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16 18:58
嘎拉河林场位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东南坡,地处呼玛县西南部,距县城13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5°47′26″—126°13′10″,北纬51°02′33″—51°29′53″。东部与三卡林场毗邻,南以嫩江为界与南瓮河林业局相望,西部与十二站林场相连,北部与韩家园林业局接壤。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26公里,行政区域隶属于呼玛县北疆和兴隆2乡管辖。
嘎拉河林场是呼玛县属国有国营林场,隶属呼玛县林业局,其工作向呼玛县委、县政府、林业局负责。嘎拉河林场位于呼玛县西南部,距县城约13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5°47′30″— 126°12′59″,北纬51°02′28″— 51°29′46″。东部与三卡林场相邻,东南与呼玛县北疆乡交界,西南以嫩江为界与加格达奇林业局相望,西与十二站林场毗连,北与韩家园林业局接壤,地域上属北疆乡行政范围。位于伊勒呼里山东南坡,嫩江源头汇水区处。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60.4毫米 ,年无霜期为85—100天左右。
嘎拉河林场位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东南坡,地处呼玛县西南部,距县城13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5°47′26″—126°13′10″,北纬51°02′33″—51°29′53″。东部与三卡林场毗邻,南以嫩江为界与南瓮河林业局相望,西部与十二站林场相连,北部与韩家园林业局接壤。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26公里,行政区域隶属于呼玛县北疆和兴隆2乡管辖。
嘎拉河林场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呼玛县委、县政府、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各项林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各项条例;认真组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各项建设,认真抓好森林管护站的管理,切实做好约57301公顷的国有森林资源管护,努力完成当年人工造林任务,并做好幼林地抚育管理;在县林业局森林防火办指导下做好管护区域内森林防火及扑救工作;在政策范围内和资源林政管理监督下,做好木材采伐区供应,以解决本地区人民生产、生活之所需,并做好采伐区域迹地更新造林,保持林业可持续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做好产业开发与经营,促进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山系:林场以低山丘陵为主,河谷两侧阶地连接大片的漫岗,或有较大面积的草甸草原。海拔高度在361—599.6米之间,坡度多在15°以下,地势起伏不大,略呈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
水系:嘎拉河从东北向西南穿过林场,流入嫩江。
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寒,积雪时间长;春季降水偏少,多西南风;夏季凉爽,降雨集中;秋季温差较大。年均气温-2.1℃,全年≥10℃积温1700—1800℃,无霜期85—100天,年降水量450—500毫米。
土壤:以暗棕壤为主,但由于地貌的变化,土壤分布也有差异。在海拔450米以上的山脊地带,分布土壤为暗棕壤,在平缓坡下部、河谷阶地、河流两岸为草甸沼泽土,在窄谷洼地或河漫滩洼地分布沼泽土。
植被:植被类型是以兴安岭落叶松为优势的寒温带针叶林,主要乔木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其次有樟子松、白桦、山杨、柞树、黑桦等。灌木在针阔混交林中生长有兴安杜鹃、胡枝子、越桔、杜香等;在柞桦林间有成片的榛子和胡枝子等;山间谷地及河岸地带有丛桦、赤杨、柳条、稠李子、笃斯等。草本植物种类较多,主要有苔草、禾本科草、鹿蹄草、地榆、萎陵菜、山黧豆、百合、沙参、玉竹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兔、犴、狍子、狐狸、狼、鹿、熊、猞猁、大雁、飞龙、雉鸡等。
林场原属嫩江县管辖,于1982年4月呼玛、嫩江两县边界调整时,划归呼玛县林业局管辖。
在本场范围内,仅有嘎拉河村一个自然村,嫩漠公路从南向北穿过本场,在本场范围内约26公里,防火公路从东北向西南伸展与嫩漠公路相接,本场范围内约20公里。由林场至四角山防火塔的防火公路全长25.5公里。
林场是在1956年开始筹建的防火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属嫩江县管辖,1982年4月划归呼玛县林业局管辖。通过历年努力,林业生产和各项公共设施建设均已初具规模。
林场现有职工125人,林场总人口456人。
办公楼800平方米。1993年接通有线电视,能收看5—8个频道。固定资产264.5万元。防火公路和嫩河公路通过林场,全长58.8公里,形成道路网密度1.4米/公顷。另外,利用嫩江水运木材可达佳木斯市。
