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果碱蓬

更新时间:2023-04-22 05:40

囊果碱蓬(Suaeda physophora Pall.)是苋科碱蓬属植物,通常高可达80厘米。木质茎多分枝,茎皮灰褐色,有浅条裂纹;当年枝直立或稍外倾,带苍白色。叶片条形,半圆柱状,通常稍弧曲,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稍缢缩,无柄。花序圆锥状;花两性及雌性,果时花被膨胀呈囊状,稍带红色,包被果实;花药矩圆形,花柱极短。种子横生,扁平,圆形,种皮膜质,无光泽,胚根不突出。7-9月开花结果。

形态特征

半灌木,通常高30-80厘米。木质茎多分枝,茎皮灰褐色,有浅条裂纹;当年枝直立或稍外倾,带苍白色。叶条形,半圆柱状,长3-6厘米,宽2-3毫米,蓝灰绿色,通常稍弧曲,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稍缢缩,无柄。花序圆锥状;花两性及雌性,单生或2-3朵团集,生于苞腋及花序短分枝的顶端;花被近球形,不等大,5裂,裂片卵形,内弯,不具隆脊,先端钝;果时花被膨胀呈囊状,直径约5毫米,稍带红色,包被果实;花药矩圆形,长约0.8毫米;柱头2-3,花柱极短。种子横生,扁平,圆形,直径约3毫米,种皮膜质,无光泽,胚根不突出。花果期7-9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新疆北部、甘肃西部;也分布于东欧、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生于戈壁及盐碱化的干山坡。

繁殖方法

种子的采集与贮藏:囊果碱蓬在荒漠盐碱区分布较广,种子成熟期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上中旬。种子成熟后易被风吹落,牲畜喜食,故应及时采收。采种时应选择生长旺盛的株丛,利用采种布单或麻袋,置于采种株下,以棒击打树枝,使种子落下,新采集的种子要及时摊开晾干,经风选或筛选去除杂质,使种子净度达到90%以上,含水量降至10-12%,装布袋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囊果碱蓬种子的生命力维持期短,不宜贮藏。保存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保存一年后的种子不能作种用,应废弃。

选地整地:苗圃地的选择应选择偏碱性的土壤,pH为8左右,育苗地以含盐量不超过1.5%,地下水位1.5-3米壤土为宜。囊果碱蓬对土地整理和土壤肥力要求不严,选作苗圃地的壤土在播前浅耕耙,除去杂草,灌足底水,床面力求平坦。

播期播量:囊果碱蓬种子生命力维持期短,不宜贮藏,以秋播或翌年春天冬雪融化时(3月至4月上旬)春播,春播宜早不宜晚。囊果碱蓬种子千粒重3.2克左右,播种时要适当密播不宜过稀,亩播量1.5-2千克即可。

播种方式:播种方式要因地制宜,一般以开沟条播,沟距30-40厘米,播深2-3厘米为宜。覆土1.5-2厘米,也可不覆土,播后浅耙地表,轻轻镇压。

幼苗抚育:出苗后,整个生长季节灌1-2次水(6-7月连续高温天气)即可。要及时松土除草,保持表土通气良好。

苗木出圃:通常用一至二年生苗木出圃造林,成活率较高,苗龄越大造林成活率越低。起苗时要力求保持根系完整,根长30-40厘米,根冠30-40厘米以上为好。苗木出圃季节一般在4月上旬和10月上中旬。

栽培技术

直播造林:直播造林方法简便,但通常成活率较低,若遇降水较多的年份,早春季节待冰雪融化时或冬季稳定积雪前后,及时抢播,行距1.5-2米(行间,待接种肉苁蓉),播深2-3厘米,覆土1.5-2厘米,亩播量1.0-1.5千克即可,亩保苗1100-1500株。

容器育苗造林:春季成活率低时或错过造林季节,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用容器育苗造林或补植。

植苗造林:一般苗高25-30厘米以上,主根30厘米以上,根幅在30厘米以上的一年生健壮苗木,均可造林,亩保苗1100-1500株。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均可,一般早春3月上旬到4月上旬冰雪融化后,土壤水分状况较好可及时造林。秋季降雨量较多的地区可秋季造林。植苗时要灌好坐苗水。

主要价值

囊果碱蓬适口性中等,骆驼和山羊喜食嫩枝叶,其次是绵羊。这种草由于含盐量较高,放牧利用在以囊果碱蓬为优势种的草场上可不必补盐。粗蛋白质含量高于禾草,接近于亚科牧草,含灰分很高,看来在盐柴类荒漠草场中仍不失为一种较良好的饲用植物。以囊果碱蓬为主的群落可用作骆驼和羊的春秋放牧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