那场晚会的情景,曾任中国曲协副主席、获得过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的藏族曲艺表演艺术家土登对西藏的今昔变化尤其深有感触。

入寺学经

1934年,土登出生在古城拉萨策墨林寺附近一个贫苦家庭,父亲索朗扎西是个“乌穷”(石匠)。迫于生计,父母将5岁的土登送进享有盛誉的功德林寺拜见达察活佛,剃度一束顶发,取名土登坚参,并获顷则僧职之称。由于土登年幼聪明,悉心攻读,4年后他便能熟练背诵25部必修经书,很受寺里活佛的宠爱。当时寺里的活佛很喜欢传统的藏族民间艺术,便叫僧人们师从藏戏名角觉木隆罗布次仁,学习藏戏的唱腔和表演艺术。一次,色拉寺的两位僧人以吹奏“冈铃”(胫骨号)模拟两只雄鸡相斗的有趣节目,引发了土登对喜剧表演的特别兴趣,从此热心于学习观摩各种民间艺术,特别是说唱艺术,如“喇嘛玛尼”(藏族民间照着唐卡画说唱的一种艺术种类)、“岭仲”(格萨尔说唱)、“仲鲁”(故事说唱)等的表演。

旧西藏的民间艺人地位十分低下,在拉萨八廓北隅郎子辖附近,艺人头戴故事帽,沿街卖艺,向僧俗官员献艺,被指定下坐于圆(方)形的毯垫上躬身说唱,仅施给茶水、衣袍或粮食,糊口为生,“折嘎”艺人逢年过节更是挨家挨户乞讨卖艺,这些情景给土登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他仍然经常参加色拉寺藏戏队的活动,既演唱藏戏,又以笛子、扬琴为藏戏演出伴奏。后来,寺里成立了一个临时剧团。但当时的地方政府很快就禁止了他们的演出,理由是僧人必须专心念经。不过,那位酷爱藏族民间艺术的活佛,却继续请来当时著名的民间艺人给寺内僧人传授郎玛(西藏宫廷音乐)和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说唱艺术,为土登日后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基础。

还俗学艺

西藏和平解放后,土登自愿还俗,1954年为随军入藏的文工团演出所吸引而离开了寺庙。1955年10月,他参加了西藏青年联谊会文艺宣传队。1956年,在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庆祝演出中,土登主演的工布舞受到以陈毅副总理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的赞扬。1960年12月,拉萨市歌舞团正式成立,土登成为该团的一名主要负责人和演员,随团走遍了那曲当雄、阿里等西藏每一寸土地,为藏族农牧民

兄弟演出。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他师从藏语相声的开山祖师洛桑多吉学习这门新兴的曲艺,把相声艺术藏语化、民族化,经他创造性的表演实践,藏语相声很快被西藏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1961年,他在拉萨新建的广播电台为藏历新年说唱恭贺吉祥的“折嘎”,大受欢迎,后来又在拉萨登台表演,一举获得成功。自1955年迄今50多年来,由土登编导和主演的节目里有舞蹈约120多个、小歌剧20多部、小话剧15部、曲艺节目近40个。从最初演出藏戏,到学习笛子、扬琴等乐器,再到学说“喇嘛玛尼”和格萨尔说唱,到最后从事藏语相声的表演,土登成长为深受西藏民众喜爱的曲艺演员.1973年,土登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藏语相声迎来了最红火的时期,由土登和米玛等曲艺家给西藏民众带来的笑声,穿过密布的丛林、连绵的高山……他们的相声红遍了整个西藏。

继承传统

继承传统再现史诗风范

《格萨尔王传》是西藏说唱艺术的鸿篇巨作,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情节离奇,深得藏族人民群众喜爱。相传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曾听过艺人说唱《格萨尔王传》,近代的热振活佛长期邀请一位民间艺人说唱《格萨尔王传》,当时功德林寺达察活佛也很喜爱这种地地道道的民间说唱。无论是在牧区还是在城镇,到处都能够见到说唱《格萨尔王传》的艺人。土登十三四岁时,经常偷偷跑出寺庙,不是到“神厦萨巴”(新建僧舍)根敦觉登家的几位佣人(系哲蚌寺贫苦喇嘛)处,就是到僧官的亲戚“却康争波”(黄色佛堂)丹增家,听他们演唱《格萨尔王传》,幼小的土登受到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熏陶,更被《格萨尔王传》民族史诗中的英雄人物所折服,被其中的感人情节和优美唱腔所深深吸引,以至禁不住常在暗地里念唱《格萨尔王传》之《霍尔岭之战》、《甲岭之战》和《达食施财》等手抄本。 随着西藏和平解放,土登开始向扎巴朗杰等艺人学习,在西藏首届曲艺汇演的舞台上,第一次把格萨尔说唱搬上了舞台,并且取得了成功。土登和曲艺队演员演出的《霍岭·宗巴赞帽》,生动形象、幽默诙谐,每每赢得农牧民热烈的掌声。

对外交流

焕发艺术青春

1987年,土登随中国西藏音乐艺术团赴英国伦敦参加了在伊丽莎白皇宫举行的“国际宫廷音乐艺术节”,他说唱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十八大宗之《霍岭大战》片断和“赞帽”段落倾倒了外国观众,4次上场谢幕。1996年,西藏有关部门举办了土登从艺50年汇报演出晚会,土登表演了相声、格萨尔说唱、六弦弹唱、藏戏歌舞等各类有代表性的经典节目。此后,他又应邀到意大利瑞士瑞典希腊、挪威5个欧洲国家进行巡回表演,并先后荣获了全区首届曲艺汇演一等奖、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一等奖、西藏首届文学艺术珠峰奖。 从艺60年,土登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雪域高原曲艺这支璀璨的雪莲花,他的艺术道路是西藏民主改革发展历史的见证,更是西藏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见证。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曾经创造了几个

前所未有的先例:一是创立把藏族传统说唱艺术《格萨尔王传》搬上舞台;二是在英国伦敦伊丽莎白皇宫举办个人专场演唱会;三是与他人合作首次将藏传佛教音乐《吉祥九重天》搬上舞台,走出中国,在国内外发行200多个拷贝,引起轰动;四是与丹增贡布一起编排了西藏第一部大型民族服饰歌舞晚会“雪域艺海随想”,赴北京、江宁夏内蒙古新疆广东等地演出,引起了艺术界及社会各界观众的强烈反响,赢得好评;五是作为西藏首位集藏族民间歌舞、曲艺、藏戏表演于一体的艺术家,从12岁到73岁的60年舞台表演生涯,在西藏历史上史无前例。 晚年的土登平静如水,谦和低调。每一个人总能从他那深邃的目光中读出藏民族悠久的历史。他说:“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不论今后有什么变化,人生宗旨不变:终生为艺术、为人民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