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山蟾蜍

更新时间:2024-01-25 16:14

喜山蟾蜍(学名:Bufo himalayanus)为蟾蜍科蟾蜍属两栖动物。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大陆西藏等地,多见于田边石下或石缝中、稻田以及泉水旁石下。

简述

体较大。吻端钝圆而高,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于上眼睑 宽;头顶深陷;头部骨质棱低而宽,鼓膜小或不显;头宽 大于头长。后肢粗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左右跟部不 相遇。皮肤粗糙,背面满布大小瘰粒,腹面满布小疣。耳 后腺大而隆起,与头长几相等或略小。液浸标本背面褐色 或黑棕色;腹面肉黄色,有浅灰细斑或大理石斑纹;雌蟾 全身缀有土红色斑纹,多分散在瘰粒、疣粒上。雌蟾体长 超过90mm。栖于海拔1400—2700m山地河谷地带,白 天隐匿田边石下或石缝中。4—5月间产卵,卵径1.5mm, 卵黑色。蝌蚪黑色,唇齿式Ⅰ:1—1/ Ⅲ。国内分布于云 南、西藏;国外分布于锡金、尼泊尔、印度。

形态特征

雄蟾体长85~90 mm、雌蟾体长91~107 mm。头宽大于头长,头顶深陷; 头部骨质棱宽,吻钝圆而高; 鼓膜小或不显,耳后腺大而隆起,紧接于眼后,几乎与头等长或略短,枕部不隆起; 上颌无齿,无犁骨齿。皮肤粗糙,背面满布大小瘰粒; 头部、体侧和体腹面均为小疣,肛周围疣粒较大。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指侧缘膜窄,掌突圆,外侧者大;后肢粗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无股后腺,无跗褶,趾侧缘膜明显,具半蹼,关节下瘤单枚,内跖突较长,外跖突小。背面灰黄色、灰褐色或黑棕色; 腹面肉黄色,有浅灰色细斑或大理石云斑; 雌蟾背面无对称斑纹,瘰疣上缀有黄红色斑纹。雄蟾皮肤瘰粒较光滑,内侧3指及内掌突具黑色婚刺; 无声囊,无雄性线; 雌蟾皮肤很粗糙,瘰粒密集具黑刺。解剖观察雌体卵巢内卵已成熟,直径1.5 mm左右,动植物极黑色; 第31~32期蝌蚪头体长11 mm,尾长15 mm; 体黑色,尾部无细纹; 唇齿式为Ⅰ:1+1/Ⅲ,仅两口角有唇乳突。

生物学资料

该蟾生活于海拔1 680~2 800 m的山区,成蟾白天栖于泉水边石下。4月中旬的雌体腹部丰满,卵巢内卵已成熟; 解剖6月下旬的雌体,卵巢内卵粒甚小,说明该蟾已产过卵。在吉隆县海拔2 800 m处见到蝌蚪。

种群状态

该蟾在中国分布区狭窄,其种群数量较少,但在国外分布较宽。受胁等级:无危LC。

分布

西藏(聂拉木、吉隆); 国外分布于锡金、不丹、尼泊尔、印度(大吉岭)、巴基斯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