嘎拉河林场资源林政管理以“四好”为目标,促进资源工作再上新台阶。林场将服务生态建设,促进科学发展作为资源管理工作的主题,在工作中坚持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把现有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好;把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秩序切实维护好;把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作为工作的目标,促进了资源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以此来提高职工群众的服务意识,大力推进法制建设。林场从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入手,并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森林法》宣传月活动,制定宣传条幅3条,印发宣传单180余张,分别在公路路口和检查站进行宣传,动员职工群众共同爱护家园和保护森林。
经营总面积57301公顷。林业用地41972公顷,非林地面积15329公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28977公顷,疏林地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6公顷,无林地12984公顷。林场活立木总蓄积2428762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2152811立方米,疏林蓄积395立方米,散生木蓄积275556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57%。
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9879公顷,占总面积的69.6%,非林业用地为17422公顷,占总面积的30.4%。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为29094公顷,占林业用地的72.96%,无林地10785公顷,占林业用地的27.04%。
在有林地中,商品林7842公顷,防护林21252公顷。
有林地按优势树种分,落叶松蓄积1369565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63.62%;白桦蓄积765413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35.55%;山杨蓄积8968立方米,占0.42%;柞树蓄积3574立方米,占0.17%;黑桦蓄积5292立方米,占0.25%。
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用材林26503公顷,蓄积1970494立方米;防护林2200公顷,蓄积162785立方米;特用林194公顷,蓄积15958立方米;薪炭林80公顷,蓄积3574立方米。
营林生产以天然幼壮林抚育为主,对部分立地条件优越和生长良好的落叶松幼龄林,按商品林进行集约经营,培育天然速生丰产林,并充分利用天然更新扩大森林面积。 以培育、保护森林为主,及时抚育、大力造林、努力发展综合利用和开发林区多种资源,充分发展森林多种效益。
1987年以来为国家累计生产木材10万立方米;造林15000亩,造林树种主要是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
封山育林的对象是郁闭度在0.4—0.6的天然幼中龄林,全部近熟林,未能安排造林的宜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以及近期暂不进行林分改造的疏林地、平缓坡胡枝子、柞树林和其它低产林分。封育方式采用全封、半封和轮封。通过设立标志牌,设置路障和加强护林人员巡护等措施,禁止人员进入封育区域。封育期限以林分达到抚育间伐标准或采伐利用年龄为止。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启动,林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拓宽致富门路。在保护林木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天然资源,搞特色产品开发,发展特色山产品采集业,发展中草药种植及采集,袋装木耳等系列食用菌生产;大力发展绒山羊、乳牛以及养鹿、养兔等特色养殖。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家禽饲养。同时建立帮扶网络,在职工中形成以富带贫的互助关系。达到共同富裕,协调发展。
由于多年来的采伐,林木资源日渐枯竭,而采伐剩余物都白白丢弃在山里。白桦、柞树等梢头、枝杈都是上等的培植食用菌的原料,可培植木耳、猴头、灵芝、蘑菇等。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追求,食用菌种植业前景可观。林场具有大面积的荒山荒地,且土壤肥沃,可根据市场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中草药及农作物种植。
林场范围内具有丰富的水草资源,可用于养殖牛、羊、兔等多种肉用动物,并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等剩余物养殖猪、鸡等。
森林火灾是森林的大敌,火灾过后,大量林木被烧毁,引起环境的突变。森林防火就是预防和扑灭森林火灾,保护生态系统,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纵观林场发展史,频繁的森林火灾造成森林退缩,林分质量低下,森林生态功能下降,物种减少。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防火系统建设现状
