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鹃

更新时间:2023-08-09 11:40

噪鹃是鹃形目杜鹃科噪鹃属鸟类,又名栽秧雀、哥好雀。雄鸟通体乌黑泛幽蓝色金属光泽,下体泛蓝绿色;虹膜血红色,啄淡土黄色,基部较暗,脚蓝灰色。雌鸟上体、翼和尾为深褐色,密布阵列状的白色星斑;下体颏至上胸黑色,洒有明显的白斑,其余下体为白色,具黑横斑;脚为淡绿色。幼鸟通体暗褐色,上体微具蓝色光泽,翼和尾上覆羽具白点,下体胸以下布满白色横斑。

形态特征

噪鹃属中型鸟类,尾长,雄鸟通体蓝黑色,具蓝色光泽,下体沾绿。雌鸟上体暗褐色,略具金属绿色光泽,并满布整齐的白色小斑点,头部白色小斑点略沾皮黄色,且较细密,常呈纵纹头状排列。背、翅上覆羽及飞羽,以及尾羽常呈横斑状排列。颏至上胸黑色,密被粗的白色斑点。其余下体具黑色横斑。

虹膜深红色,鸟喙白至土黄色或浅绿色,基部较灰暗。脚蓝灰。有点像乌鸦,又有点像斑鸠,比乌鸦和斑鸠都要大。

大小量度:体重♂175-242克,♀190-240克;体长♂370-430毫米,♀380-427毫米;嘴峰♂28-35毫米,♀26-31毫米;翅♂190-214毫米,♀192-215毫米;尾♂175-215毫米,♀180-205毫米;跗蹠♂30-35毫米,♀31-35毫米。(注:♂雄性;♀雌性)

物种区别

栖息环境

栖息于山地、丘陵、山脚平原地带林木茂盛的地方,稠密的红树林次生林森林园林及人工林中。一般多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也常出现在村寨和耕地附近的高大树上。多单独活动。常隐蔽于大树顶层茂盛的枝叶丛中,一般仅能听见其声而不见其影。若不鸣叫,很难发现。

生活习性

噪鹃华南亚种为中国北纬35°以南大多数地区,夏季繁殖鸟;噪鹃海南亚种为海南岛的留鸟

多单独活动。常隐蔽于大树顶层茂盛的枝叶丛中,一般仅能听其声而不见影。若不鸣叫,一般很难发现。鸣声嘈杂,清脆而响亮,通常越叫越高越快,至最高时又突然停止。鸣声似“Ko-el”声,双音节,常不断反复重复鸣叫,雌鸟则发出类似的kuil,kuil,kuil,kuil声。若有干扰,立刻飞走至另一棵树上再叫。主要以榕树、芭蕉和无花果等植物果实,种子为食,也吃毛虫、蚱蜢、甲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它的食性明显较杜鹃比较杂。

噪鹃是一种专性巢寄生鸟类。常见的寄主有家鸦,家八哥和棕背伯劳;在中国噪鹃巢寄生多记录于香港,其寄主有黑领椋鸟、喜鹊、黑脸噪鹛和红嘴蓝鹊,在四川也记录过噪鹃寄生红嘴蓝鹊的案例。

一般情况下,交配并求偶之后,就会筑巢产卵,抚育后代,但噪鹃采取的策略不同,它们会将自己的鸟蛋产在别的鸟巢里。红嘴蓝鹊就是被它们选中的寄生鸟类之一。红嘴蓝鹊和它们的栖息地环境相同,食谱有重叠,产卵期也相同,孵化期也相近。当噪鹃要产卵时,它们就会四处寻找符合要求的巢穴,趁机将其中一枚鸟蛋吃下或者推入树下,然后将自己的鸟蛋放入其中。不知情的红嘴蓝鹊会将噪鹃的鸟蛋当作自己的孵化,然后喂养噪鹃幼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旅鸟: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

原产地不确定:帕劳。

繁殖方式

噪鹃的繁殖期一般为3~8月,产卵时会四处寻找符合要求的巢穴,将自己的鸟蛋产在别的鸟巢里,由别的鸟代孵代育,具有明显的巢寄生特征。一般情况下,噪鹃会在寄生的巢穴内产1~2枚蛋。噪鹃的蛋孵化期并不长,只需13天左右便可孵化出壳,且幼鸟生长发育较快。此外,噪鹃幼鸟并不会杀死寄主的亲生孩子,它们会一起被抚育,除非噪鹃父母将寄生的蛋全部移除,或者寄生的蛋没有成功孵化,很多时候能够看到噪鹃和别的雏鸟同巢的画面。

亚种分化

传统分类

最新分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噪鹃的种群数量只有局部地方较普遍,但也需要严格保护。

保护措施

噪鹃隶属中国“三有”野生动物,非法捕捉20只以上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中明确规定,禁止食用“三有”类野生动物和其他非保护类野生动物。而根据IUCN评级标准,噪鹃属于无危物种,故而其他国家并无明确保护举措。

主要价值

生态作用

在自然界中,噪鹃可以通过将鸟蛋寄生在别的鸟巢之中这一行为调节寄生鸟类数量。当红嘴蓝鹊、八哥等鸟类过多时,噪鹃就更容易找到寄主,红嘴蓝鹊、八哥等被寄生的后代存活率就会偏低;相反噪鹃偏多,被巢寄生的鸟类种群数量就会减少,两者的种群数量会相互制约。另外,由于噪鹃属于杂食性动物,会觅食昆虫,使得当地树木虫害减少;而且喜欢吃植物果实,一部分植物果实经过噪鹃消化道之后再被排泄到外界,起到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功能。

科学价值

噪鹃可以帮助人类进行环境的监测。某地迁徙或繁殖的噪鹃数量突然减少迁徙路线改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栖息地遭到破坏,致使生存空间缩小、食物匮乏。噪鹃多活动于树木茂盛的地方,人类可根据其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的变化等来监测环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