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啮

更新时间:2023-04-03 09:45

噬啮是汉语词语,读音:shì niè,意思是迫害;指侵蚀;咬。出处唐·柳宗元 《憎王孙文》。

释义

1.咬。2.喻侵蚀。3.喻迫害。

出处

《太平广记》卷四二九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丁岩》:“若暴虎之猛悍,况厄陷穽,得人固当恣其狂怒,决裂噬啮,以豁其情。”

例句

1、咬。

唐·柳宗元《憎王孙文》:“虽群不相善也。食相噬啮,行无列,饮无序。”

宋·苏洵《上韩枢密书》:“蝮蝎终日而不螫,则噬啮草木以致其毒。”

章炳麟《五无论》:“兽类无一夫一妇之事,两性相逐,天下为公,而以字尾之故,相噬啮犹众,何独于人类而能外。”

《花城》1981年第1期:“老人眼里闪露出悲愤,嘴里含着痛苦,仿佛有什么在噬啮着他的心。”

2、喻侵蚀。

唐·韩愈《孟东野失子》诗:“日月相噬啮,星辰踣而颠。”

3、喻迫害。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而曾经亲见,或亲受其噬啮的老实人,乃忽以‘落水狗’视之,不但不打,甚至于还有哀矜之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