嘎拉河林场的森林防火工作由呼玛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直接领导,在防火期间林场成立由场长挂帅的森林防火领导组织机构,并组建50人的快速扑火队,负责林场的防火工作,参加防火期间突发火灾的扑救工作。在林场范围内,建有森林防火了望塔1座,林场场址周围开设有100——150米宽的防火隔离带总长度2公里。主要防火设备有:无线电台1部,对讲机10部,风力灭火机10台,灭火水枪4支等。
预防火灾规划
森林防火应遵循“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对森林火险、火灾应加强了望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尽快扑灭,尽量减少火灾损失。
完善制度
健全防火制度,完善防火措施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贯彻《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提高广大群众防火意识,逐步完善森林防火制度,以法治火,奖罚分明,真正把职工群众发动起来,人人自觉护林防火,营造全社会参与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围。
对护林防火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引进和消化森林防火先进技术,逐步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
加强预防系统建设
(1)了望监测网。目前林场施业区范围内已经建有防火了望塔1座,与林场周围的防火了望塔形成了望网络,瞭望半径为15公里左右。为了改善了望塔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本经营期内新建四角山塔房50平方米。
(2)预测预报网。在防火期内,各管护站应加强与场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联系,准确掌握变化动态,并掌握本责任区内工矿企业、村屯及生产点的分布情况,以提高森林防火的主动性。
(3)防火阻隔网。一是管理好现有的2公里永久性防火隔离带,每年有计划地采取人工割草或化学灭草等措施,清除隔离带内再生的杂草、灌木和幼树等一些易燃物质,使防火隔离带能有效地阻止林火蔓延。二是充分发挥林区公路的防火阻隔作用。在防火期之前,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采用火烧法或人工作业,清除公路两侧20米范围内的易燃杂物,这样不但可以起到防火阻隔作用,而且还可以减少由于过往车辆、旅客等机械、人为火源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可燃性火源控制
改善林分环境,降低林分易燃性。
通过幼中龄林抚育等措施,清理林内倒木,枯立木等,或在融雪期和霜降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采用严格的火烧法技术,消除林内枯技落叶、杂草和灌丛,减少林内易燃物载量,降低燃烧性,以达到有火源而不易引燃或不易迅速蔓延的目的。
构建联防联治网络
加强巡护、排查力度。
据资料统计分析,嘎拉河林场人为火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控制人为火源是减免森林火灾的关键,林场在主要交通要路设有护林防火检查点4处(即管护站),严格入山人员和车辆的管理和检查登记手续,对消除火灾隐患和杜绝人为火源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防火期内实行护林防火责任承包制,并加强与周边林场、乡镇之间的联防。
通讯联络系统
本期内通讯方式以无线通讯为主,无线电台与ETS相结合。
嘎拉河林场处于山区,山高林密,路途遥远,通讯不畅。林场有ETS电话的,但各个管护站点离场址较远没有通讯设备,在本期内规划,8个管护点各配备对讲机10部,实现森林管护人员与林场、林场与林业局中心台联系无盲区。
林火扑救系统
为了提高林火扑救能力,林场在呼玛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本次规划对现有防火机械设备作了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防火、灭火器具的现代化。
防火宣传
进入防火期以来,嘎拉河林场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由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女工委共同发起倡议,号召全体职工、家属共同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把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作为防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第一项任务、第一位责任。该场每天出动防火宣传车2辆,在林场及附近村屯进行不间断广播宣传,共悬挂宣传彩旗200余面,过街红15道,宣传横幅5条,张贴标语500余张,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入户签订防火公约、防火保证书各150余份,入户率达到100%,林场每天利用电视播放20分钟的防火知识宣传节目,组成10对摩托车巡护队,佩戴袖标在林场管辖区域内进行巡护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